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賢明清建築群

進賢明清建築群

艾溪陳家村 坐北朝南,地勢平坦,村前有一座刻有“義門世家”的大牌樓,牌樓前是一口紅石砌沿的橢圓形大池塘。在村口望去,屋檐翹角和牌樓古宅隱約可見,村莊顯得錯落有致。這個始建於明代英宗天順年間(公元1457年)的村莊,目前保存有明清時期封建官吏的大莊園2座、各類官吏和商賈的住宅12幢、民居34幢;村子裡分布著麻石巷道共26條,還有明清古墓群兩處,是個名副其實的“百年古村”。

三幢明清古祠

艾溪陳家村現存明清古祠三幢,其中明代一幢,清代兩幢。三幢祠堂大門門楣都有青石刻字匾額,分別取名為“敦睦傳家”、“陳氏宗祠”和“肖水源流”。

“敦睦傳家”始建於明代嘉靖乙末年間,坐落在陳家村的中央地帶,外觀像一座殿宇。一走進去,看到的是個大堂,內木構件採用立貼式,廳堂的中跨採用疊梁式和招梁式。祠堂的後堂是祭堂,擺設了以祖先神位排列的神台,並供奉著陳氏列祖列宗的靈位。“陳氏宗祠”和“肖水源流”是兩幢連在一起又各自成幢的古祠。兩祠都有三眼天井,兩個大堂和一個前半堂,屋宇廳廊建築結構與贛中農村各地古祠式樣差不多,木架結構採用的都是穿斗式組合。

據介紹,在“陳氏宗祠”祠堂里,族人敬祖燒香跪拜的位次按輩分而定,男女有別,長輩位前,晚輩居後,男左女右,層次分明,等級森嚴。而在“肖水源流”里,有功於宗族的人不僅可以在此得到獎賞,還要載入族史;不肖子孫、忤逆子孫不僅要在此接受訓誡,還要接受懲罰,凸顯的是賞罰分明和族規森嚴。

當地老人因此說,“陳氏宗祠是專供族人拜祖祭靈的專用祠”,而“肖水源流則是專供族人議事以及訓誡和獎賞族人的宗祠”。

有資料顯示,這種位次承前啟後、大小依附、功能有別、規矩森嚴的宗祠在江南農村實屬罕見。艾溪陳家村的三幢明清古祠,體現出了該村帶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宗祠文化。

古塘古井探源

艾溪陳家村不但擁有建築規模宏大的官商民居群,而且歷史遺留下來的公共設施也很完善,村子裡的古塘古井就是鮮明佐證。

陳氏古塘位於該村村口,塘的形狀為東大西小橢圓形,為明代嘉靖年間挖建。現在,古塘用紅長條石襯砌護岸,同時建有6個洗衣平台,塘水清澈純淨,至今仍是陳家村村民的主要取水點,解決他們日常淘米洗菜的用水問題。

陳氏古井位於村東方向,是全村有史以來唯一的水井。它始掘於明代英宗天順年間,井口為六角形,井圈用圓麻石打造,井水清涼、微甜,每天可以供2000人飲用。古井還留下了一個美麗的傳說,據傳清代康熙年間有一位知府路過此井,飲後興起立馬賦詩一首,留下了“艾溪古井永流通,鑿者如斯本妙工”的詩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