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萬 鈞(1912年—1984年2月) 原名姚少伶,曾用名姚任遠,慶雲縣小屯村人。1920年,隨全家逃荒至關東豐縣。自幼跟父親讀書,9歲即能賦詩作文。
人物生平
1929年回到家鄉,考入縣立鄉村師範。1931年畢業後,在本村任教。同年,經肖卓之、范俊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在中共慶雲縣委做宣傳工作。同年4月,參加了著名的馬頰河罷工鬥爭,並擔負秘密印刷宣傳品的任務。罷工鬥爭失敗後,他典地3畝,資助受通緝的中共黨員肖卓之、范廷俊脫離險境。1938年,參加了國民革命軍別動總隊第三十一游擊支隊,曾任楊靖遠副司令員的隨從秘書。後歷任滄縣、東光縣戰委會主任、津南總工會主任,津南抗日聯合總會主任,1942年,到中共山東分局高級黨校學習。1943年邢仁甫叛變,他隨同周貫五回到冀魯邊區。1944年4月,任中共匡五(今陵縣)縣委書記。1947年7月,任渤海區二地委民運部部長。
1949年2月,奉命南下,歷任華東人民革命大學第三部主任、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上海造船學院副院長等職。1958年,調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研究所黨委書記兼副所長。他領導科研人員承擔了包鋼及攀枝花高爐冶煉的理論研究及設計,完成了研製特種真空閥門的任務,為中國第一顆核子彈的誕生做出了重要貢獻。
1971年,被分配到上海物理研究所工作,參與了中國第一個核電站的籌建,受到周總理的親切接見。
1973年,任中科院上海核研究所黨委副書記。1977年,任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
1983年4月,當選為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委員。1984年2月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