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銀縷梅為落葉喬木,樹態婆娑,枝葉繁茂。3月中旬開花,先花後葉,花淡綠,綠後轉白,花葯黃色帶紅,花朵先朝上,盛花後下垂,遠看滿樹金燦燦,近目的地銀絲縷縷。現已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瀕危植物名單。
又稱“單氏木”,為中國特有,宜興獨有。銀縷梅的發現,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唯一具備金縷梅科所有各亞科和各族的地區。落葉小喬木,高4-5米,花瓣條形美麗,白色,花期3月,是南京中山植物園20世紀末向世界公布的新種,也可以說是金縷梅的“姐妹種”,屬一級保護植物。
生長習性
喜光,耐旱,耐瘠薄。應在保護的前提下儘快繁殖利用。乾燥不宜多澆水,生長期需一再追肥。
繁殖方式:播種與扦插繁殖,濕沙層積貯藏,種子發芽率可達40%以上。
套用範圍:春觀花、秋觀葉,可作為公園、庭院配置的優良珍稀品種。
觀賞期:春夏秋冬四季均有明顯季相變化的優良樹種。
主要價值
銀縷梅是被子植物中比較原始的一個種類。通過對它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如何從裸子植物進化到被子植物的。同時,銀縷梅還對研究恐龍時代的氣候、物候、生物多樣性等有極其高的價值。
此外,由於銀縷梅和大洋彼岸的北美洲“同科兄弟”———金縷梅形態特徵極為相似。如果知道它們如何能遠涉重洋,在異國“紮根”,將對研究東亞與北美植物的親緣關係產生非常重要意義。
但是銀縷梅與金縷梅長得太像,鄧老發現的是普通的金縷梅還是從恐龍時代存活至今的銀縷梅,還得通過花來確認。相比周圍其他的樹種,銀縷梅的生長速度較慢。每到夏秋季節,其他高大樹木的枝葉就會擋住這些“小矮個”,這直接影響到了它的生長,甚至會造成它的死亡。
發現和命名
關於銀縷梅的發現和命名,歷經了一個曲折的過程:早在1935年9月,中山植物園的植物學家沈雋,在江蘇宜興芙蓉寺石灰岩山地採集植物標本,它滿樹枝果,似金縷梅,但又不同,採集標一後,準備進行鑑定,旋因抗日、解放戰爭爆發,研究工作中斷,這份珍貴的標本塵封在實驗室里。直到1954年,原中山植物研究所單人驊教授清理標本時,認為這個樹種是金縷梅科種群中的一員,與日本的金縷梅相似,但又不能確認,繼而指出,這份標本關係重大。1960年,這份標本被誤定為金縷梅科金縷梅屬小葉金縷梅,使這一重大的科學發現陷入誤區。1987年國家在編篡珍稀瀕危植物“紅皮書”時,科技人員再次前往宜興,終於在同類型的石灰岩山地中找到了實物標本。在隨後的物候觀察中,竟意外地發現,該樹種的花器沒有花瓣,它不是金縷梅,是金縷梅科中無花瓣類型樹種,形態特徵與北美的金縷梅科弗吉特族植物相一致,但又與該族各屬植物有所差異,是一個新屬新種。1992年經植物學家朱德教授定名為:金縷梅科弗吉特族銀縷梅屬的銀縷梅。從此,改寫了《中國植物志》小葉金縷梅的誤載,一個被子植物中古老的化石樹種重新面世,為世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