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詹財斌他的父親在當地算得上一位手藝高超的泥瓦師傅。詹財斌十四、五歲就跟著父親在腳手架上學砌牆手藝。家境貧寒的他,認為學好一身本領,今後長大成人才能立足於社會,加上他又喜歡砌磚弄瓦的手藝,所以他一門心跟著父親學藝。他心靈手巧,艱苦磨鍊,虛心求教,努力鑽研,終於自學成才,成為一名繪圖、施工、操作,能砌會畫的泥瓦巧匠。
新中國成立後,勞動人民徹底翻了身,成了國家的主人。詹財斌想,我一定要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用自己的手藝去建設更多的結構堅固,美麗壯觀的高樓大廈,讓人們能住上更美的房子。他參加了許多建築工程的施工,從屋基到樓層,從水電設施到粉刷裝飾,都達到了高質量的要求,得到同行及建築方的好評。
從1952年到1959年的七年中,他隨公司奔走於祖國各地。1955年,公司接受承建孝感花園軍營營房的建設任務。營房選址在“下是水塘,中是平地,上是山坡”的地形上,按軍方要求營房上下要構成一個統一體,格調一致,層次分明,營房利用率高。公司工程部一時拿不出一個較好的合乎軍方要求的設計方案。詹財斌經過深思熟慮,向工程部提出建議:採取因地制宜,利用自然條件進行設計,巧妙地變水塘為地下室、平地上建正房,山坡上建樓房,他的構思,既符合地基自然環境的特點,又達到多層重疊式結構要求。公司工程部採納詹財斌的設計構想,責成工程部陳森林工程師為主,繪製花園兵建設設圖紙。花園兵建設成後,部隊方面表示很滿意。
1956年詹財斌又參加了公司在鄭州的煤建學校建築工程。施工中,工地開展“萬磚賽”活動:即一把刀在一天內能砌完一萬塊磚的競賽。詹財斌本來就是七級建築工,技術熟練,他帶著一個徒弟,在一天緊張的勞動後,勝利完成了一萬磚的任務,奪得了第一名,榮獲了中國建築公司鄭州工程建築“萬磚賽”質量好,速度快一等獎。
1959年詹財斌回到家鄉,加入了東西湖農場的基本建設隊伍。十幾年來,他參加了東西湖許多新型的建築物的建築工程。如東西湖棉紡廠、新溝窯廠、辛安渡磚瓦廠。這些工廠的煙囪,都是五六十米高的高空建築物。能夠上如此立程高,難度大,危險性大的高空作業,公司里僅詹財斌師傅一人,只有他敢挑此大梁。有一次,東西湖棉紡廠落成,詹財斌看到矗立雲天的工廠煙囪從自己手裡拔地而起,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他竟然爬上五十七米高煙囪的絕頂,點燃鞭炮在頂部走了一圈。圍觀的人們不禁毛骨悚然。大約在煙囪頂沿停留了五分鐘,然後他從容不迫地順著煙囪上的鐵扶梯一步一步安然無事下到地面,人們都圍著他大聲歡呼。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建築公司派人從貴州省貴陽市來到東西湖特邀詹財斌重返公司,詹財斌二話沒說隨來人離家遠赴貴陽參加四化建設。
1981年10月,他參加了國家援外工程隊,遠赴中東,支援伊拉克國家的建設。當時,他在中國建築公司四局一公司,在伊拉克同法國、西德、日本、埃及等國的工程隊通力合作,建設“海珊”飛機場、“法路加”冷庫、“巴格達”發電站。1983年4月在巴格達發電站建設工地上,詹財斌參加了工地上開展的十天施工競賽活動,並榮獲了一等獎。當時,參與建設電站的各國公司負責人協商,請詹財斌在施工現場作一次砌牆觀摩表演。他爽快接受約請,當表演完後,日本大隆株式會社副董事長沈元,認為中國泥工詹財斌,已五十七歲了,一天下來,能做三千塊磚,如此驚人的速度真是了不起,連聲稱讚好!在場的各國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都交口稱讚,一致認為這種手工操作在世界上是罕見的絕技。1983年10月,工程完成回國時,許多伊拉克的同行都把自己最心愛的禮物送給詹財斌留作紀念。
詹財斌師傅對工程質量有著強烈的責任感。他從伊拉克回國不久就退了下來休息。1984年秋,辛安渡中心國小建教學大樓,校長登門搬請詹師傅擔任技術顧問,他高興地接受了邀請。施工不久後,他來到施工現場,發現工程隊所做的牆尺寸、水平線都不合標準,不能繼續往上做,他硬強調把砌了一米多高的牆拆了重做。他反覆指出馬虎做牆會發生的嚴重後果,使工程隊的人員口服心服。
個人格言
詹師傅很自信的說:“我做事的時候心裡只想到把事做好,當然也特別注意安全施工。高空作業是一個逐步適應的問題,如果總是怕字當頭,那一輩子也上不了高空作業。至於做起事來效率高,質量好,一是要有熟練的技術,二是要有高度的責任感,每一道泥漿,每一塊磚,做起來都不能有絲毫馬虎,否則,一磚不正塊塊就不正,一線不正,就會影響整面牆的穩固。這樣以質量為先,功效也自然就高了,因為它縮短了許多返工的時間,這些道理大家都是清楚的。” 詹財斌師傅做任何事都是一位有心人,所以他做任何事總是又快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