轄區劃分
全鄉下轄16個村民委員會,即村頭、文茂 、黑樹林、橋街、甸頭山、黃沙河、大埡口、文乃、大河邊、馬街、茶房、南挖河、文雅、響水、大路邊、南滿,共169個自然村,210個村民小組。
自然條件
茶房鄉地處山區半山區,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為:水稻、玉米、小麥等;經濟作物為核桃、茶葉、龍膽草等。區域內形成土母岩主要有:沖積、殘積、堆積三種母質,其土類有水稻土、赤紅壤、紅壤、紫色土、黃壤等土類;淹育型、潛育型、赤紅壤、紅壤、酸性紫色土、黃壤等類型,18個土屬,54個土種,12個變種。
茶房鄉日照充足,氣溫適宜。據云縣氣象資料統計數據,茶房鄉年平均氣溫17℃,最熱為7月,月平均氣溫25℃,最冷月1月,月平均氣溫9℃。年日照2124小時。早霜始於11月中旬 ,晚霜始於3月中旬,無霜期230天左右。當地受山脈影響,很少出現大風天氣,歷年最大風速18.3m/s,年平均風速1.0m/s,主導風向為東北風,頻率10%,次主導風向為東,頻率為8%,靜風頻率高達51%。
革命老區茶房鄉雨量充足,水資源豐富。茶房鄉雨水較多,形成“夏季多雨,冬季多霧,蒸發量小”的氣候特徵。年平均降水量1650毫米,降水量比較穩定的月份為3、4、5和7、8、9月,最高降水量1860毫米,最低降水量113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83%。境內水資源豐富,以猛麻河為主幹支流,大小河流100餘條,有兩座小(一)型水庫,大小塘壩60多個,年蓄水量500萬立方米,建有4座小型發電站,專機容量為2784千瓦。
經濟情況
2007年末,全鄉共有8051戶34765人,其中農業人口33447人; 2007年末實現全鄉經濟總收入542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6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在925元以下的貧困人口5184人。全鄉糧食總產量8463噸,人均占有糧食253公斤,非公經濟總收入16760萬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內,出生率控制在14‰以內;有電視機農戶6654戶,占83%;通電率達100%;通電話的農戶有2808戶,達35%;村組通公路198個組,達94%;使用沼氣2187戶,達27%。按照“產業發展生態化、生態建設產業化”的發展思路,著力抓好13萬畝“三樹一草”(茶葉、核桃、木瓜、龍膽草為重點的中草藥材)農民增收產業基地建設。建成茶園19524畝,實現可採摘面積14904畝。其中新植高優茶園5538畝,改造低產茶園3763畝。累計建成核桃產業基地83653畝。累計種植木瓜9406畝,其中1860畝已初見成效。龍膽草產業按照“支部加協會,協會帶農戶,農戶得實惠”的新型農業發展模式,累計完成種植12800畝。全鄉大牲畜存欄7023頭。(其中牛存欄5960頭,驢存欄1063頭),豬存欄30000頭,羊存欄5405隻,實現 畜牧產業收入882.4萬元。各項統計數據表明,革命老區茶房今後的經濟社會建設任務比較繁重。
行政區劃
革命老區茶房位於雲縣南部中心腹地,介於東經100°7′至100°17′,北緯24°11′至24°24′之間,地勢南北狹長,中部較低,東南兩側較高,河谷平壩分布在群山之中,形成山區、丘陵、壩區層次分明的地貌特徵。最高海拔2562米,最低海拔1580米。境內以猛麻河為主幹支流,水流平緩,河曲發育,形成了多級階地,與山前坡積洪積物連為一體,構成盆地的沖積洪積小平原。距雲縣城43公里,是雲縣通往大寨鎮、大朝山鎮、涌寶鎮、栗樹鄉、後箐鄉等鄉鎮的必經之地。東與涌寶鎮相鄰,南與大寨鎮接壤,西與臨翔區螞蟻堆鄉毗鄰,北與曉街鄉、愛華鎮相連。全鄉國土面積179.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344畝,轄16個村民委員會210個村民小組。
基礎建設
革命老區茶房鄉基礎建設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部門的支持幫助下,特別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來,老區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明顯進步。共完成新農村建設投資2968.77萬元,其中上級撥款323.488萬元。占總投資的11%,民眾自籌2645.28萬元,占總投資的89%;完成進村入戶水泥硬板路建設23條32.29公里;進村入戶岔道572條18.8公里,完成大埡口、大河邊、響水等三個村8.5公里鄉村公路建設,210個村民小組中190個基本通公路,基本通路率達90.5%,建成移動、聯通基站7座,全鄉農戶基本通電,通電率達100%。完成安居房建設274戶,其中新建27戶,改造247戶;累計完成沼氣池建設2187口,完成投資861.35萬元;建成村級活動場所5個1090平方米;新建自然村文化活動室2個160平方米。通達工程全面推進,共完成路面開挖35.6公里,完成總投資290.56萬元。2007年修復溝渠400餘條,塘壩97個,完成土石方工程量50萬立方米,投工投勞73萬個,新增灌溉面積180畝,改造灌溉面積10000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0.5平方公里,改造低產田3000畝,建成三面光溝2公里。
文化產業
茶房,古稱勐麻,有吉祥如意之含義,春秋戰國時期,境內出土的銅鼓彰 顯文明淵源,自古以來人傑地靈,創造了璀璨的農耕文明。天然的山區紅壤資源,茶樹分布於全鄉大小山箐,每家每戶,成為民生之本。淵源流長的種茶史,衍生出茶歌、茶舞、茶禮、茶俗、茶道、茶藝,孕育了勤勞善良、溫良恭儉、鍥而不捨、圖強奮進的獨特人文精神,形成了多民族聚集博大包容、多姿多彩的茶文化底蘊,茶葉貿易日益繁榮,茶房成為茶馬古道的起始地,茶的搖籃、茶的故鄉。
濤濤不息的勐麻河自北向南縱貫全境,匯入瀾滄江,3萬4千多漢、彝、傣、拉祜、布朗等多民族和諧共處,16個村民委員會210個村民小組星星點點散落在這崇山峻岭、阡陌縱橫的179.6平方公里的紅土地上,共同創造多姿多彩的勐麻文化。位於鄉東北部的黃沙河村以漢族、拉祜族為,是漢族、拉祜族混居地,其中漢族749人,拉祜族357人,過去在這裡拉祜族是一支以打獵為主的少數民族,他們居無定所,打獵打到這裡,家也就搬到了這裡,從此便在這裡安居樂業。當地拉祜族有個風俗習慣,只要打到獵物都要朝拜獵神,獵神就是一棵大樹,他們把打到的獵物放到樹下,把動物的血塗在樹皮上。以示對獵神的感謝。當地村民雖不再打獵但這一風俗還是保留了下來,變成了祈福。他們還有一支專業的打歌、唱調和鼓吹隊伍,每逢祭祀或節日村民們都會燒起篝火男女來少圍著火堆唱起拉祜族調子跳起他們獨特的舞蹈盡情歡慶。
旅遊指南
茶房鄉除了大面積種植茶樹外,許多村民還從本地自然條件出發,培植出龍膽草和油菜花。通過村民們的辛勤耕作,茶房鄉不僅是樹的海洋而且成立花的海洋。這裡的春天是油菜花飄香的時節,從大過口至文雅公路沿線的油菜花齊齊盛放。與其它地方的油菜花相比,茶房的油菜花有另一種意蘊。群山環抱,藍天碧水,在蔥蘢的綠色映襯下,一個個古老村落點綴在廣闊的油菜花叢中,爭相輝映,如同一幅花黃柳綠的水墨丹青。滿目的燦黃,猶如花浪湧來,風中夾雜著田園的氣息 ,攜帶坡上、山谷里、古宅旁,處處是色塊、線條,金黃色的油菜花是這個調色盤中的主色調。到了秋末冬初,滿山遍野的龍膽草花讓人狂喜不已,整個山野瀰漫著濃濃草香。陽光撒在龍膽草花束上,是一種泛藍紫的金色光彩。整個茶房好像穿上了紫色的外套,帶著淡淡芳香的龍膽草花在風中搖曳,萬事萬物都隨之舞動起來。
茶房鄉是全省40個革命老區之一,這裡的人民很早就有著衝破束縛,奮發圖強,建設自己美好家園的遠大抱負。據《雲縣鄉鎮概況茶房鄉分冊》記載1949年底,雲縣解放前夕,中國共產黨員雲南地下黨組織派來雲縣地下黨員羅志中、李圭到了茶房,秘密接受原南區區長張國彩入黨(候補黨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1953年縣委公開建黨,石潤心等人加入中國共產黨組織,為在茶房建立黨的基層組織打下了基礎。1950年8月,為解放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茶房人民,共有8位中國人解放軍戰士和工作人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長眠在茶房的土地上。他們犧牲後,李忠書、閻苟群兩位烈士葬於文雅,其餘6位烈士葬於茶房石門坎。為便於管理,1969年4月5日,在茶房以東約200多米處的一個小山頭上重新修建烈士墓。將8位烈士遺骨遷葬3墓內。此烈士墓成為了全鄉的愛國教育基地,每年清明前後,鄉人民政府、學校師生、人民民眾都要前往墓地祭掃、憑弔,緬懷先烈光輝業績、教育人民、繼承先烈遺志——熱愛祖國、熱愛家鄉、奮發努力、建設家園。
特色產業
茶房自古以來人傑地靈,創造了璀璨的農耕文明。天然的山區紅 茶房鄉
壤資源,氣候溫涼,雨量充沛,適宜茶葉生長,是西南地區傳統的茶葉生產基地;據史料記載,茶房種植茶葉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雲縣茶房紳士石峻引進優良茶種,在茶房大規模種植,從此茶樹分布於全鄉大小山箐,成為民生之本。
當時的茶房因地處交通要道,是大寨、大石到縣城;後箐、涌寶到臨滄的必經之地。大猛麻土司官員在街子橋頭(古稱萬壽橋)開設茶坊,專以接待過往官員及客商。久而久之茶葉貿易日益繁榮,茶房成為茶馬古道的起始地,茶的搖籃、茶的故鄉。不管你到大戶人家還是平常百姓家,為表達對客人的歡迎,人們總會端上一杯熱茶。村民們對於茶似乎有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如今的茶房街是鄉政府所在地,既是一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又是農產品集貿地,交通方便,市場繁榮。也開有一家名叫“和諧茶坊”的“商鋪”,雖說是“商鋪”但它是非贏利性的,“商鋪”的“店主人”是茶房鄉人民政府,服務人員是政府的工作人員,而且只有在街天才開門做生意,從開門起客人就絡繹不絕。在這裡客人們可以喝杯熱茶解解乏,看看報紙,學習茶葉低改高、核桃管護的科學技術,了解邪教、毒品、賭博的危害,也可以和工作人員說說心裡話或諮詢當前的政策,就在這迎來送往的茶坊里,就在工作人員和民眾你一言我一語的交談中,就在一杯杯熱騰騰的茶水裡,和諧茶房的良好態勢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正逐漸形成。“和諧茶坊”不是所謂的專門辦理業務的便民服務中心;但它勝似一個便民服務中心,政府從務實的角度出發為民眾辦實事辦好事,工作人員用自己的熱情和耐心換得民眾的信任,既方便了趕集的民眾又拉近了政府與民眾之間的距離,可說是一舉多得。
古有萬壽橋上的茶坊,繁榮了一方經濟顧取名茶房,今有茶房街上的“ 和諧茶坊”,營造了茶房和諧的社會氛圍,而這一切都緣自——茶。
教育情況
茶房鄉高度重視孩子的教育工作,孩子的今天關係著茶房的明天。文化教育事業健康發展。2007年末革命老區兩所中學,在校學生2365人,教師87人;國小校點23個,在校學生3271人,教師163人。中國小入學率為100%,鞏固率為100%,完學率均達100%,素質教育不斷加強,促進了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