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本書以“道”與“氣”兩個最基本的範疇為基礎,展示中國哲學純哲學的內容。同時又兼顧哲學的歷史發展,因而也是一部提純的中國哲學史。該書力圖通過中國哲學自身的邏輯結構再現中國哲學的本來面貌,儘量避免按照西方哲學的框架來切割中國哲學的內容。
本書既是對中國傳統研究的發展和深入,也是對當代哲學發展的深刻反思。全書高屋建瓴,言簡意賅,思想深邃,文字流暢,有較強的可讀性。
作者介紹
李申,1946年生,上海師範大學中國傳統思想研究所教授。1965年畢業於哈爾濱工程學院,1986年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博士學位,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主要著作有《中國古代哲學和自然科學》,《中國儒教史》上下卷,《中國儒教論》,《易圖考》,《隋唐三教哲學》,《中國哲學史文獻學》。主編《中華大典·哲學典·儒學分典》。
作品目錄
導 論第一章 先秦哲學 第一節 中國哲學的源頭 第二節 “道”範疇的誕生 第三節 老子的清靜無為之道 第四節 孔子的禮治和仁道 第五節 墨子的兼愛之道 第六節 莊子的自然之道 第七節 孟子的仁義之道 第八節 苟子的隆禮之道 第九節 法家的法治之道 第十節 陰陽家的陰陽訊息之道 第十一節 《易傳》的一陰一陽之道 第十二節 氣論 第十三節 精氣與鬼神 第十四節 氣的中介作用 第十五節 人與天地參 第十六節 名實之辨 第十七節 人性理論 第十八節 先秦時代思想面貌鳥瞰第二章 秦漢哲學 第一節 秦代的治國之道 第二節 漢朝的治國之道 第三節 天人感應說 第四節 天人相副說 第五節 陰陽五行框架 第六節 天道的種種新表現 第七節 實踐中的天人感應學說 第八節 對天人感應的批評與天道自然說的復興 第九節 天命論及其新形式 第十節 天人起源論 第十一節 人體結構及精神和肉體的關係 第十二節 稟氣人性論 第十三節 以氣論為基礎的歷史政治哲學 第十四節 道、玄之辨 第十五節 本末問題的討論 第十六節 漢代的正名工程 第十七節 變化論 第十八節 際會機變論第三章 魏晉哲學 第一節 漢魏之際的哲學轉折 第二節 禮儀的本質要求與本末之辨 第三節 由本末之辨到有無之辨 第四節 從有無之辨到言意之辨 第五節 自然與名教之爭 第六節 越名教、任自然的有限性 第七節 自然與本性 第八節 崇有論 第九節 有無之爭簡評 第十節 玄學與哲學 第十一節 道教的成仙之道(上) 第十二節 道教的成仙之道(下) 第十三節 道教中道與術的爭論 第十四節 佛教的傳人和最初的哲學建樹 第十五節 魏晉以前關於命運的討論 第十六節 佛教報應說的興起 第十七節 從報應到輪迴 第十八節 從輪迴到人死能否為鬼 第十九節 儒佛之爭和靈魂論 第二十節 成佛論和佛性說第四章 隋唐哲學 第一節 隋唐國家的盛衰和儒教哲學的演變 第二節 隋唐國家的盛衰和佛教哲學的演變 第三節 隋唐國家的盛衰和道教哲學的演變 第四節 隋及唐代前期的天命觀 第五節 《五經正義》中的天意和天命觀 第六節 隋及唐代前期的禮制建設與上帝觀 第七節 《五經正義》的鬼神觀念 第八節 《五經正義》的人性理論 第九節 隋及唐代前期的佛教天台宗哲學 第十節 隋及唐代前期的法相宗哲學 第十一節 法相宗與因明學 第十二節 隋及唐代前期的華嚴宗哲學 第十三節 隋及唐代前期的禪宗哲學 第十四節 隋及唐代前期道教哲學向治國之道的轉進 第十五節 隋及唐代前期道教本體論、心性論哲學 第十六節 方術哲學在唐代的轉向 第十七節 唐代後期儒教哲學的轉變 第十八節 唐代後期儒者對天人關係的討論 第十九節 唐代後期儒者關於心性問題的討論 第二十節 唐代後期的佛教哲學 第二十一節 唐代後期道教的政治和歷史哲學 第二十二節 唐代後期方術哲學的演變第五章 宋明哲學一:心性問題 第一節 漢唐儒學在北宋的歷史性挫敗 第二節 唐代後期開始的新儒學運動在北宋的接續 第三節 理與道 第四節 循理是道 第五節 性即理 第六節 人性善惡 第七節 惡與氣質之性說 第八節 復性和天命之性 第九節 存天理與滅人慾 第十節 人心道心之辨與氣之靈 第十一節 主靜主敬的修養論 第十二節 圍繞理學的學派鬥爭 第十三節 心即理說 第十四節 從心即理到致良知 第十五節 “致良知”的流傳和流弊第六章 宋明哲學二:理氣問題 第一節 天與理 第二節 理與氣:理不離氣 第三節 理與氣:理氣先後 第四節 世界模式論 第五節 新的鬼神觀 第六節 新的天人感應說 第七節 祭祀理論 第八節 理與禮 第九節 窮理盡性的自覺 第十節 格物致知論一:格物的意義 第十一節 格物致知論二:格物的方法和對象 第十二節 從格物到知行關係 第十三節 對理學的批判之一:政治倫理批判 第十四節 對理學的批判之二:哲學批判 第十五節 傍理學而行的佛教、道教哲學 第十六節 面對中國傳統的伊斯蘭和基督教哲學道與氣哲學的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