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琪

趙小琪

趙小琪 1962年生,湖南邵陽市人。男,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現任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國新文學學會副會長、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湖北省比較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等。主要從事比較文學、比較詩學等課程的教學和研究。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1962年生,湖南邵陽市人。男,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現任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國新文學學會副會長、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湖北省比較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湖北省社科聯第七屆委員會委員等。主要從事比較文學、比較詩學等課程的教學和研究。 1983年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士學位;1990年畢業於蘇州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1990年至2001年在廣州師範學院中文系教書;1998年進入武漢大學中文系現當代文學室學習;200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2001年留校任教。2003年進入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博士後站,2006年出站。

主要科研成果

已出版《台灣現代詩與西方現代主義》、《20世紀中國現代主義詩學》、《當代中國台港澳小說在內地的傳播與接受》、《比較文學教程》、《西方話語與中國新詩現代化》、《跨區域華文詩歌的中國想像》、《跨文化的傳播與接受—20世紀中國文學與外國文學的關係》、《中國現代文學作品導引(第二卷)》、《中國新詩名作導讀》、《一本書讀懂中國文學》、《台港名家名作選讀》、《世界華文文學經典欣賞》、《20世紀外國文學經典導讀》等個人專著、合著十餘部。

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社會科學戰線》、《天津社會科學》、《外國文學研究》、《社會科學輯刊》、《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70餘篇,多篇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作品與爭鳴》等刊物全文轉載。

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211”項目等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4項,作為第三作者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參與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主持省部級項目1項。

獲獎經歷

參與完成的成果《1898—1949中外文學比較史》獲全國高等院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獨立完成的成果先後獲廣東省期刊優秀作品三等獎、廣州市第五屆社會科學研究成果青年獎、廣東省青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廣東省第二屆魯迅研究論著獎三等獎、武漢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優秀獎、湖北省第五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湖北省社會公益出版獎三等獎。 主講的《比較文學方法論》被評定為武漢大學優秀研究生精品課程,主講的《比較文學》被評定為武漢大學校級精品課程,2011年被評選為武漢大學第二屆“我心目中的好導師”十佳導師第一名。

作品發表簡介

1、《梁宗岱純詩系統論》,《文藝研究》,2004年2期(cssci期刊)

2、《邊域小說中的現象:心理圖式的順應與同化》,《文學評論》,1990年第4期(cssci期刊)

3、《艾蕪早期小說的文化想像》,《文學評論》,2004年第5期(cssci期刊)

4、《中國現代詩學與西方話語》,《文學評論》,2003年6期(cssci期刊)(合撰)

5、《當代影視民族化問題小議》,《人民日報》,2003年4月1日

6、《魯迅研究的新著》,《人民日報》,2003年6月1日

7、《接受與過濾:中國現代文學與西方現代主義》,《社會科學戰線》,2003年第5期(cssci期刊)(合撰)

8、《樣板戲中的英雄崇拜》,《文學評論》,99年青年學者專號(cssci期刊)

9、《藍星詩社對西方象徵派詩美建構策略的化用》,《外國文學研究》,2003年3期(cssci期刊)

10、《邊域小說中的生態環境與文化》,《上海文論》,90年第6期

11、《對女性命運乃至民族生態的歷史性審視》,《廣東社會科學》,93年第2期(cssci期刊)

12、《洛夫現代詩的中西視野融合》,《西南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5期(cssci期刊)

13、《金錢和金錢崇拜》,《天津社會科學》,2001年1期(cssci期刊)

14、《台灣詩歌對西方後現代主義的接受與變形》,《學習與探索》,2000年第6期(cssci期刊)

15、《台灣20世紀文學與西方現實主義》,《貴州社會科學》,2000年第6期(cssci期刊)

16、《二十世紀香港文學與西方現實主義》, 《中國文學研究》2001年第3期(cssci期刊)

17、《藍星詩社對西方象徵主義表情論的接受與化用》, 《詩探索》2002年第1期(cssci期刊)

18、《民族生態環境和文化背景中的小說》,《民族文學研究》,91年第2期(cssci期刊)

19、《現代性視野下20世紀中外文學的互動》,《社會科學輯刊》(cssci期刊)2005年第1期

20、《<野草>的超現實主義傾向(上)》,《魯迅研究月刊》2002年11期(cssci期刊)

21、《<野草>的超現實主義傾向(下)》,《魯迅研究月刊》2002年12期(cssci期刊)

22、《台灣作家對西方現代主義的接受方式及其局限》,《河北學刊》,2003年1期(cssci期刊)

23、《大學生詩歌的先鋒性和流行性》,《江漢論壇》,2003年8期(cssci期刊)

24、《金錢與性視角下的文化景觀》,《文藝評論》,2003年6期

25、《新詩的意義危機與意義重構》,《江漢論壇》(cssci期刊)2004年8期

26、《<野草>中的後現代主義顯征》,《天津社會科學》,2004年1期(cssci期刊)

27、《余光中現代詩的中西視野融合》,《廣東社會科學》,2004年2期(cssci期刊)

28、《整體性視野下的理性燭照》,《東方叢刊》,2004年2期(cssci期刊)

29、《西方話語與中國現代主義詩學的過濾機制》,《貴州社會科學》2008年第1期(cssci期刊)

30、.《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評高擎洲的<中國現代文學論集>》,《當代作家評論》(cssci期刊)2007年1期

31、《全球化語境下比較文學學科建設研討會綜述》,《外國文學研究》2007年第1期(cssci期刊)(合撰)

32、《原型批評視野下的新世紀新加坡華文文學》,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8年第7期(cssci期刊)(合撰)

33、《中國現代主義詩學目的論建構》,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08年第9期(cssci期刊)

34、《屠格涅夫和沈從文小說中的自然人文景觀》,《外國文學研究》,92年第3期(cssci期刊)

35、《邊域小說中的親情美》,《中國文學研究》,91年第2期(cssci期刊)

36、《邊域小說中的生命形態》,《中國文學研究》,92年第3期(cssci期刊)

37、《民族文學中的宗教——巫鬼文化》,《廣州師院學報》,92年第3期

38、《物質填不滿心靈》,《台港文學選刊》,92年第3期

39、《文壇熱點:受阻和認同》,《理論與創作》,89年第4期

40、《<野草>的狂歡化色彩》,《天津社會科學》,2007年年第4期(cssci期刊)

41、《互文性:魯迅的<野草>與<苦悶的象徵>的譯介》,《社會科學輯刊》,2007年年第4期(cssci期刊)

42、《現象學視野下<野草>的意義生成》,《廣東社會科學》,2004年第4期(cssci期刊)

43、《當代香港文學中的英國形象》,《江蘇社會科學》,2007年第5期(cssci期刊)(合撰)

44、《互文性視野下現代派詩歌翻譯與詩歌創作》,《學習與探索》,2007年第5期(cssci期刊)

45、《追憶流火年華》,《東南亞研究》,95年第1期(cssci期刊)

46、《當代台灣小說在祖國大陸的批評性傳播形態》,《社會科學輯刊》2008年第6期(cssci期刊)

47、《20世紀中國現代主義詩學知性話語的理論維度》,《廣東社會科學》,2009年第1期(cssci期刊)

48、《身份衝突中家的建構與功能—余光中詩歌中家的文化功能》,《江漢論壇》,2009年第6期(cssci期刊)

49、《二律背反:對傳統文化的矛盾判斷》,《江蘇社會科學》,1989年第3期(cssci期刊)

50、《變革與悖論》,《天津社會科學》,99年第3期(cssci期刊)

51、《無目的的目的——20世紀中國唯美主義思潮》,《社會科學輯刊》,99年第4期(cssci期刊)

52、《魯迅小說的寓言性》,《魯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5期(cssci期刊)

53、《消解與重構——“後新詩潮”詩歌對“本體”的瓦解與重建》,《當代文壇》,2000年第2期(cssci期刊)

54、《四十年代文學中“家”的寓言》,《江漢論壇》,2000年第8期(cssci期刊)

55、《<典論·論文>符號權力的三種維度》,《古代文學理論研究》,2009年6月第28輯(cssci期刊)(合撰)

56、《香港文學與澳門文學“中國形象”的對讀》,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10年第3期(合撰)

57、《結構主義視野下白先勇<台北人>新讀》,《貴州社會科學》,2009年第11期(cssci期刊)

58、《20世紀中國現代主義詩學的藝術成就》,《社會科學戰線》,2010.3(cssci期刊)

59、《比較文學史觀的建構與比較模式的新探索》,《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0年第5期(cssci期刊)(合撰)

60、《30年來當代台港小說在祖國大陸傳播與接受的效果》,《社會科學輯刊》,2010.5(cssci期刊)

61、《導師和學生,應是什麼關係?》,《光明日報》,2011年3月23日

62、《姚雪垠<長夜>對江湖世界的想像方式論》,《貴州社會科學》(cssci期刊)

63、《跨區域華文詩歌中國形象的變異式想像論》,《貴州社會科學》2011年第11期(cssci期刊)

64、《跨區域華文詩歌中國形象的再現想像論》,《貴州社會科學》2013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2013年第5期全文轉載

65、《余光中詩歌二極對應結構論》 ,《文藝評論》,2005年第2期

66、《跨區域華文詩歌的中國形象》主持人語 《安徽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

67、《當代台港澳新詩的人文中國形象》,《安徽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合撰)

68、《促進公安文學健康發展》,《文藝報》,2011年8月22日

69、《接受美學視野下台灣現代詩社對西方純詩話語的自我詮釋》,《湖南文理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

70、《當代台港澳小說在祖國大陸的傳播與接受三維發展論》,《華文文學》,2009年第1期

71、《接受美學視野下台灣現代詩社符號詩的意義生成方式》,《華文文學》,2009年第2期

72、《當代台灣小說在祖國大陸對應性選輯傳播形態》,《華文文學》,2009年第4期

73、《比較文學的主體間性論》,《安徽大學學報》,2010年第2期

74、《文明對話與文化比較》主持人語,《深圳大學學報》,2010年第2期(cssci期刊)

75、《亦真亦幻的女性天空》,《台港文學選刊》,91年第6期

76、《橫看成嶺側成峰》,《台港文學選刊》,92年第8期

77、《曠達的背後是真誠》,《台港文學選刊》,91年第12期

78、《張默詩歌的宇宙化傾向》,《華文文學》,2003年2期

79、《香港現代主義文學三大母題論》,《華文文學》,2003年3期

80、《台灣香港現實主義文學論》,《廣州師院學報》,2000年10期

81、《中國和世界文學中的台灣現代詩》,《中國詩學研究》,第1輯

82、《跨學科文學研究》主持人語,《安徽大學學報》,2010年第2期

83、《傳奇性與哲理性相交融的歷史畫卷》,《理論與創作》,91年第4期

84、《高爾基與艾蕪早期小說比較》,《廣州師院學報》,92年第1期

85、《特區軍族文學新態勢探析》,《廣州師院學報》,93年第4期

86、《轉型期的精神重建》,《廣州文藝》,97年第12期

87、《老子與湘西文化》,《旅潮》,91年第3期

88、《王璞<扇子事件>剖析》,《共鳴》,92年第2期

89、《香港閨閣詩人夢如》,《書報刊》,94年第12期

90、《世紀之夢:靈魂的拯救與重塑——魯迅、韓少功對傳統文化的矛盾判斷》,《廣州師院學報》,96年第1期

91、《超越苦難——試論香港作家蔡益懷小說中女性的直覺思維特性》,《廣州師院學報》,96年第3期

92、《當代台灣小說在大陸的影視改編及傳播》,《香港文學》,2007年第11期

93、《傾斜的象牙之塔——前期創造社、前期新月派文藝思想的悖論》,《廣州師院學報》,99年第10期

94、《洛夫詩二首欣賞》,《名作欣賞》,2005年第7期

95、《狂歡化詩學視野中的賀敬之詩歌》,《鹽城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96、《錯誤也是一種心動》,《名作欣賞》,2005年第7期

97、《歷史的還原與還原的歷史》,《詩探索》,2004年1-2期

98、《當代台灣小說在大陸傳播的動力機制》,《長江學術》,2006年第3期

99、《台灣創世紀詩社對超現實主義技法的修正性接受》,《華文文學》,2009年第3期

100、《尋求本原之家》,《湖北招生考試》,2003年11期

101、《憂傷並不等於絕望》,《台港文學選刊》,91年第9期

102、《洞穿成星空的靈魂》,《秋水》(台灣),92年第3期

103、《洛夫對超現實主義的認同與修正》,《鹽城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5期

104、《接受美學視野下台灣現代詩社對西方知性話語的誤讀》,《華文文學》2008年第6期

105、《鎖不住的清芬》,《華文文學》,99年第1期

106、《疏離的執著》,《華文文學》,99年第1期

107、《孤獨的精神探索者——魯迅與張承志論》,《廣州師院學報》,2000年第2期

108、《自主、主動、創造》,《廣州師院學報》,2000年第7期

109、《20世紀台港澳文學接受西方文學的特點》,《廣州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

110、《魏源詩移情山水初探》,《廣州師院學報》,94年第2期

111、《<禿美人>的美學意蘊》,《文匯報》(香港),97年9月28日

112、《理想主義者的情感獨語》,《廣州日報》,97年6月7日

113、《執著與寂寞》,《南方日報》,94年10月12日

114、《歷史與未來之間的橋樑》,《廣州日報》,97年9月6日

115、《瞬間美麗的永恆》,《廣州日報》,97年9月6日

116、《<生寡>分析》,《羊城晚報》,94年12月17日

117、《憂傷掩不住的赤誠》,《廣州日報》,97年8月16日

118、《當代文學入門》,《南方日報》,95年10月16日

119、《朦朧與瑰麗》,《世界論壇報》(台灣),93年12月25日

120、《信仰的力量和光輝——由<激情燃燒的歲月>說開去》,《文藝報》2002年11月14日4期

121、《藏書與學問》,《南方日報》,94年8月6日

122、《姓名與文化》,《南方日報》,94年6月11日

123、《大師的標準》,《粵港信息日報》,94年12月27日

124、《開書單與青年讀書》,《南方日報》,95年6月2日

125、《一部別開生面的文學傳記》,《深圳特區報》,92年6月26日

126、《鏇轉出來的戀歌》,《深圳特區報》,92年6月21日

127、《史詩的魅力是無窮的》,《廣州日報》,94年7月23日

128、《重建文明與崇拜的家園》,《廣州日報》,95年5期

129、《巨人精神的美學意蘊》,《南方日報》,95年7月30日

130、《當代綜合思維與文化理論》,《廣州日報》,95年8月29日

131、《<今世也風流>與當代意識》,《廣州日報》,95年11月21日

132、《美麗總是憂傷的》,《港人日報》(香港),97年11月19日

133、《水與火的二元意象》,《新晚報》(香港),96年12月1日

134、《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中國形象話語重估》,《秘書》2013年第6期

135、《兩岸台灣文學史時空權力關係論》,《廣東社會科學》2013年第2期

136、《跨區域華文詩歌中國形象的類比想像方式論》,《廣東社會科學》2012年第1期

137、《穿越劇的創新性與消費性》,《長江文藝》,2014年第2期

138、《大學需要強化語文教育》,《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9月28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