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農業科學院生命科學中心

簡介

1999年11月院生物技術室併入院作物研究所。2003年3月生物技術研究室掛靠院檢測中心。2004年4月成立院生命中心。中心科技人員7人,其中研究員2人,助理研究員5人,1名博士,2名碩士。現任中心主任楊濤。

方向任務

長期以來課題研究主要集中在5個方面。⑴ 農作物細胞組織培養及其與誘變結合的技術研究;⑵ 農作物花葯(粉)培養及單倍體誘導技術研究;⑶ 外源DNA導入及選育技術研究;⑷ 轉目的基因育種技術研究;⑸ 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研究。1979年至2004年先後承擔國家、省和院下達的十項研究課題,並按計畫完成課題任務。

機構設定

1996年始按項目研究內容分成兩個課題組,⑴ 細胞組織培養組;⑵ 轉基因育種組。另設一個辦公室負責日常管理工作。

科研條件

中心擁有一套近1000平方米的現代化實驗室,可以進行細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的各項操作,各實驗室配備有先進的儀器和設備,如:人工培養箱、恆溫振盪培養箱、多功能電泳儀、紫外分光光度計、基因槍、高速冷凍離心機、超低溫水箱、分子雜交爐、凝膠成像系統和近紅外品質分析儀等。

科技成果

經過多年的潛心探索和精心研究,將現代生物技術和其它高新技術融入傳統的常規育種技術中,建立了一整套簡便、快捷和實用的農作物現代生物技術育種方法。主要包括:⑴ 作物細胞組織培養及其誘變結合技術;⑵ 作物花葯(粉)培養及單倍體誘導技術;⑶ 外源DNA導入技術;⑷ 轉目的基因育種技術;⑸ 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
套用這些技術先後培育出玉米抗病自交系8218,優良自交系208、5098、5050和5188等;高粱高蛋白品系GD115、GD0-30,高賴氨酸品系GL115、GL0-30;向日葵霜霉病免疫品系DJ253和Dj273,根腐性菌核病高抗品系DJ212、Dj213和Dj215,向日葵一個新的不育胞質源;菊花光照不敏感品系選48。水稻優質高產新品系遼727,遼農99,遼農968,水稻含抗除草劑基因優良恢復系C418、C776和C164;高粱優良雜交種遼雜13號,遼雜17號和7050A/M011,高粱含抗蟲B.t基因的親本系115等。
1983年在國內首次培育出栽培番茄葉肉細胞原生質體再生植株。
1993年,創造了“玉米開苞導入法”,這種方法可使玉米外源基因的導入率提高到20%-30%以上。
1993年首創向日葵和菊花導入外源DNA的花粉管通道法。
1989年首先將兩種總DNA同時導入同一受體而獲得高粱新品種。
2001年在國際上首次將殺蟲晶體蛋白(Bt)基因cry1Ab導入高粱,獲得52株轉基因植株。
2000年在國際上首次發現與高粱光譜抗蚜基因緊密連鎖的2個分子標記(OPN-7727和OPN-8373),並對它們進行了測序分析。
1994年在國內首次採用外源DNA導入法將光不敏感性狀導入菊花,獲得光不敏感型菊花新種質選48。
2005年“主要農作物現代生物技術育種研究”成果獲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
編著《作物高效育種技術》一書,它收集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在主要農作物現代生物技術育種研究中撰寫的代表性論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