鄆城水滸紙牌及雕版印刷工藝

鄆城水滸紙牌及雕版印刷工藝

在中國有一種紙牌,又稱老媽媽牌,婆婆牌或小牌,此牌源於元,盛於清、流傳至今。傳統娛樂工具。該牌採用木板雕版和手工印刷工藝印製而成,而山東省鄆城縣的水堡村則是這種紙牌的發源地和生產基地。

起源

據考證,早在元代末年(約公元1360年),水堡村的齊氏、付氏、杜氏等,出於對家鄉農民起義領袖宋江等英雄的懷念。經過反覆研究、策劃、編出了紙牌,利用紙牌上的人物形象來紀念水滸英雄,使祖孫後代永不忘記。明朝薛氏自山西洪洞卦吉村遷此,繼承了當地的紙牌技藝並傳承下來。

製作

水滸紙牌主要分為兩種規格,其特徵是:長6厘米,寬為1—3厘米,共120張,每張牌上繪有梁山英雄的圖像、所使用的兵器,設計的正反兩面十分精細。圖像上邊則標明當年官府捉拿梁山英雄所出的賞銀數目。

水滸紙牌遊戲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玩法,初期約有三四種法,隨著娛樂需求的不斷發展和變化,後來已有十餘種玩法,如:十六、白六胡、鈴鐺鋪、離胡、別棍、哈虎、排九等。如麻將就借鑑了紙牌的玩法。

幾百年來,隨著銷售量的增加和鄆城向外移民,水滸紙牌遊戲影響不斷增大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菏澤、浙江的一些印刷廠也相繼投產印刷該牌,贏得很好的經濟效益,為此《浙江日報》等報社的記者專門作過採訪與報導。

目前在河北、安徽、江蘇、河南、浙江、山西、新疆及東北三省,水滸紙牌是一種深受民眾歡迎的娛樂工具,同時也是人們對水滸英雄的一種懷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