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晶體與負晶體
如果光在晶體內的傳播遵從折射定律,即折射光在入射平面內,入射角正弦與折射角正弦之比等於晶體對該光的折射率(假設入射光所在介質折射率為1),這種光稱為尋常光,簡稱o光;如果光在晶體內的傳播不遵從折射定律,即折射光可以不在入射平面內,入射角正弦與折射角正弦之比不等於一個常數,而是隨入射角而變,這種光稱為非尋常光,簡稱e光。用n表示o光的折射率,用n表示e光的折射率。無論光的傳播方向如何改變,n是一樣的。當光沿著晶體的光軸方向傳播時,n與n相等,e光的傳播速度等於o光的傳播進度;當光的傳播方向連漸偏離光軸時,n就逐漸增大,到垂直於光軸的方向上,n最大,這樣的晶體稱為正晶體;若當光的傳播逐漸偏離光軸,如果n逐漸減少,到垂直於光軸的方向上,n最小,這樣的晶體稱為負晶體。
用偏振光顯微鏡確定負晶體
偏振光顯微鏡是具有產生和檢驗偏振光裝置的一種顯微鏡。又稱偏光顯微鏡或偏振顯微鏡。用於觀察和研究各向異性材料。和普通顯微鏡相比,偏光顯微鏡在結構上多兩個偏振鏡(一般用偏振片或尼科耳稜鏡)和一個小會聚透鏡(稱勃氏鏡)。其中一個偏振鏡裝在載物台之下,稱為下偏振鏡,做起偏器,把入射的自然光變為平面偏振光,用以照明被觀察的物體。另一個偏振鏡裝在物鏡上方,稱為上偏振鏡,與下偏振鏡正交,做檢偏器。勃氏鏡放在目鏡的下方。上偏振鏡與勃氏鏡可以推進或者拉出成像光路。
偏光顯微鏡可處於單偏振鏡、正交偏振鏡和錐光鏡三種狀態下工作。單偏振鏡狀態下工作時,只用下偏振鏡,不用上偏振鏡。此時,用以觀測被測物如礦石的外表特性、與光吸收有關的光學性質和與折射率有關的光學性質等。正交偏振鏡狀態下工作時,同時使用上、下兩個正交偏振鏡。被測物體未放入光路時,入射的平行光束經二正交偏振鏡後,視場是全暗的;被測物體薄片放在載物台上以後,通過目鏡可觀察到有消光或平行偏振光干涉的現象。用這種方法可靈敏地確定被觀察物體是否具有雙折射性質。在錐光鏡狀態下工作時,是在下偏振鏡和載物台之間再加入一個聚光鏡,使平行偏振光束變為會聚偏振光束(即錐形偏振光束)。該會聚偏振光束射入被觀察的物體薄片,經上偏振鏡後會發生消光或會聚偏振光干涉的現象。可去掉目鏡直接觀察干涉圖樣,也可把勃氏鏡與目鏡組合成一個望遠式的放大系統,觀察放大後的干涉圖樣。用這種方法可測知單軸晶體是正晶體還是負晶體,並可確定光軸的方向。偏光顯微鏡還附有各種波片、補償器、濾光片等,以便對所觀察的各向異性晶體進行更多方面的觀測。偏光顯微鏡適合於觀察晶體和生物體的細胞壁、神經纖維等具有雙折射性質的物體,廣泛用於地質學、礦物學、岩石學、生物學、化學、藥物學以及玻璃、金屬和冶金等生產部門識別物質或進行分析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