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勢[古代軍事著作六韜里記載的一篇文章]

軍勢[古代軍事著作六韜里記載的一篇文章]
軍勢[古代軍事著作六韜里記載的一篇文章]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軍勢》是古代軍事著作《六韜》里記載的一篇文章,記錄在“龍韜篇”論軍事組織。

作品簡介

本篇論述的是作戰指揮的一般原則。有以下幾個要點:一是因敵因情用兵,靈活機動,不拘一格,即“勢因於敵家之動,變生於兩陣之間,奇正發於無窮之源”。這樣才能爭取戰爭的主動權。二是未戰先勝,不戰而屈人之兵,即“善戰者,不待張軍”,“善勝敵者,勝於無形;上戰無與戰”。三是把握作戰指揮中事、用、動、謀四個環節。“事莫大於必克,用莫大於玄默,動莫神於不意,謀莫善於不識”。四是偵察判斷弄清敵情,否則,“未見形而戰,雖眾必敗”。五是指出“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莫過狐疑”。作戰的指揮者必須“見利不失,遇時不疑”,緊緊把握住戰機。六是兵貴神速,進攻速勝,“疾雷不及掩耳,迅電不及瞑目”,這樣就能“當之者破,近之者亡”,無人能夠抵禦。

《六韜》又稱《太公六韜》、《太公兵法》、《素書》,舊題周初太公望(即呂尚、姜子牙)所著,普遍認為是後人依託,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認為此書成於戰國時代。全書以太公與文王、武王對話的方式編成。 《六韜》是一部集先秦軍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對後代的軍事思想有很大的影響,被譽為是兵家權謀類的始祖。

作品賞析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進攻作戰的原則是什麼”?

太公答道:“作戰的態勢要根據敵人的行動而決定,戰術的變化產生於敵我雙方的臨陣對壘,奇正的運用來源於將帥無窮的智慧和思考。所以,最重要的機密不能泄露,用兵的謀略不可言傳,況且機密極為重要只能藏於心中而不能表現為論論,軍隊的部署和運用只能隱秘而不可暴露於敵。倏然而去,忽然而來,獨斷專行而不受制於人,這就是用兵的原則。敵人聽說我軍興兵,就會商議應對之策;敵人發現我軍行動,就會設計對我算計圖謀;敵人了解我軍企圖,我軍就會陷入困境;敵人摸清我軍規律,我軍就會遭遇危險。所以善於用兵的,取勝於軍隊動用之前;善於消除禍患的,能夠消除禍患於未然;善於打勝仗的,能夠取勝於無形之中。最高明的作戰是不戰而使敵人屈服。因此,經過白刃相交殊死拚搏而取勝的,不是良將;在失敗之後再來設定守備的,不是智士;智慧與一般人相同的,不能稱為國師;技藝與一般人相同的,不能稱為國工。用兵最重要的莫過於所攻必克,作戰最重要的莫過於保守機密,行動最重要的莫過於出其不意,計謀最重要的莫過於神妙難測。凡是未戰而先勝的,都是先示弱於敵,然後進行決戰。這樣便可事半而功倍。

聖人觀察天地的變化,反覆探求其運行的規律,根據日月的運行,季節的變化,晝夜的長短,推斷出事物變化的普遍規律。萬物的生死,取決於天地的變化。所以說,沒有弄清戰爭的形勢就貿然作戰,雖然軍隊眾多,也必定失敗。

善於指揮作戰的人,按兵待機不被假象所干擾,看到有勝利把握就進攻,沒有獲勝的可能就停止。所以說,不要恐懼,不要猶豫。用兵的害處,最大的是猶豫;軍隊的災難,最大的是狐疑。善於打仗的人,看到有利的情況決不放過,遇到有利的戰機決不遲疑。否則,失掉有利條件放過有利戰機,自己反而會遭受禍殃。所以,明智的指揮者抓住戰機就不放過,機智的指揮者一經決定就絕不遲疑。所以投入戰鬥才能象迅雷使人不及掩耳,象閃電使人不及閉目,前進有如驚馬賓士,作戰有如狂風迅猛。阻擋它的就被擊破,靠近它的都被消滅,這樣的軍隊誰還能抵抗呢?

將帥用兵,能不動聲色而胸有成竹的叫做神,情況未明而洞察端倪的叫做明。所以,掌握了神明的道理,作戰就沒有勢均力敵的對手,天下就沒有敢於作對的敵國。”

武王說:“您說得好啊!”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攻伐之道奈何?”

太公曰:“勢①因於敵家之動,變生於兩陳之間,奇正發於無窮之源。故至事不語,用兵不言。且事之至者,其言不足聽也;兵之用者,其狀不足見也。倏②而往,忽而來,能獨專而不制者,兵也。夫兵,聞則議,見則圖,知則困。辨則危。故善戰者,不待張軍③;善除患者,理於未生④;善勝敵者,勝於無形;上戰,無與戰。故爭勝於白刃之前者,非良將也;設備於已失之後者,非上聖也;智與眾同,非國師也:技與眾同,非國工⑤也。事莫大於必克,用莫大於玄默⑥,動莫神於不意,謀莫善於不識。夫先勝者,先見弱於敵,而後戰者也,故事半而功倍焉。

聖人征⑦於天地之動,孰知其紀,循陰陽之道而從其候⑧,當天地盈縮⑨因以為常。物有死生,因天地之形。故曰,未見形而戰,雖眾必敗。

善戰者,居之不擾,見勝則起,不勝則止。

故曰,無恐懼,無猶豫。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莫過狐疑。善戰看見利不失,遇時不疑。失利後時,反受其殃。故智者從之而不釋⑩,巧者一決而不猶豫。是以疾雷不及掩耳,迅電不及瞑目。赴之若驚;用之若狂;當之者破,近之者亡,孰能御之?

夫將,有所不言而守者⑾,神也;有所不見而視者,明也。故知神明之道者,野無衡敵,對無立國。”

武王曰:“善哉!”

注釋

①勢:底本作“資”,疑誤,據《武經七書匯解》校改。

②倏:忽然。

③張軍:展開軍隊,列陣變質。張,伸展,展開。

④理於未生:意為防患於未然。理,治理,處理。

⑤國工:一國的能工巧匠。

⑥玄默:緘默不言,即保守秘密,不暴露自己的企圖。

⑦征:徵候。引申為觀察,揣度。

⑧候:徵兆,契機。

⑨天地盈縮:指自然界的盛衰變化,如四季的更迭、日月的盈虧等等。

⑩釋:放開,放過。

⑾山守:保守,指胸有成竹,老謀深算。

例證

“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莫過狐疑”,這是歷代兵家極為重視的至理名言。將領在指揮作戰時,能否根據敵我雙方的情況沉著,冷靜、

果斷正確地下定決心、對部隊的行動和作戰的勝負有著重大的關係。如果將領優柔寡斷,當斷不斷,必然坐失良機。因此,猶豫不決是作戰指揮的大忌,而剛毅果斷則是奪取勝利的重要保證。只有“見利不失,遇時不疑”,緊緊把握住稍縱即逝的戰機,才能奪取戰爭的勝利。李世民擊敗劉武周的事例,充分說明了這一論斷的正確性。

大業十三年二月,劉武周殺馬邑太守王仁恭,起兵依據突厥,被突厥封為“定楊可汗”。劉武周自稱皇帝,改元天興。武德二年(619 年)三月,在突厥的支持下,劉武周南侵併州(治晉陽),四月接受大將宋金剛的建議,“入圖晉陽,南向以爭天下。”宋金剛率兵兩萬,“又引突厥之眾,兵鋒甚盛”。相繼攻陷唐并州、介州、澮州、晉州等地,關中大震,“人情崩駭,莫有固志。”在此險惡形勢下,李淵打算放棄河東之地,謹守關西。李世民堅決反對,認為“太原工業所基,國之根本,河東殷實,京邑所資”,不能“舉而棄之”,並主動請纓,率師三萬前往討伐。

十一月,正值隆冬季節,李世民率軍自龍門渡河,在柏壁(絳州西南)紮營,與宋金剛對壘相持。針對敵“懸軍千里,深入吾地,精兵驍將,皆在於此”的實際情況,李世民採取了堅壁不戰以挫其銳的方針,僅令偏師乘間抄掠敵軍。經過長達五個月的對壘相持,敵軍氣勢日衰,供應困難,運輸線又被唐軍切斷。武德三年二月,宋金剛被迫後撤,李世民率軍尾追,一晝夜行軍二百餘里,戰鬥為數十回合。進至高壁嶺時,由於長途奔襲,連續作戰,士卒飢疲交加。總管劉弘基執馬而諫說:“餱糧已竭,士卒疲頓,願且停營,待兵糧鹹集而後決戰。”但是李世民卻說:“功者,難成易敗;機者,難得易失。金剛走到汾州,眾心己沮。我反其未定,當定其勢逐之,此破竹之義也。如更遲留,賊必生計,此失機之道。”於是李世民“策馬而去,諸軍乃進”,最後“直驅金剛,賊眾大潰。”

劉武周得知全軍潰敗,便帶了百餘騎親信,從太原逃走,投奔突厥,唐失地全部收復。此戰,李世民堅壁待機,當戰機出現時,又能堅決抓住,終於取得了最後勝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