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娶我的女兒

(一) (一) (一)

書籍基本信息

書籍信息

作者:孫沛東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12-01
定價:¥28.00

內容提要

每逢周末和法定節日,上海市HP區NJ路附近某公園的北角人頭攢動,熙熙攘攘。一群中老年人三三兩兩,或立或坐,以品評的目光相互打量。這些人或是拿著寫滿信息的紙牌四處遊走,或是站在自己的“攤位”前面。這裡就是上海相親角,一個特殊的公共聚會場所。
相親角中上演的並非是“剩男剩女”的戲碼,真正的主角是他們的父母——當年的知青一代。知青一代在婚戀大事上曾經被“黨疼”“國愛”,而今他們的子女要解決婚姻問題時,國家卻早已從私人情感領域退出。市場化對日常生活的入侵,以及國家對住房、醫療、教育等社會保障性領域的改制,迫使城市居民凡事依靠自己的程度達到了1949年以來前所未有的高度,父母們的集體性焦慮在相親角中展露無遺。
白髮蒼蒼的他們為何要瞞著子女跑到公園來代理相親?為什麼明知子女的婚事要由子女決定,卻樂此不疲地奔波於各大公園的相親角?為什麼相親角的婚配效率基本為零,卻聚集了越來越多的人氣,日均人流量過萬次?《誰來娶我的女兒(上海相親角與白髮相親)》將為您揭開上海相親角的神秘面紗。

目錄


引言
一 “中國式焦慮”
二 問題的緣起
三 誰在“白髮相親”?
四 為誰“白髮相親”?
第一章 文獻回顧
一 有關擇偶標準的理論
(一) 社會學理論
(二) 心理學理論
二 有關擇偶過程的理論
(一) 篩選理論
(二) 婚姻市場理論
(三) 選擇交換理論
三 關於擇偶的實證研究
(一) 國外學者的研究
(二) 國內學者的研究
四 有關“白髮相親”現象的研究
五 研究問題與理論視角
六 研究方法與資料來源
第二章 制度與情境:相親角是一個新型的擇偶平台
一 相親角:一種巨觀的制度分析
二 相親角:一個微觀場域的情境分析
(一)“欲望”相親角
(二)“實力”相親角
(三)“市場”相親角
(四)相親角的情感結構
第三章 衝突與鬥爭:相親角為何效率低?
一 擇偶標準:行動者及其博弈
(一)相親角部分群體的擇偶標準
(二)相親角普遍的擇偶標準
二 行動策略:“白髮相親”的擇偶行為
(一)擇偶步驟
(二)擇偶策略
三 相親角效率低下的子女因素
(一)成材容易,成家難,曾經的優勢如何變成今日之劣勢?
(二)是主動單身、被動單身還是被動前提下的主動單身?
(三)地位提升、觀念維續與現代女性的擇偶困境
(四)現代性對待婚群體人性的擠壓
(五)相親角為何缺乏西方意義上的“約會文化”?
第四章 合作與協調:相親角為何人氣旺?
一 相親角的路徑依賴
二 相親角的比較優勢
三 相親角的潛功能
(一)知青一代父母的社會交往與情感交流的新途徑
(二)知青一代父母交流日常生活信息的新平台
(三)單身老人擇偶的“鵲橋會”
(四)外地父母建構居住地認同的一個認識性資源
(五)相親為兩代人的情感交流提供新話題
(六)周末相親成為部分待婚者的一種新型的
社交方式
四 相親角的異化
五 相親角的契約
(一)合作
(二)協調
六 知青一代父母的怕與愛
第五章 中國式焦慮:誰來娶我的女JD?
參考文獻
附錄一 被訪者基本情況表1
附錄二 被訪者基本情況表2
附錄三 相親角掠影 顯示部分信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