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村[山西省萬榮縣榮河鎮西師村]

西師村[山西省萬榮縣榮河鎮西師村]

西師村是一個地名,我國有3個西師村,一個是山西省萬榮縣榮河鎮西師村,另一個是河南省漯河市郾城縣問十鄉西師村,第三個是山東省蓬萊市大辛店鎮西師村。

村史沿革

西師村以村里師姓而得名,相傳在古代村里出了一個太師,在朝中掌管實權,村里便以師姓而命名。現在村里以余姓而眾,余姓是明嘉慶年間從河南郟縣來了弟兄兩個,老大余龍居東卓子,老二餘勝居西師。現在村里其它十二姓都比余姓落戶遲,大多是河南而來。

西師村二面環溝,一面靠河,緊靠原榮河縣城,村內文化發達,人才濟濟,歷史以來風水出眾,人才輩出。革命戰爭年代,曾是中共榮河縣委所在地,村內地下黨員為數眾多,為我黨在晉南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是一個具有光榮傳統的革命村。

西師村1938年成立地下黨支部,有近20位地下黨員。由於這裡地形複雜,一面臨河,三面環溝,開展地下工作有便利條件,所以中共榮河縣委就駐紮在這裡,抗日武工隊也在這裡修整。西師村因此成了侵華日軍的‘眼中釘’,多次遭到日軍報復掃蕩。當時全村才500多人,為抗日犧牲的烈士就有十幾位。”

村情簡介

人口情況

總戶數(戶) 勞動力(人) 400 第一產業勞動力數(人) 100第二產業勞動力數(人)150

總人口(人)800 第三產業勞動力數(人) 150常年外出勞動力數(人)110

土地情況

村莊總面積(畝)1130?耕地(畝) 1100 旱地(畝)300 水田(畝)0水澆地(畝) 800

機械化耕地面積(畝) 1000 林地(畝) 400 其中,經濟林地

基礎設施

是否通電 是 是否通公路 是 是否通自來水 是 機井數量(眼)2 農機具數量(台/套)3

運輸車輛(台) 50 其它

文物古蹟

西師村 西師村

西師村文化底蘊十分豐厚,過去村內曾有八大景觀。它們分別是: 漢槐千古、唐柏雄螄、樓閣倒影、古窖懸寺、荊棘撐天、白塔插雲、清泉千尺、黃河晚照。

由於各種原因,現存的只有"荊棘撐天"、"白塔插雲"兩個景觀還存在於村,其它就不再有原來的形象了。

村內原有一個石頭牌妨,據考證是陝西韓城市歷史名人司馬遷的妹妹嫁到了西師村,丈夫過早去世,她從終不嫁,後來漢武帝賜給她一塊石頭做的牌匾,上面題詞為:"冰清玉潔",解放後此牌妨尚在,後來被破壞。

移民搬遷

萬榮縣榮河鎮西師移民三村,現有人口1900餘人,新村占地180畝。綠化面積6800平方米,小花園、公園面積3600平方米,建綠化花帶500 米,栽植各類名貴樹木2400株,安裝路燈32個,健身器材一套。新村建築漂亮、整齊劃一,風光秀美,實現了硬化、綠化、亮化、淨化、美化。人們安居樂業,政通人和。今日的西師已成為鑲嵌在河東大地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自2000年元月始,西師、北辛和南甲店三個村開始實施大規模自髮式搬遷移民。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他們緊緊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的宗旨,採取“統一規劃、統一模式、統一設計、分戶自建”的原則,高起點啟動、高速度發展、高質量建設,完成了移民新村的民房和水、電、路、校、醫、文化娛樂等16項大型建設工程,動土石方20餘方,建房屋面積達55800平方米,並對舊村址實施了復墾開發,移民工程完成總投資達3500餘萬元。移民戶由衷地稱讚: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

2009年,西師全村人均收入達6000元,比移民前的1999年人均純收入420元增加了5580元,翻了四番還多。全村人均住房面積達 40多平米,比1999年的15平方米增加了35平方米,全村新農合覆蓋率達100%,兒童入學率達100%,現有大學生35人。新村現有商店6個、飯店 2個,每月3次物資交流集會。累計接待參觀學習者達10萬餘人,多次受到省、市表彰,已成為山西省新農村建設小康示範村。

西師村 西師村

一、移民前,西師村的狀況 1999年前的西師村,西臨黃汾二河,東、南、北三面環溝,自然環境惡劣,生存條件艱苦。村民房屋沿溝而建,每逢大雨,崖體被洪水沖刷,會造成崖崩房毀和人亡的慘狀,民眾整日提心弔膽。通村只有一條土路,時常有被雨水沖毀的危險,人和牲口墜崖事件時有發生。村里沒有機井,人畜用的是池泊的集雨水;孩子上學請不來合格的老師,青少年文盲增加,人口素質下降;打架鬥毆的事時有發生,看病要到鄉鎮醫院,常常因貽誤治療時機而導致嚴重後果;大齡青年娶不到媳婦,不得不招親他村。總人口不足2000人的三個自然村,光棍就30多人。從1980年至1999年的20年中,人口出現了負增長,·減少了180 人,村里沒有閉路電視,沒有電話,沒有主導產業,村民靠土地和當小工維持生計,人均年收入不足500元。行路難、吃水難、上學難、看病難、結婚難,難倒了一代又一代西師人,愁壞了一戶又一戶當家人。自古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皂莢樹開白花,有女不往西師嫁。西師人腳踩羊腸道,翻溝摘棉花,懷裡抱娃娃,脊背背南瓜。這是西師人民艱辛與無奈的真實寫照。改革開放後,民眾的生活雖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深溝難以逾越,發展被無情阻隔。西師村遠遠落後於形勢,遠遠落後於周邊村莊。

二、移民後,西師村的現狀

移民後,西師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成為萬榮縣新農村建設的樣板村。如今,走進西師村猶如走進一處璀璨亮麗的別墅群。平坦寬闊的街道,沿街兩旁的綠化樹香花,一排標準統一,裝飾一色的二層小洋樓,構成了一幅氣勢壯觀,氣魄非凡的美麗畫卷。20多項公共基礎設施配套到位:標準化的學校及幼稚園,設施齊全的中心衛生所,舞台、辦公樓、文化廣場、多功能會議廳、運動健身多套設施、電腦科技室、圖書閱覽室、豪華路燈、閉路電視、程控電話、供水網站、排水系統、飯店、超市、澡堂、公廁、垃圾台、綠化帶。真可謂“村市”雖小,功能齊全。村容、標準完全達到五化“硬化、綠化、亮化、淨化、美化”。每當夜幕降臨,大街小巷華燈齊放,燦若群星,把村莊裝扮的更加靚麗迷人。每逢農曆初一,十一、二十一、是西師村的集會日,四面八方的民眾絡繹而至,呈現出村和民安、物華天寶的繁榮景象。每逢春節,老闆們、經理們衣錦還鄉,慷慨解囊,請來戲班子,慰問父老鄉親,為節日中的家鄉增添了喜悅歡樂的氣氛。村民衣食無憂,青年婚姻不愁,患病及時醫治,上學不出村莊,吃水清潔方便,客車開到村中,門前草青樹綠,街中鳥語花香,迎著晨曦健身,披著夕陽起舞。完善的基礎設施,優美的居住條件,豐富了村民的生活內容,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創新了發展環境,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三、西師村跨越式發展的途徑和後續支撐

1、實施整體移民戰略

1999年,在各級政府的親切關懷和縣扶貧辦的大力支持下,西師村窮則思變,要改變生存環境就必須依靠黨的政策進行大的舉動。開始整體搬遷。涉及8個村民組,395戶,1985口人。在實施移民工程中,黨支部村委會始終緊緊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這一總體要求,遵照“政府引導、民眾自願、自籌自建”的宗旨,堅持“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模式、統一標準”的原則,貫徹“高起點啟動,高速度發展,高質量建設”的方針,帶領民眾艱苦創業。全村人民發揚戰爭年代一往無前的精神,勒褲帶,咬牙關,攻艱克難,百折不撓,為千秋偉業拼搏奮鬥。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遷建民宅390戶,1950間,面積達68400平方米。與此同時,我們完成了水、電、路、校、醫、文化娛樂設施等16項工程,於2001年建成新村,創造了西師、北辛、南甲店三村合一整體搬遷精品工程,累計投資達3200餘萬元。遷村速度之快,建設力度之大,工程質量之高,涉及範圍之廣,投入資金之巨,在西師歷史上是前無古人的壯舉。創造了當代奇蹟、盛世輝煌。從2002年起,西師村連續6年實施二次創業工程,投資286萬元,對新村進行綠化、亮化、美化等項錦上添花工作,繼續進行公共設施建設,努力打造“河東第一村”。

2、培育主導產業,增強後續實力

針對移民搬遷後出現的“富裕戶返貧,貧困戶更貧的富樓窮戶”過渡性現象,我們經探索實踐,狠抓移民後續工程建設,提出了“加大後續產業開發力度,著力實施三大工程,千方百計增加移民收入,創建富裕文明的現代化新農村”的新思路,整體推進扶貧移民工作,取得了明顯效果。具體做法是:

①實施高效農業工程,走科技脫貧之路。

西師村耕地面積人均只有1.5畝。長期以來,沒有水利設施,村民只能單一種植糧食作物,農業生產水平及效益十分低下。2001年以來,在縣扶貧辦和縣水利局的大力支持下,西師村多方籌資50多萬元,打深井兩眼,不但解決了新村人畜用水困難,而且使全部旱地變成水澆地,改善了生產條件,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奠定了基礎。他們又對原有的承包地進行調整,由86戶果農反包經營,建成了400畝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引進優質葡萄新品種。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全市第一個葡萄科技專業合作社,配備了電腦遠程教育現代化設施,從絳縣聘請技術專家,長期駐村指導。通過對果農進行產前、產中、產後全程服務,實行科學精細管護,使葡萄品質不斷提高,畝均收入達4000元以上,僅葡萄一項收入達160萬元。成為該村的朝陽產業。

西師村瀕臨黃汾,擁有得天獨厚的灘涂資源。因沒有通灘路橋,難以使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新村建成後,他們利用世行貸款110萬元,建成了通灘汾河大橋,鋪設了5公里砂石路。後又經縣國土資源局支持,綜合開發淮塗1萬畝。他們定期聘請各方專家對村民進行技術培訓,為民眾採購合格農藥、化肥、種籽、地膜等農資,提供全方位服務。截至目前,灘涂共栽植蘆筍2000畝,冬棗1000畝,棉花5000畝,楊柳樹2000畝,村民們利用灘涂豐富的牧草資源,發展養殖業,現養羊2000隻,養牛200頭,養駝鳥1000隻。村民余滿旺在灘涂種草養牛,年收入10萬元,不但還清了蓋房借款,而且還為兒子娶了媳婦,成了聞名全村的致富戶。村民邵長發在灘涂建起了宏業駝鳥養殖基地。他不僅購置了先進的孵化及製冷設備,還靠深加工增值增收,肉蛋皮產品遠銷北京、西安等地、年收入超百萬元。灘涂綜合開發,不但改善黃河濕地的生態環境,而且為村民提供了1000個就業崗位,增加了民眾收入,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推動了新農村建設持續發展。

②實施舊村址復墾工程,走規模經營致富之路。

為了解決移民原耕地不足的矛盾,他們對西師、南甲店的舊址村址進行復墾開發,增加耕地面積,發展高效農業。

舊村址復墾工程主要是對西師和南甲店的舊村址進行了全部復墾。西師和南甲店共有240戶1074人,舊村址三面環溝,高低不平,最大落差達 15米,占地面積330畝。為了解決移民後耕地不足的矛盾,村委會通過“個人投資,返包移民”的形式對舊村址進行了復墾開發,總投資達46萬餘元。其中投資20餘萬元,清理瓦礫、廢舊混凝土塊、地下雜物25000方;投資4萬餘元,平整土地,動土石方1萬方;投資2萬餘元,復墾土地深翻改良六次;投資20 余萬元,打深井1眼及配套工程。共完成復墾舊村址400畝,全部達到國家規定的基本農田標準,除移民占地150畝外,淨增耕地面積250畝。兩村人均增加耕地面積0.4畝,解決了因移民占地帶來的耕地不足問題。目前,舊村址復墾的400畝耕地,由33戶移民戶(占移民戶的15%)種植,全部種植經濟作物,其中,葡萄200畝、棉花160畝,蘆筍、豆類40畝。2008年底,總收入達612萬元,人均增收達600餘元。

實施移民後,村支委對原有承包地進行調整,返包經營,建成以舊村址為中心的高效農業示範園。目前,示範園區占地面積1000畝(其中舊村址復墾400畝),主要以發展優質葡萄為主,引進美國紅堤、黑堤脫毒新品種共600畝。2008年,畝均收入達5000元,最高畝收入達13000餘元,全村總收入達300餘萬元。

③實施勞動力轉移工程,走多渠道增收之路。

為解決移民後增收難的問題,除復墾舊村址建高效農田外,他們充分挖掘勞動力資源,向外轉移剩餘勞動力作為增加移民收入的主要途徑。

新村建成後的6年時間內,每年都有300多人外出務工、經商、辦廠,足跡遍布各大城市,以西安和北京人數為最。主要從事的是行業是化工建材產品的製造、行銷和屋面防水工程的實施。其中,辦廠的有30餘人,年收入多的高達1000萬元,最少的也有10萬元。從事產品行銷的有58人,年收入在5萬以上。務工的有200餘人,有的戶夫妻同出,父子同工,兄弟相伴,年收入在萬元左右。象村民余鵬貴在西安辦廠,成為西師的首富。他積極吸納本村20多名年輕人在本企業上班,幫他們脫貧致富。村民余有道是個孤兒,通過辦廠改變了命運,擁有資產上千萬元。村民徐建斌、余向紅、余志遼等都成為創業成功人士。

每年從5月至10月的半年時間內,西師村在家留守婦女下灘為河南、山東外地灘地承包者打工,工種包括:下種、間苗、鋤草、培土、摘棉、采蘆筍、收玉米、油葵等,每人每天收入30—40元。農忙時,打工婦女多達200人。根據統計,每年轉移勞動力總收入在5000萬元左右,人均增收1.5萬元,已有165戶貧困戶,通過勞務輸出徹底脫貧。余天旺、余英武、荊福立、袁天明等戶,靠務工收入蓋起了新房,找回了尊嚴,樹立了形象。

通過“三大工程“的實施,使村民大部分脫貧走出富裕之路,為新農村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後續實力和強勢支撐。

從2005年至今,西師村先後獲得“縣、市新農村建設先進村”、“運城市勞動模範集體”、“省級衛生村”、“國家級綠色小康村”等多項殊榮,跨入全國新農村建設200強行列。在西師村每年都要舉行省、市、縣級大型會議,都要接待數十位省、市、縣領導視察和數千名民眾參觀。該村的創業事跡曾見報刊、上電視,知名度不斷提升。

曾經飽嘗艱難困苦的西師人,如今實現了跨越發展的夙願。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西師村的秀美與明媚;沒有扶貧移民,就沒西師今天的和諧與文明。西師兒女決心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把移民新村建設的更加美好,用新的業績鑄造新的輝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