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交通量

轉換交通量又稱轉移交通量,指由於道路因新建或改建,從其他運輸方式(如鐵路、水運)轉移而來的交通量和從其他相關道路轉移而來的交通量。

轉移交通量的含義

轉移交通量是指因運輸網路構成改變,引致運輸網路運行特性的改變所產生的交通量,在運網中的重新分配量,這個重新分配的交通量稱為轉移交通量。轉移交通量不僅在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發生,即在鐵路運輸、公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和管道運輸等運輸方式之間轉移,而且也會在同種運輸方式的不同線路、不同運輸工具類型之間發生轉移。

交通量預測方法

常用的交通需求預測有兩類典型的分析方法,即四階段模型法和非集聚模型(即個人選擇模型)預測法。

四階段模型分為交通生成預測模型、方式劃分預測模型、交通分布預測模型、交通分配預測模型。方式劃分預測可以在分布預測之前或之後,但生成預測、分布預測、分配預測總是依次進行,也可將多個階段的模型綜合在一起。四階段模型法是目前套用最廣泛、技術比較成熟的預測方法,並且有多種商用軟體支持,如VISUM、EMME、TRANSCAD在工程套用層面很少使用。

預測流程

一、城市道路網路流量預測流程

1.城市道路網路流量預測流程城市道路的路段和交叉口交通預測必須在網路背景下分析,通常採用經典四步驟模型。道路機動車交通量不僅與機動車保有量有關,而且與城市土地利用、交通政策、交通方式等諸多因素有關。道路交通量預測過程如下圖所示。

城市交通需求預測框架 城市交通需求預測框架

2.公路交通量預測流程與城市道路交通量對區域開發強度、交通管理因素變化比較敏感不同,公路網路形態、運量分擔率相對比較穩定。公路交通量預測,首先考慮現狀基礎上的增長,再考慮公路建成或交通服務條件變化對沿線土地開發產生的影響和交通量的增加,以及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相互競爭和運量轉移。前者稱為誘增交通量,後者稱為轉移交通量。典型的公路交通量預測流程如下圖所示。

公路網規劃流量預測流程 公路網規劃流量預測流程

路網交通量預測方法

路網交通量預測的常用分析方法為四階段預測法。

四階段交通量需求預測由四個子模型組成,即出行生成、出行分布、方式選擇、交通分配。出行生成預測是指對每一個交通小區產生和吸引的出行數量的預測,亦即預測發生在每一個小區的出行端數量。換言之,出行生成預測是預測研究對象地區內,每一個小區的全部進出交通流,但並不預測這些交通流從何處來到何處去。出行分布預測是指從起點小區到終點小區(OD)的交通量預測,即指定兩個小區(地點)的出行交換量。方式劃分預測是指對每組起、終點間各種可能的交通方式所承擔比例的預測,即決定出行者採用何種交通方式出行。在城市內部的出行需要考慮軌道交通、公共汽車、腳踏車、計程車、私人小汽車等方式,城際出行則需要考慮飛機、鐵路、公路、水運等運輸方式;路網分配是將每種交通方式起、終點(OD)間的流量在指定網路上分配到特定線路,最常用的分析網路是道路網和公交網。四個子模型形成一個序列,前一個子模型的輸出結果為後一個子模型的輸入數據,提供從起點到終點以及採用某種交通工具通過某條路線的交通量預測結果。四階段模型的典型方法,見下表。

四階段法各階段預測模型分類 四階段法各階段預測模型分類

路段交通量預測方法

在公路網上,對已經存在的道路進行未來數年交通量變化趨勢的預測,如果網路道路交通條件沒有大的變化,也可以採用彈性係數法,針對一條道路或一個路段的流量進行分析。通常影響流量增長的因素為所在區域的經濟成長率、機動車增長率和人口增長率。彈性係數通常取以往十年流量增長率與GDP增長率或機動車增長率的比值。如果分客、貨車流量預測,貨車流量的彈性係數取貨車流量增長率與工業、農業產值增長率之比;客車流量的彈性係數取客車流量增長率與保有量增長率之比。以上海2002~2011年數據為例,將2002年值作為基準,統計分車型的高速公路流量與相關因素的增長指數變化,如下圖所示。

上海市高速公路分車型流量與影響因素增長指數變化 上海市高速公路分車型流量與影響因素增長指數變化

預測方法的不足

轉移交通量是指因運輸網路構成改變,引致運輸網路運行特性的改變所產生的交通量,在運網中的重新分配量,這個重新分配的交通量稱為轉移交通量。轉移交通量不僅在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發生,即在鐵路運輸、公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和管道運輸等運輸方式之間轉移,而且也會在同種運輸方式的不同線路、不同運輸工具類型之間發生轉移。

一般認為,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的遠景交通量由三部分組成,即趨勢型交通量、誘增交通量和轉移交通量。對轉移交通量的預測目前國內尚無成熟的預測技術,一般採用轉移率法。這種方法將公路系統作為研究對象,認為轉移量是公路系統與外部其他運輸方式系統之間的交換量,但在具體確定這個交換量大小時缺乏一定的控制性指標,因而造成一些項目在進行轉移量預測時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另一方面,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的交通量預測期限往往較長,而在不同時期綜合運輸系統各運輸方式技術狀況的相對條件是不斷變化的,轉移交通量的大小、正逆向過程也將隨之發生變化,採用轉移率法很難描述這種長期複雜的轉移關係。實際上,轉移交通量是區域客貨運量在不同運輸方式之間分擔狀況的體現,因此可以考慮從綜合運輸的角度出發,通過分析影響轉移交通量區域的路網參數,在把握區間綜合運輸總量的基礎上,根據方式分擔對公路運量進行預測,以客觀反映交通量的轉移規律。

對高速公路建設項目而言,交通方式劃分可以有兩種理解:其一是高速公路運輸方式和鐵路、水運等運輸方式之間的劃分;其二是高速公路運輸方式中各車型之間的方式劃分。目前,在進行公路建設項目的交通預測時很少進行這一階段的預測和分析工作,《公路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所談的四階段法也沒有這個階段。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不僅未來公路上的車型比例將與現狀相差很大,而且公路、鐵路、水運等方式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促進作用也將越來越大。忽略交通方式劃分預測的做法必然導致預測結果出現偏差,因此無論哪種方式劃分都有必要進行未來的預測分析,這樣可以清晰地在巨觀上把握區域的交通運輸發展趨向和運輸方式的構成,把握公路項目在綜合運輸網路中的地位和作用,為建設項目立項和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綜上所述,常規預測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僅從公路系統自身的角度出發對交通量進行預測研究,割裂了公路交通與其他運輸方式之間的關係,進而導致了轉移交通量預測方法不成熟、交通方式劃分工作的欠缺。本書針對上述問題和不足,從綜合運輸網的角度出發,對公路建設項目交通量預測方法進行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