我國鋁土礦空間分布的成礦區帶有11個,各成礦區帶的主要情況略述於下。
康滇成礦區
主要為揚子地塊西緣的雲南、四川及甘肅南部的下二疊統鋁土礦及其上的雲南、四川、陝西上二疊統鋁土礦成礦區。此外,在川西南二灘地區還有少量的鋁土礦屬於上石炭統。總的來看,康滇成礦區的鋁土礦質量不好,規模也不大。
黔鄂成礦區
主要為黔中北、川東南及鄂西地區的下石炭統鋁土礦,其規模大、質量好(屬揚子地塊),儲量也較大。另在川東還有少量上二疊統鋁土礦、高鋁黏土分布。
華北成礦區
是我國最主要的鋁土礦成礦區。在中朝地塊上分布範圍較大的主要是中石炭統鋁土礦(成礦區的中部),在其南部則發展成為上石炭統鋁土礦。中朝地塊的東北部疊加有上二疊統鋁土礦。在整個成礦區的東北端及西南端有少量的下二疊統鋁土礦,規模很小。在內蒙古中部及寧夏北部有規模較小的中生代鋁土礦(內蒙古中部,風化淋積型),質量不好。
塔里木成礦區
主要是新疆烏什北山的中石炭境地棺型鋁土礦,規模小、變化大。其次是烏恰地台型鋁土礦,其規模更小、質量也差。
湘黔成礦區
主要為黔東與湘西成礦區下二疊統鋁土礦,礦床規模不大,質量不佳工業價值小。
滇桂成礦區
主要由華夏地塊上的上二疊統鋁土礦及其第四系堆積型鋁土礦組成。是我國重要成礦區之一,有較大的經濟價值和科學意義。
閩南成礦區
華夏地塊的閩南地區分布有少量上二疊統的鋁土礦、高鋁黏土,規模小,質量變化大,工業價值小。
贛中成礦區
在華夏地塊的江西高安一帶,賦存於上三疊統的安源群。規模小,質量差,經濟意義小。
滇西成礦區
為中生代殘積型鋁土礦,屬地柑型沉積。礦床規模小,成分變化大,工業價值低。
東南沿海成礦帶
為新生代紅土型鋁土礦,是在濕熱條件下形成的,但由於成礦時間短,氣候還不夠濕熱(很少豆鮞構造是其證明之一)。
桂中成礦區
即廣西貴縣一帶的砂頁岩及碳酸鹽岩經紅土化或磚紅壤化的產物。雖說其化學平均品位還不夠鋁土礦《規範》規定,但它與東南沿海成礦帶不同。其膠體成礦作用較強(豆鮞構造發育),其次是游離石英較多,受潮濕氣候(雖說緯度不算低)強烈影響,另外礦床規模很大。這些是有利因素,構成我國第四紀紅土型鋁土礦的找礦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