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武儺戲

儺戲是在儺祭舞蹈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戲劇形式,被稱為民間文化的“活化石”。 儺戲祭祀活動的“撥兵請神”在山上進行,程式中的“行程”必須要游村走巷,環山神遊。 儺戲表演的背景布置、裝飾、圖案、經幡等都具有神異和通幽冥的意味。

儺戲是在儺祭舞蹈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戲劇形式,被稱為民間文化的“活化石”。儺祭源於原始社會的圖騰崇拜,表演的主要特徵是角色頭戴柳木製做的假面具,扮作鬼神歌舞,表現鬼神的身世事跡。其表演內容涉及民間信仰、音樂、舞蹈、工藝美術等範疇。而臨武儺戲與其他地區的相比,又具有自己的特色。
臨武縣大沖鄉油灣村“儺戲”,當地人稱之為“神獅子”,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追求方式,主要通過村落、家族或個人請願、還願來祈求美好生活的願望。這種祈願的表達以“儺戲”這一娛神又娛人的戲曲形式為載體盛行起來,並口授心傳,代代傳承。
臨武縣大沖鄉油灣自然村儺戲形成於大明成化年間,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逐漸恢復。儺戲每年只在正月表演,場地都在戶外,且不固定。儺戲祭祀活動的“撥兵請神”在山上進行,程式中的“行程”必須要游村走巷,環山神遊。祈福“斬小鬼”必須在村外三叉路口進行。儺戲忌諱女性參與,儺神角色無論男女,均由男性扮演。角色泛稱“儺神”,均戴上民俗中具有驅邪作用的樟木雕刻成的面具。儺戲表演的背景布置、裝飾、圖案、經幡等都具有神異和通幽冥的意味。表演的進程伴有香燭焚燒、三牲果品呈供、酒茗的敬奉,渲染著濃郁的幽秘氣息。這是儺戲的重要特徵。
儺戲表演程式分為儺儀(也稱儺祭)、儺舞和儺戲。每遇家宅不幸、人畜不旺、逢遇兇險或老人祁求高齡、滿壽時要還“陽壽願”;未滿壽已逝的、壽期後要還“陰壽願”;夫婦求子女、如願後還“子童願”等情況,即可舉行儺儀活動。儺儀表演的程式有法師請神、念經、讀願牌、卜卦、開光點眼開啟儺神面具,造橋撥兵,過參廟,游山和儺神落馬歸位。儺儀的整個過程瀰漫著對神靈的敬畏和感恩,映射出需求神佑的俗世心靈和試圖改變命運的苦難訴求。儺舞、歌唱和對白貫穿在儺戲之中。儺戲是演員扮演神恩角色,演繹神的故事,有情節、有舞蹈、有對白和演唱,通過近乎人性的“神靈”故事表演,表達鄉鄰對神恩的感戴和敬畏,同時又借“神靈”的表演,增添應對苦難和災害的信心和勇氣。
儺戲表演出神之前要請法師做佛事,之後由許願方準備黃旗,帶好三牲供品到路上來接,行人要避之。“神獅子”演員都是帶著樟木面具表演,音樂高亢激昂,具有道教音樂元素,表現形式原始,情景人物豐富,主要人物形象源於神話,有夜叉、二郎神、關公、來保、三娘、土地、小鬼、猴王、獅王,表演活動一般在半夜開始,串村過巷,邊唱邊跳邊念,獅猴嬉戲,盡顯民間原始娛樂的古樸形態。儺戲表演過程中,佛、道、儒家文化交錯滲透,具有濃郁神秘的楚巫文化色彩和珍貴的藝術價值,被稱為“戲劇藝術之源”、“中國戲劇的活化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