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仙座[天文學--英仙座]

英仙座[天文學--英仙座]
英仙座[天文學--英仙座]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英仙座Perseus(Per)是著名的北天星座之一,每年11月7日子夜英仙座的中心經過上中天。在地球南緯31度以北居住的人們可看到完整的英仙座。英仙座位於仙后座、仙女座的東面。每年秋天的夜晚,觀察者可在北天找到易見的仙后座,或者找到位於飛馬星座大四方形東北方的仙女座,然後沿著銀河巡視,很容易找到由幾顆二到三等的星排列成一個彎弓形或“人”字形的英仙座。英仙座面積為615平方度,居第二十四位。緯度變化位於+90°和−35°之間可全見,最佳觀測月份為12月。

基本信息

星座簡介

星座簡介

英仙座 英仙座

英仙座跨越了秋季的銀河,所以對於天文愛好者來說,不管是使用雙筒望遠鏡還是其他望遠鏡,這裡都是搜尋天體的好地方。這個星座有很多耀眼的亮星。即使是在市郊也能看見該星座輪廓。銀河在該星系不像在旁邊的天鵝座那樣明亮. 這使得人們能夠看見很多亮星團,氣體星雲和行星狀星雲。這個星座有兩個梅西耶天體:M34與M76。

星座特點

延長秋季四邊形的對角線即飛馬座α星和仙女座α星到兩倍遠的地方,有一顆視星等為1.8m的亮星,這就是英仙座中最亮的α星。

從星圖上看,英仙座最顯著的標誌就是由η星開始,經過γ、α、δ、ε星,一直到ξ和ζ星所畫的這條大弧線,人們稱它是“珀耳修斯之弓”。中國叫"天船"

行星狀星雲M76 行星狀星雲M76

由大弧線兩端的η星和ζ星連成的弦的中央是英仙座β星,我國古代稱作大陵五。如果把整個英仙座的亮星,想像成英武的珀耳修斯的話,大陵五正可以看做是他手裡提著的,美杜莎頭上那看一眼就會使人變成石頭的魔眼,所以西方人又稱它是“魔星”。英仙座β星(大陵五)是顆著的食變星,由兩顆密近的恆星沿軌道互繞。周期為2天又21小時,當暗星繞到亮星前方遮住亮光時,會從2.1等降到3.4等,過程約10小時。

延長英仙座大弧線頂端的γ和η星到一倍遠的地方,仔細觀察,這裡有一塊模糊的光斑。其實,這是兩個疏散星團,由於它們離得很近,就像雙星一樣,形成了一個雙重星團。

M34疏散星團,距離地球約1400光年,用雙筒鏡或小型望遠鏡可見,大小和滿月差不多,星團中最亮的恆星為7等。NGC869和NGC884(英仙座η和χ雙重星團)位於英仙座中,是兩個疏散星團,肉眼可見,用雙筒鏡或小型望遠鏡能看得很清楚,兩者均和滿月差不多大小。

其實,叫它魔星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的亮度會變,忽明忽暗,簡直就象是一顆神秘莫測的魔眼。大陵五的亮度變化非常有規律,每隔2天20小時49分鐘, 它的亮度就從2.3m到3.5m然後再到2.3m,變化一個周期。古代阿拉伯人把大陵五叫做“林中魔王”,可見,那時他們似乎就已經注意到它的變光現象了。

深空天體

h+χ雙星團

疏散星團M34 疏散星團M34

這兩個疏散星團(分別是NGC 869和NGC 884)是以雙筒鏡和小望遠鏡觀賞夜空時最美麗的目標之一。這一對著名的雙星團可能早在西元前130年的喜帕恰斯星表上就已經存在了,兩個星團都屬於英仙座OB 1星協,兩者相距僅數百光年χ被認為是NGC 884,距離地球7,600光年,h是NGC 869,距離地球6,800光年。疏散星團M34:這個疏散星團總體的視星等為5.5等,距離大約1,400光年,有100餘顆恆星散布在比滿月還大的範圍內,星團實際的大小約14光年。M34也是雙筒望遠鏡觀賞的好目標,使用望遠鏡看時則以低倍率的效果最佳。

M76

這是一個行星狀星雲,也稱為小啞鈴星雲。它位於NGC 869和NGC 884雙星團西南8度地方,是梅西耶天體列表中僅有的4個行星狀星雲之一。他的視直徑大約65角秒,視星等10.1等,必須使用3英寸(8厘米)的望遠鏡,放大120倍才能看清它。

NGC 1499

也稱為加州星雲,這是一個發射星雲,在1884-85年間被美國天文學家巴納德發現,是天文攝影的一個好目標。由於表面的亮度很低,所以不適合以裸眼進行目視觀測。

NGC 1333

是一個恆星誕生場所的反射星雲。

NGC 1023

這是一個透鏡狀星系。使用4英寸(10厘米)或更大的望遠鏡可見。

英仙座星系群

英仙座 英仙座

它們距離我們近2.5億光年遠,這就是英仙座星系群。在我們銀河系前景恆星形成的面紗外就能看到這些延伸,有時形狀奇怪的星系。星系團由超過1,000顆星系組成,其內充滿了泛黃色的橢圓星系及透鏡狀星系,就像分散在星系團中央區域的星系一樣。很明顯,左側的巨大星系就是質量超大、樣子奇怪的NGC1275。作為一個高能發射源,活躍星系NGC1275主宰著英仙座星系群,當整群星系掉進並被星系中央的超級大質量黑洞吞噬的同時會伴隨著物質產生。當然,英仙座內還有旋渦星系,包括規模較小、面向我們的旋渦星系NGC1268,它位於影像中央右側。NGC1268邊界附近,那泛藍色的點就是超新星SN2008fg。在英仙座星系群的估計距離上,這片區域覆蓋大約1,500萬光年。  

重要主星

英仙座 英仙座

NGC 1275星系是英仙座星系團中的主要星系,英仙座是由上圖中很多可見的星系組成。在可見光中,NGC1275星系顯示出兩個截然不同星系之間的一個壯觀的碰撞。這個星系群也能放射出X射線。上面顯示的不尋常的氣體纖維是在一種由氫發出的,具有非常特殊顏色的光,這裡是人工合成的粉色。可能纖維的形成包含了兩個星系碰撞的詳細資訊,或者二選一,銀河系中心黑洞和周圍內在星團氣體的互動作用。

星座神話

英仙座 英仙座

英仙座象徵希臘神話的英雄柏修斯(或譯:珀爾修斯)。傳說英雄柏修斯是天神宙斯之子。繼父波呂得克忒斯要他設法去取魔女美杜莎的頭,美杜莎的頭上長滿毒蛇,誰看她一眼,就會變成石頭。珀爾修斯在神的幫助下,腳穿有翅飛鞋,頭戴隱身帽,借著青銅盾的反光,避開了她的目光,用寶刀砍下了女怪的頭。然後騎著從魔女身子裡跳出來的一匹飛馬,離開了險境。在回來的路上,救下了公主安德洛墨達,並與公主結了婚。最後她將美杜莎的頭獻給了智慧女神。女神實踐了她的諾言,將柏修斯升到天上,成為英仙座。同時,也將公主提升到天上,成為仙女座。因此,他倆在天上總是親密相依在一起。在星空中英仙座緊臨仙女座及仙后座(公主的母親),這一大片星空敘述這個著名的希臘神話故事。NGC869及NGC884兩個球狀星團代表柏修斯揮劍的右手;英仙座β星(大陵五)代表美杜莎的頭,提在柏修斯的左手。銀河恆星較密集的部分通過此處,對使用雙筒鏡的人士而言,英仙座是迷人的星座。

流星雨

歷史記錄

夏天英仙座的流星 夏天英仙座的流星

英仙座流星雨最早的歷史記錄出現在公元 36 年的中國史籍中,記錄了超過一百顆流星,日本與韓國也分別在八至十一世紀有詳細的記載,但十二至十九世紀則只有零星記錄。八月流星之多早已為人所知,英仙座流星雨甚至有「聖勞倫茲之淚」之稱,因為在每年八月十日的聖徒日時,在英仙座總有大量的流星出現,但英仙座流星雨每年周期性出現的確認則是在 1835 年由 Quételet (布魯塞爾)所記錄。

出現數量

第一位對英仙座流星雨進行計數統計的是 Eduard Heis (Münster),他在 1839 年統計每小時英仙座流星數量達 160 顆,自此之後,Heis 與全球其它觀測者每年都做類似的計數,至 1858 年止,歷年來平均每小時出現數量為 37~88 顆,有趣的是,1861 年突然激增至 78~102,1863 年更提高至 109~215,到 1864 年數量仍高於平常。根據Giovanni Virginio Schiaparelli 計算 1864~1866 年英仙座流星雨軌道的結果發現,英仙座流星雨極有可能和一顆周期 120 年的 Swift-Tuttle 彗星 (1862 III) 有關,因為每當這顆彗星接近近日點後,流星數量便有激增的現象。109/P Swift-Tuttle 彗星最初是由 Lewis Swift 與 Horace Tuttle 分別於 1862 年七月發現的,當時它是一顆 7.5 等的彗星,九月初時升高至二等,彗尾長 25~ 30 度(北斗七星的六倍長),相當壯觀!這也是人類首度發現流星雨和彗星之間的關聯。

加州出現的英仙座流星 加州出現的英仙座流星

到了二十世紀初,英仙座流星雨數量有降低的趨勢,在 1901~1910 年間,Denning 的統計平均每小時數量為五十顆左右,1911 年更降到只有四顆,1912 年也只有 12 顆。正當人們懷疑英仙座流星雨是否已經「壽終正寢」時,接下來的幾年它卻又恢復正常,並在 1920 年意外地發生大爆發,達到每小時兩百顆以上!最令人不解的是,此時其母彗星在遠日點附近!雖然英仙座流星雨 1920 年代有幾年又陷入低潮,但是在 1931 年與 1945 年分別又達到每小時 160 顆與 189 顆的規模,後來一直到 1960 年代都沒再發生異常現象。

1973 年,Brian G. Marsden 預測 Swift-Tuttle 彗星將在 1981 年九月 16.9 日到達近日點(+/-1.0 年),這個訊息立即吸引了大批的觀測者加入英仙座流星雨的監測行列。這項預測果然沒有讓人失望,英仙座流星雨從 1966~1975 年間的平均每小時 65 顆躍增至 1976~1983 年的 90 顆,1983 年時最高甚至達到 187 顆過,雖然這次流星觀測者算是大飽眼福,但彗星觀測者卻始終沒有看到這顆神秘的 Swift-Tuttle 彗星。

在 1983 年的高峰之後,英仙座流星雨又開始走下坡,1984 年的極大期剛好在滿月後一天,但荷蘭流星協會仍然記錄到最高每小時 60 顆。1985 年,雖然沒有月光的干擾,但數量已降至每小時 40~60 顆,1986 年的情況也差不多。

1990 年代初,Marsden 公布了新的預測,如果 P/Swift-Tuttle 彗星與 1737 年 Kegler 所觀測的是同一顆彗星,那么它將在 1992 年十二月再度通過近日點,隨後,Swift-Tuttle 彗星在 1992 年二月被發現,但英仙座流星雨則到 1993 年才在歐洲出現極大,當時全球觀測者蜂擁至中歐觀測這次流星雨,果然不負眾望地出現每小時 200~500 顆的驚人數量,這股高潮一直持續到 1994 年。

亮度增加

在最近三、四十年間的觀測中也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英仙座流星的亮度似乎在極大前比較亮,1953 年,A. Hruska (捷克) 發現在八月八日至十二日間出現的英仙座流星平均亮度約 2.5 等,但八月十二、十三日降到 2.8 等,十四、十五日更降到 3.4 等,1956 年,Zdenek Ceplecha 也觀察到類似的光度降低現象:八月四至十日間平均亮度為 2.68 等,但八月十至十五日則降至 2.94 等,光度最高的時段反而發生在八月六、七兩日的 2.31等,十三、十四日為 3.18 等。雖然 Hruska 與 Ceplecha 的觀測結果似乎不盡相同,但從各方觀測報告來看,兩者的數據皆獲得支持。1983 年,另一支西班牙流星觀測組織對英仙座流星雨的光度作了詳盡的記錄,結果比較接近 Hruska 的數據,在八月一日至十三日間,流星的平均亮度從 1.75 逐日降至 2.04 等,之後在十四日降至 2.19等,十五日 2.52 等,十七日 2.77 等,十九日 2.92 等,二十日為 3.45 等。英國流星協會主席 Robert Mackenzie 認為英仙座流星光度分布是受到流星體質量密度變化的影響。

1986 年,Paul Roggemans (比利時)在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十六日間共觀測了 1315 顆英仙座流星,平均光度為 3.10 等,其光度變化大約是逐日遞減 10%,但有兩個例外,一是八月五、六日與六、七日間,光度陡降至 3.54 等,第二個是在八月九、十與十、十一日間,光度降至 3.71 等,從這組資料來看,似乎又較接近 Ceplecha 的說法。

不論如何,從上述這些光度記錄可知,英仙座流星雨的流星體分布並不均勻。

尾跡比率

另一項從最近三、四十年統計出來的結果發現,英仙座流星出現尾跡的比率相當高,這也是英仙座流星雨在古代即受到注意的關鍵之一。Miroslav Plavec 研究了 1933~1947 年間 8,028 個英仙座流星,發現在 1933 年有尾跡的比率為 45%,1936 年為 60%,1945 年 35%,1947 年則為 53.5%,從 1931~1985 年間將近六萬顆流星記錄來看,有尾跡的比例則為 45%。

軌道資料

自19世紀60 年代起,英仙座流星雨的軌道資料就一直比其它流星雨都要多且詳細,尤其在最近幾十年間,天文攝影與電波觀測興起,使得軌道要素的準確性更加提高。2009年8月12日會出現極大的英仙座流星雨,一年一度的英仙座流星雨已經來臨,地球從今年7月17日至8月24日穿越英仙座流星群的軌道。能看到多少顆流星與觀測者所在地的天空明暗度有很大關係,天空越暗能看到的流星就越多。因此,在城市市區想憑肉眼看流星雨,就要碰運氣了――由於燈光等原因,可能會偶爾看到特別亮的火流星。所以我建議公眾選擇地勢開闊、天空較暗的地方,於13日凌晨1點到4點間,面朝東北方向的天空觀看。

英仙座流星雨是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是人類歷史上最早有觀測記載的流星雨之一。我國古書曾記錄,公元38年該流星雨流量超過百顆。12世紀後,英仙座流星雨的流量不斷減小,到20世紀初一度降至每小時幾顆。正當天文學家認為該流星雨將要“壽終正寢”的時候,它卻在1920年突然爆發,流量達到每小時200顆以上。

英仙座流星雨是著名的七大流星雨之一,每年固定在7月17日到8月24日這段時間出現,它不但數量多,而且幾乎從 來沒有在夏季星空中缺席過,是最適合非專業流星觀測者的流星雨,地位列全年三大周期性流星雨之首。彗星Swift-Tuttle是英仙座流星雨之母,1992年該彗星通過近日點前後,英仙座流星雨大放異彩,流星數目達到每小時400顆以上。

英仙座流星雨的母彗星是斯威夫特-塔特爾(Swift-Tuttle)彗星,流星雨發生在每年7月17日至8月24日之間,期間往往有幾個高峰出現,高峰期的流星數量從每小時100顆到160顆不等。人們早在1862年就發現了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它繞太陽一圈需要130年。地球穿越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瓦解後殘留的碎石帶密集區,每小時有成百上千的彗星殘片襲擊地球,其中約百餘顆以流星的形式掠過大氣層而形成流星雨。由於這些流星從星空的英仙座方向飛來,因此被稱為“英仙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屬於高速流星群,流星速度高達平均每秒59公里,其中45%有尾跡。流星亮度一般在二等以上,和北斗七星相近,偶爾也會出現彩色的火流星,亮度直逼金星。由於明亮流星很多,即使在光害嚴重的城市地區也能看到不少流星。如果在理想的觀測地區,整個晚上甚至可能看見近千顆流星。

英仙座流星雨曾在1992年大爆發,峰值達到每小時400顆。此後的10幾年一直都沒有出現過極大峰值。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環日運行周期約為130年,隨著彗星逐漸遠離地球,其遺留軌道物質造成流星雨爆發的幾率也大大降低。

但是,專家認為2004年流星雨出現了反常爆發,峰值將比過去幾年大幅增加。芬蘭的天文學家埃斯克和美國天文學家弗蘭德恩通過計算,認為今年地球將通過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1862年回歸的軌跡,因此有可能出現短暫的強烈爆發。此次英仙座流星雨的最佳觀測點為歐洲東部、北非東部、俄羅斯中部、印度和中國西部。埃斯克表示:“根據我們的預想,峰值時每小時大約有數百顆流星出現,但亮度不會很強。”

2010年8月13日,在西班牙南部格拉薩萊馬觀測,位於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12日晚至13日凌晨光臨地球。

國際通用八十八星座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