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王沖簡介
地理位置
藥王沖位於新洲區東北郊與麻城市接壤處,麻城望花山古鎮西去五六里。是一個有上百戶人家的灣村,主要聚居著王姓族裔。藥王沖屬麻城邊境,分別與新洲區徐古、潘塘以及白果夫子河公社這兩縣三區四地毗鄰。新洲河麻城兩縣田疇相互交插,互有飛地分布其間。解放前,徐古、潘塘曾先後歸麻城管轄過,而多數時間歸黃岡縣管轄。建國後,由麻城、黃岡、紅安、黃陂四縣分別撥出部份轄地,設立新洲縣,而後1983年新洲縣劃歸武漢,故此,藥王沖成了名符其實的邊鄙之地。相關信息
在藥王沖南邊的山崗後面有一座古廟叫藥王廟,藥王廟後側隆起的一座土丘,人們習慣叫“藥王墳”。原來這“藥王墳”就是魏晉時期一代名醫王叔和的墓地。這叫藥王沖的小村就是王叔和晚年的隱居地,其許多醫學著述就是在這裡完成的。由於治安出現很多問題,於是麻城、新洲兩地公安部門決定用炸藥掉藥王墳,並且拘捕了一些設賭人員。此舉雖然暫時解決了地方治安,但是卻擋住不住各地前來朝拜的人流。藥王墳白天剛被炸掉,晚上就有人把它填高。反覆多次,藥王墳依然高高聳立。
藥王沖文化
藥王衝來歷
藥王:即王叔和,三國時魏國太醫令,系中國脈學創始人。他善於總結,勤於記載,對前人扁鵲、張仲景、華佗等遺著進行總結研究,形成了自己一套獨特的醫藥理論,尤其是對脈學有系統的研究。著《脈經》、《張仲景藥方》等。晚年寓居麻城,葬於麻城白果老爺山(後改名“藥王沖”)。歷史記錄
王叔和,名熙,出生山西高平縣的一個醫學世家,到他父親這一代已在當地很有名氣。王叔和從小就勤奮好學,立志獻身於祖國的醫學事業。自小隨父親行醫採藥,足跡走遍了華山、泰山、太行山等地區,積累了豐富的藥理經驗,而且精通經史子集。東漢末年,社會黑暗腐敗,軍閥混戰,人民顛沛流離,處於連年戰爭的災難之中。王叔和的家族,在戰亂中多次遷移。約公元190年,他跟隨族人從洛陽遷往荊州,投奔劉表。當時,東漢著名的醫學家張仲景,正家居荊州所屬的南陽。張仲景精通醫道,遠近聞名。王叔和自幼立志學醫,自然傾慕張仲景的高超醫術,所以一到荊州,便親往南陽拜師求學。在張仲景的教誨下,王叔和刻苦鑽研各種醫學知識,四處行醫治病,認真摸索實踐,很快便以“學識淵博,洞識修養之道”著稱,成為當時的名醫。公元208年(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劉表病死。不久,劉表的兒子劉琮以荊州投降曹操,王叔和與他的家族也一同歸順曹操。在此之前,曹操因“頭風”病復發,召華佗不至,便將華佗殺死在獄中。不久,曹操的小兒子倉舒得病,無人醫治死去,曹操才認識到醫學的重要,後悔不該殺了華佗。公元220年魏國建立後,曹操重視啟用各種人才,王叔和便以其高超的醫術,當上了曹魏的“太醫令(太醫令相當於今天的最高級醫院的院長)”,專為宮廷和朝中士大夫診脈看病。由於他精通藥理,進京3年後在一次藥理競技中奪魁,被敕賜為“藥王”稱號。
王叔和學識淵博,為人誠實,性格沉靜。他潛心研究醫學,洞識養身之道,精於切脈診病。他平生雅好著述,在中醫學發展史上,主要做出了兩大重要貢獻,一是整理了《傷寒論》,一是著述了《脈經》。在中醫學的發展史上,可謂豐功偉績。在對中醫學的學習和實踐過程中,先要遵古、博古、習古以繼承前學,才能知新、用新、創新以發揚醫理,這才是學習中醫學,宏揚中醫事業的正道。
公元261年,王叔和因病與世長辭,享年81歲,死後葬在湖北麻城縣老爺山。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醫學家,後人在山上建了一座藥王廟,並將附近的一個村莊改稱藥王沖。王叔和以其在祖國醫學方面的卓越貢獻,贏得了人們對他的崇敬,他的業績已永垂後世。
“藥王墳”前面的碑記有云:“藥祖晉代人也,世居山西澤州府高平縣,及元帝渡江,五胡亂華……乃渡河南徙避居於世焉……祖以神醫壽世,朝廷敕賜“藥王”,今“藥王墳”、“藥王廟”、“藥王沖”其名所由來也……。”史載王叔和名熙,山西高平人,曾任太醫令。編有《脈經》10卷,又輯集散佚的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並加以整理。
那人們不僅要問:原籍山西且又在朝為“官”的王叔和為何隱居到這樣一個偏僻的地方呢?說起來還有一段傳奇:
晉永嘉年間,在長江之北大別山南麓一個不知名的山巒里。
暮色蒼茫,殘陽如血,連年的戰亂,使這初冬的傍晚顯得格外蕭條荒涼。在一條荒僻彎曲的山路上一老一少兩個疲憊的身影,正艱難地拖動著沉重的腳步。這裡人煙稀少,田地荒蕪,到處灌木叢生,路上也沒有其他行人。只見他們不時駐足張望,並抬頭看看漸漸西墜的日頭。他們的肩上各斜背著一個麻布包袱,一看就不像是本地人。這一老一少,正是從洛陽逃出來已跋涉了一個多月的太醫令王叔和和他的次子宗兒。他們前幾天才翻過小界嶺,今天一大清早從伯莒集(今麻城附近)出發,眼看已到豫章地界,離長江越來越近了。父子倆噓了一口氣,準備在這裡找個歇腳的地方。回憶這一個多月來的情景,此時的王叔和心中仍有餘悸。
此時的晉朝,政治腐敗,連年戰爭使國庫空虛,民不聊生。而王公大臣卻爭權奪利,窮奢極欲,逞強鬥富,終於導致了“八王之亂”。緊接著北方的匈奴部落擁劉淵為漢帝乘虛而入,攻陷洛陽,晉懷帝也成了俘虜。“樹倒猢猻散”,北方的王公貴族紛紛自保,舉家南逃,投奔頗得人心的建康琅琊王。這時王叔和得到老家噩耗,家眷被劉聰的部將殺害,房屋被燒,痛不欲生的王叔和處於有家難歸的境地。稍感安慰的是有快滿18歲的宗兒還在身邊。這時宗兒提出道:“現在外面殺人如麻,老百姓朝不保夕,父親醫術再高有何用處?我們不如在民間找一個清靜地方,種田謀生吧!”王叔和望著懂事的宗兒點了點頭,長嘆一聲,現在也只有如此了,先逃出洛陽再作計較吧。便趁亂隨著逃難的人群,一路南下,終於離開了那兵荒馬亂的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