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訴衷情 ·送述古迓元 素
錢塘風景古來奇,太守例能詩 。先驅負弩 何在,心已誓江西 。
花盡後,葉飛時。雨淒淒。若為情緒 ,更問新官,向舊官啼 。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①訴衷情,詞牌名,唐教坊曲。唐溫庭筠取《離騷》“眾不可戶說兮,孰雲察余之中情”之意,創製此調。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韻。
②迓(yà):迎接。元素:楊繪,字元素,綿竹(今屬四川)人。宋仁宗皇祐年間中進士及第。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六月,自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移知杭州,八月到任。述古:陳襄,字述古,號古靈先生,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北宋理學家、“海濱四先生”之首,宋仁宗、宋神宗時期名臣。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罷任杭州知州,赴陳州任知州。
③“太守”句:傅乾註:“白樂天(居易)為杭州太守,善詩。初,樂天為蘇守,劉禹錫以詩寄樂天云:“蘇州太守(當作“刺史”)例能詩,西掖(yè)吟(當作“今”)來替左司。”
④先驅負弩:指在前面迎候的官員。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天子以為然,乃拜相如為中郎將,建節往使。……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矢先驅,蜀人以為寵。”負弩(nǔ):背著硬弓。弩,用機械發射的弓。
⑤誓江西:誓江作浙江,這裡指錢塘江。西,向西面飛,此處活用為動詞。
⑥若為情緒:等於說何以為情,或難以為情。按此句與後二句為倒文,應當依照“更問新官,向舊官啼,若為情緒”這一語序來解釋。
⑦更問二句:原南朝陳代樂昌公主詩:“此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方驗作人難。”按“新官”指後夫隋越國公楊素,“舊官”指前夫陳太子舍人徐德言。 “更問”二句,互文,“新官”、“舊官”前後互相包涵。“向舊官啼”,當是“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的省文。
白話譯文
錢塘江風景從古至今都可稱為奇麗,按照慣例,太守都能用詩詞表情達意。我這個背負弓弩的先驅在哪裡?我的心已飛到錢塘江以西。
春花落盡之後,綠葉翻飛之時,細雨淒淒。眼下我正懷著怎樣的一腔情緒?怎敢面對新官,向著舊官的背影哭哭啼啼!
創作背景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七月。杭州知州陳襄罷任,新任知州楊繪正在赴杭州途中,杭州官妓前往蘇州迎接楊繪,蘇軾作該詞描繪迎接的場面。
作品鑑賞
文學鑑賞
上片分兩層。前兩句為一層,寫對杭州風光和長官詩才的讚賞。“錢塘風景古來奇”一句,是對杭州美景的高度概括,涵蓋了時、空兩個方面,用一個“奇”字點明了它的審美特徵。杭州是兩個太守做官的地方,從這裡落筆來寫就十分自然了。接著,由地方寫到長官:“太守例能詩。”這句由唐詩“蘇州刺史例能詩”變化而來,移用於唐時在杭州交接的新、舊太守,便很精切。舊太守陳襄是位詩人,在杭州與蘇軾多有唱和,有《古靈集》存世。新太守楊繪也是位詩人,原有集,已佚,《全宋詩》尚收其詩十首。杭州“太守例能詩”,後來成了佳話,連蘇軾本人也包括在內了(蘇軾在宋哲宗元祐年間出任杭州知州)。後兩句為又一層,寫對迎候新太守的場景的想像:走在前面迎候新太守的官員在哪裡呀?我的心已經從錢塘江向西飛去了。因為楊繪取道西面的蘇州,所以詞人說“心已誓江西”。兩句通過想像和心理描寫,顯示了迎接新太守的熱情和真誠。
下片借當前蕭瑟淒涼的秋景,烘托送舊迎新時難堪的情緒。“花盡後,葉飛時,雨淒淒”三句,描寫了秋天花謝葉落,苦雨淅瀝的景象,渲染了蕭瑟淒涼的濃厚氣氛。如此著筆,完全是為了烘托送舊迎新時的難堪:“若為情緒,更問新官,向舊官啼。”意思是說,還要問一問兩位太守,當新官面對舊官,杭妓哭笑不得的時候,你們的感受如何呢?其所以如此問,是因為唐宋時赴任迎任,有官妓為先導的風習。這裡運用了樂昌公主破鏡重圓的典故,卻作了“質”的改造,使原來的“悲劇”變成了“滑稽劇”。試想對身為官妓的“杭妓”來說,前任“舊官”與後任“新官”杭州太守哪裡是什麼前夫、後夫?既然如此,又哪裡談得上什麼哭笑不得!詞人這樣寫,只是一種遊戲筆墨,向兩位同僚尋尋開心,從另一角度看,也可以說是友誼的一種表示。
全詞圍繞著送舊官、迎新官來寫,且採用用典的寫作手法,既讚美了風景,又有對人物的評價和細緻的心理刻畫。雖是應酬之作,但表達得很風趣,也沒有阿諛之情。
名家評論
山東省歷史學會常務理事孫言誠《蘇東坡詞選》:蘇軾沒有打起笑臉去“問新官”,而是滿懷離愁“向舊官啼”。這也反映了蘇軾重友情而輕仕進的生活態度。
作者介紹
蘇軾(1037年~1101年),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穎州等。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還。卒於常州。追諡文忠。博學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於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艷科”的傳統樊籬,以詩為詞,開創豪放清曠一派,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有《蘇軾七集》、《蘇軾詞》、《蘇軾易傳》、《蘇軾樂府》等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