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藤[中藥]

茜草藤[中藥]
茜草藤[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茜草藤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 L.)的地上部分。夏、秋季採集,切段,鮮用或曬乾。產於四川、江蘇、上海、浙江等地。自產自銷。味苦,性涼,無毒。歸心、肝、腎、大腸、小腸、心包經。具有止血,行瘀的作用。主治吐血,血崩,跌打損傷,風痹,腰痛,癰毒,疔腫等病症。

入藥部位

地上部分。

性味

苦,涼。

歸經

心、肝、腎、大腸、小腸、心包經。

功效

止血,行瘀。

主治

主吐血,血崩,跌打損傷,風痹,腰痛,癰毒,疔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或浸酒。

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使用注意

凡血虛發熱泄瀉無瘀滯者均忌用。

炮製

一、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集,切段,鮮用或曬乾。

二、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軟,切段,乾燥,篩去灰屑。

生理特性

多年生攀援草本。根數條至數十條叢生,外皮紫紅色或橙紅色。莖四棱形,棱上生多數倒生的小刺。葉四片輪生,具長柄;葉片形狀變化較大,卵形、三角狀卵形、寬卵形至窄卵形,長2-6cm,寬1-4cm,先端通常急尖,基部心形,上面粗糙,下面沿中脈及葉柄均有倒刺,全緣,基出脈5。聚傘花序圓錐狀,腋生及頂生;花小,黃白色,5數;花萼不明顯;花冠輻狀,直徑約4mm,5裂,裂片卵狀三角形,先端急尖;雄蕊5,著生在花冠管上;子房下位,2室,無毛。漿果球形,直徑5-6mm,紅色後轉為黑色。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常生於疏林、林緣、灌叢或草地上。

性狀鑑別

藥材性狀:乾燥莖下端粗約3-4mm,呈圓形,外表面淡紫紅色或棕紅色;上端莖呈四方形,枯綠色,莖的棱上有粗糙細毛刺。體輕,質脆,易斷,斷面平整,內心色白而松。莖節上輪生葉片,葉柄及葉背中肋上均有倒刺毛。葉多脫落。氣微,味微苦。 以條均勻,外皮紅紫,內心黃紅者為佳。

飲片性狀:為莖、葉混合,呈段狀。莖方柱形,灰綠色,有明顯的4條縱棱,棱上疏生倒刺,切面白色或中空。葉灰綠色或紅褐色,上表面具粗糙毛,下面脈上及葉柄有倒刺。氣微、味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