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
蔬食
拼音
shū shí
出處與詳解
1、指草木的果實。
①《禮記·月令》:“﹝仲冬之月﹞山林藪澤,有能取蔬食田獵禽獸者,野虞教道之,其有相侵奪者,罪之不赦。” 鄭玄 註:“草木之實為蔬食。” 孔穎達 疏:“山林蔬食,榛栗之屬;藪澤蔬食,蔆芡之屬。”
②《後漢書·和帝紀》:“壬午,令郡縣勸民蓄蔬食以助五穀。”
2、粗食。以草菜為食。
①《論語·鄉黨》:“雖蔬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②《後漢書·竇章傳》:“﹝ 章 ﹞居貧,蓬戶蔬食,躬勤孝養,然講讀不輟。”
③三國·魏·曹丕《賜桓階詔》:“況光光大魏,富有四海,棟宇之大臣,而有蔬食,非吾所以禮賢之意。”
④唐 杜甫 《贈李白》詩:“野人對腥羶,蔬食常不飽。”
⑤《明史·軒輗傳》:“居常蔬食,妻子親操井臼。”
⑥《方山子傳》:“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
3. 植物性飲食 plant based foods 或 plant based diet
大約在1985年前後,《The China Study》(《救命飲食》或《中國健康調查報告》)的作者美國坎貝爾教授創立了 plant based nutrition(基於植物性食物的營養學) 和plant based foods(植物性食物)。原因主要是動物性食物在富貴病上諸多健康風險。坎貝爾教授發現健康飲食,不僅最大程度規避動物性食物,還要規避深度加工的食材,其中包括深度加工的素食。所以,他沒有用 vegan nutrition,而使用 plant based。在2009年翻譯plant based時用了“蔬”一字, plant based nutrition(蔬食營養) 和plant based foods(蔬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