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油鮑螺

酥油鮑螺

酥油鮑螺是一種花式點心,用奶油製成,造型有扁有長,扁的像牡蠣,長的像螺螄。早在宋朝時期就是較為常見的果品之一。

簡介

酥油鮑螺,也稱滴酥鮑螺,是一種用酥油製作的外形似螺螄的甜食,類似奶油裱花,入口即化,屬果品一類。

在南宋臨安,它是最常見的花式點心,到了中秋節和元宵節,無論富貴之家還是小門小戶,都要用它待客。

外形

酥油鮑螺造型有扁有長,扁的像牡蠣,長的像螺螄。

宋人管牡蠣叫鮑魚(宋朝語境與今相異,當時鮑魚是指牡蠣,鰒魚才是指鮑魚),所以他們才把那些狀如牡蠣或螺螄的奶油小點心叫做滴酥鮑螺。

製作方法

酥油鮑螺酥油鮑螺

酥油鮑螺是一種花式點心,用奶油製成。把牛奶倒進缸里,自然發酵,煮成奶渣,使勁攪拌,分離出奶油,攙上蜂蜜,攙上蔗糖,凝結以後,擠到盤子上,一邊擠,一邊鏇轉,製成一枚枚小點心,底下圓,上頭尖,螺紋一圈又一圈,這就是酥油鮑螺。

歷史記載

《金瓶梅》小說第六十七回提到這種叫“酥油泡螺”的點心,那是妓女鄭愛月為西門慶“親手自家揀的”。此物“入口而化”,據溫秀才考評:“出於西域,非人間可有。沃肺融心,實上方之佳味。”應伯爵則描述:“上頭紋溜就像螺螄兒一般,粉紅、純白兩樣兒。”此物十分稀罕,並非人人會“揀”;過去只有李瓶兒會做,如今李瓶兒已死,西門慶睹物思人,頗為傷感。

明人張岱《陶庵夢憶》中介紹:蘇州人把乳酪與蔗糖霜和在一起,“熬之濾之漉之掇之印之,為帶骨鮑螺,天下稱為至味”。因乳酪是中原難得之物,又非人人會做,加之味道鮮美,入口消融,所以被視為餐桌上的珍品。這樣的東西,也只有西門慶這樣的財主家,才能品嘗到。小說家在書中多次點染此物,應有炫奇夸富的目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