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那林魚是用“那林”地域名稱命名的一種本地草魚,具有肉質結實,鮮嫩、味香、清甜與眾不同的特點,那林魚營養豐富,肉質厚實,味香清甜。用魚頭燒湯,不加佐料,也異香盈室,湯水呈乳白色,魚肉可以一片片一層層剝開,片片層層皆質白肉嫩,久煮不碎,口感佳,成為地方食品一絕。
產地環境
博白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南部,地處東經109°32′~110°17′,北緯21°38′~ 22°28′。東與陸川縣相鄰,東南與廣東廉江縣毗連,南與合浦縣相依,西與浦北縣交界, 北與玉林市接壤。 那林魚主要養殖區域,位於博白縣那林鎮、江寧鎮、頓谷鎮、永安鎮、水鳴鎮、浪平鎮、雙鳳鎮一帶,這些鄉鎮地處六萬大山余脈深處,境內山高嶺陡,東北東南高,西南低,東南部群峰聳立,海拔6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多個,地貌以山地和高丘陵為主,花崗岩建造,相對高度500米以上,大部分在250-500米之間。博白民眾自古就有利用山泉水養魚的習慣,那林魚主要以草魚為主,利用六萬大山余脈山泉水源眾多,水流長年不斷,水質清新、無污染、溶氧充足的優越自然條件,人們在溪邊、山溝等地方築10-100平方米的小魚塘,且利用當地特有的泉水自由落差,形成一種循環流水養殖,名曰"小窩養大魚"。那林魚長年生長在山泉水中以吃嫩草、菜葉等草料餵養,養殖3年至4年,便達到4公斤以上,所以形成了肉質結實,鮮嫩、味香、清甜與眾不同的特點。
歷史淵源
宋·樂史《綠珠傳》有云:州境有博白江盤龍,洞房山、雙角山、大荒山有池,池中魚有婢妾魚。綠珠生雙角山下,美而艷。據傳,絕代美女綠珠即七彩婢妾魚精幻化而生。到清代,這種珍貴的魚類不再見記載於任何史料,倒見清朝道光年間的《博白縣誌》(道光十二年重版)記載,上述大山之池中亦見菩薩魚清游。在博白當地一直有句老話流傳下來:“博白蕹菜鮮,那林魚味絕!”,那林魚歷史悠久,有300多年養殖歷史。
生產情況
2007年,那林鎮養魚戶達5140多戶,總面積約2700畝。戶均養草魚約100多尾,總量約56.32萬尾,總產量200萬公斤,產值3642萬元。
2011年,那林鎮佑邦、那林、東風等12個行政村“那林魚”的養殖戶增至4000多戶,年產草魚200萬公斤,產值1.2億元。
產品榮譽
2017年12月2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那林魚”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那林魚產地範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博白縣那林鎮、江寧鎮、頓谷鎮、永安鎮、水鳴鎮、浪平鎮、雙鳳鎮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產品類別
本地草魚。
二、環境條件
1.水源要求:引用無污染的自然山泉水養殖,水源水質符合漁業水質國家標準規定。養殖池塘池水透明度>50厘米,溶解氧>5毫克/升,氨態氮≤0.05 毫克/升,ph值6.5至8.5。
2.魚池要求
魚池淤泥<10厘米。
三、飼養管理
1.魚種來源:從原(良)種場或具有魚苗生產許可證的場家購進魚種,也可以從上述單位購進魚苗培育魚種。魚種選擇要統一規格,同一批次,魚種不能有受傷脫鱗現象,一次性投放。
2.魚种放養:選擇規格整齊、外觀修長、鱗片完整,體質健康、色澤鮮明的草魚種,放養規格及密度按表1規定執行。
表1 那林魚放養規格及密度
規 格 千克/尾 | 尾/667平方米 |
0.25 | <1000 |
0.5 | <800 |
3.投餵:每天投放天然草料1~2次,投草量30分鐘吃完為宜。及時清理根莖等雜物出池,保持魚池清潔。
4.魚病防治:藥物使用及休藥期符合國家及行業標準規定。
5.環境、安全要求:飼養環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捕撈
連續餵養3年以上,個體重達4千克以上,方可捕撈上市。
五、產品質量特色
1.感官要求:
項目 | 要求 |
組織 | 肌肉緊密,有彈性 |
水煮試驗 | 具有鮮魚特有的鮮味和口感,無異味 |
2.理化指標:
名稱 | 指標 |
粗蛋白,克/100克 | ≥16.0 |
粗脂肪,克/100克 | ≤1.5 |
鮮味胺基酸總量(谷氨酸、門冬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克/100克 | ≥6.5 |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那林魚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博白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那林魚的檢測機構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