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糾紛與醫療事故賠償:醫療相關法律解讀

醫患糾紛與醫療事故賠償:醫療相關法律解讀

1 人的醫療事故處理申請 1

作 者: 金大鵬
醫患糾紛與醫療事故賠償:醫療相關法律解讀醫患糾紛與醫療事故賠償:醫療相關法律解讀
叢 書 名: 出 版 社: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200054620 出版時間:2004-06-01 版 次:1 頁 數:132 裝 幀:平裝 開 本:32開 所屬分類:圖書 > 法律 > 行政法

內容簡介

醫療普法最新、最實用、最權威讀本!普及法律知識、增進醫患溝通、強化法律意識、依法合理維權、明確權利義務、理智解決糾紛!面對紛繁的醫患糾紛,您該怎么辦?如果您是醫生……如果您是患者……浩如煙海的法律、法規讓您無所適從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各種說法讓您眼花繚亂嗎?基於此,我們為您編寫了《醫患糾紛與醫療事故賠償》,它對您最為關心的醫患糾紛和醫療事故賠償問題進行了詳細、全面、權威的解釋和說明,它可以讓您有效規避醫療糾紛的煩擾利用法律保護自己!

目錄

1 什麼是醫患糾紛
2 醫患糾紛有哪些特點
3 醫患糾紛主要有哪些種類
4 什麼是醫療糾紛
5 醫療糾紛有哪些特點
6 醫療糾紛主要有哪幾種
7 解決醫患糾紛的主要法律依據有哪些
8 在現有的制度下,醫患糾紛主要有哪些解決途徑
9 什麼是舉證責任倒置
10 是否所有的醫患糾紛都能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原則
11 當舉證責任倒置時,患方是否需要舉證
12 當舉證責任倒置時,醫方應提供哪些方面的證據
第二章 醫療事故
1 什麼是醫療事故
2 醫療事故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3 不屬於醫療事故的情形有哪些
4 醫療事故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5 醫療事故技術鑑定機構是如何設定與分工的
6 醫療事故技術鑑定機構(醫學會)可受理哪些鑑定申請
7 誰有權提起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鑑定
8 當事人申請再次鑑定的程式是怎樣的
9 進入專家庫人員應具備哪些條件
10 哪些情形下專家鑑定組成員應當迴避
11 醫療事故鑑定申請迴避有哪幾種方式
12 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可否收取費用及鑑定費用的負擔與如何繳納
第三章 醫療事故的解決途徑
1 在發生醫療事故後,當事人可以通過什麼途徑來解決他們之間的醫療事故爭議
2 當事人選擇採用“私了”的途逕自行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爭議的,患方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3 如果當事人決定自行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爭議的,醫療機構應當履行什麼報告義務
4 在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哪些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衛生行政處理申請?提出申請的方式及要求是什麼
5 如何確定醫療事故爭議行政處理的管轄問題
6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對當事人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的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7 衛生行政部門如何審查和處理當事
人的醫療事故處理申請
8 當事人在尋求解決醫療事故爭議的司法救濟時,衛生行政部門的處理是否是人民法院訴訟程式的前置程式
9 如果當事人已經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行政處理,在衛生行政部門處理
期間,是否允許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0 當事人在發生醫療事故爭議後,既申請行政處理,又同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如何處理
11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時應當具備什麼條件在起訴形式上有什麼要
求當事人就醫療事故爭議向人民法院起訴的,訴訟時效如何計算
12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時,如何確定法院的管轄權
第四章 醫療事故的賠償
1 什麼是醫療事故損害賠償醫療方在什麼情況下應承擔醫療事故損害
賠償責任
2 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爭議的解決方式有哪幾種
3 進行醫療事故損害賠償時,確定具體賠償數額應考慮哪些因素
4 醫療事故損害賠償包括哪些項目
5 醫療事故賠償中誰有權主張精神損害賠償賠償所得的精神撫慰金應如何分配
6 發生醫療損害後果後,患者怎樣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賠償解決方式
7 發生醫療事故後,患者是否採取措施以避免損失擴大對事故損害賠償有何影響
8 醫療事故發生後,患者在與醫療方進行損害賠償協商時應避免哪些情況的發生
9 醫療事故賠償案件的訴訟時效是多長
10 針對《條例》而言,《解釋》在損害賠償中增加了哪些項目
11 醫療事故賠償的醫療費應如何計算
12 醫療事故賠償的誤工費應如何計算
13 醫療事故賠償的護理費應如何計算
14 醫療事故賠償的殘疾生活補助費應如何計算
15 醫療事故賠償的被撫養人生活費應如何計算
附錄
附錄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醫療事故處理
條例
附錄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編後記
·收起全部<<

前言

古人云:醫乃仁術。仁者,人也。自古以來,醫術就被稱之為仁術。仁字,從人、從二,這說明仁愛之術要通過醫患之間的良好關係反映出來。在中國歷史上,杏林春暖、懸壺濟世的故事膾炙人口,而神農、扁鵲、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等等,更像醫學發展史上的珍珠,閃閃發光,百代流芳。歷代醫家獻身醫學、拯救疾厄的人生追求不僅贏得了人們的愛戴與讚譽,更體現出人們對醫者的殷殷期望。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