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與崛起探尋中國金融崛起之路

全球金融結構變化與中國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 國際金融組織改革的基本原則 國際金融組織職能的改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金融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3月1日)
平裝: 354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0495795X, 9787504957955
條形碼: 9787504957955
尺寸: 23.6 x 16.6 x 2.2 cm
重量: 540 g

內容簡介

變革與崛起探尋中國金融崛起之路》內容簡介:大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一個與大國經濟結構相匹配的大國金融模式。美國經濟長達一個世紀的持續穩定增長與美國市場主導型金融體系密切相關,日本經濟近二十年增長乏力,重要原因是日本金融體系功能缺失,對中國來說,美日兩國的經驗和教訓值得我們重視。構建一個具有強大資源配置功能且能有效分散風險的現代金融體系,以實現大國經濟與大國金融的戰略匹配是金融危機後中國面臨的戰略任務。

目錄

導論 大國經濟的可持續性與大國金融模式——美日經驗與中國模式之選擇
1 金融危機以來的全球經濟政策調整及經濟格局變化
1.1 金融危機的根源:再回顧
1.1.1 次貸危機的直接原因
1.1.2 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美元本位制”下的世界經濟結構失衡
1.2 全球經濟結構失衡的演進過程
1.2.1 失衡的全球經濟結構:基於美國的視角
1.2.2 全球經濟結構失衡背後的推動力量——美元本位下的國際貨幣體系
1.2.3 全球經濟結構失衡下此次金融危機的爆發與蔓延
1.3 金融危機下各國的政策調整及其成效
1.3.1 金融危機中的政策調整
1.3.2 政策調整對國際經濟格局的影響
1.3.3 結論與啟示
2 全球貨幣體系的變革與金融結構的調整
2.1 三次G20金融峰會與未來全球金融改革的基本走勢
2.1.1 華盛頓峰會
2.1.2 倫敦峰會
2.1.3 匹茲堡峰會
2.1.4 從三次G20峰會比較看未來全球金融改革
2.2 全球貨幣體系變革
2.2.1 現行貨幣體系不再適應全球經濟的穩定發展
2.2.2 人民幣國際化有必要提上日程
2.2.3 人民幣國際化一一雙贏的局面
2.3 全球金融結構變革與中國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2.3.1 全球金融結構變革的表現
2.3.2 全球金融結構變化與中國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
2.3.3 中國建立國際金融中心的有利因素
3 國際金融組織的改革與功能的重新定位
3.1 現存國際金融組織概述
3.1.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形成背景與發展歷史回顧
3.1.2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權力結構
3.1.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功能定位
3.1.4 世界銀行集團簡介
3.2 國際金融組織的改革背景分析
3.2.1 世界經濟格局發生深刻變化
3.2.2 全球金融體系穩定性的要求
3.3 國際金融組織的現存問題
3.3.1 IMF的內生缺陷
3.3.2 IMF的外生缺陷
3.3.3 世界銀行的主要缺陷
3.3.4 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缺陷
3.4 國際金融組織改革的基本原則
3.4.2 決策獨立性原則
3.4.3 主動性原則
3.4.4 協調與互補原則
3.5 國際金融組織職能的改善
3.5.1 建立超主權貨幣
3.5.2 組織國際協調
3.5.3 改善援助機制
……
4 全球金融變革與人民幣國際化
5 中國資本市場發展與全球金融中心的建設
6 中國金融崛起中的貨幣市場
7 中國金融崛起中的衍生品市場
8 中國金融崛起中的商業銀行體系
9 未來中國金融模式
10 全球金融變革與中國金融崛起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