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
音lín tiè,不讀líntiě。
含義
臨帖:特指中國書法的學習方法,主要是以臨摹前人好的書法作品和字帖,學習書法家的精華,古人與今人都把臨帖看作是中國書法入門的鑰匙,是學習書法打好基礎好方法。臨的次數越多、臨的範圍越廣,基礎就越牢固。臨帖需眼到手到、眼準手巧,眼裡看到的,筆端都能夠表達展示出來。
臨帖三法簡述
對臨
將範本置於眼前,開始時須看一筆寫一筆。
背臨
不看範本,只憑印象將諸字臨寫下來。
意臨
臨寫範本時,追求行氣及整體的神韻和意境。
正確的臨帖方法
書法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要繼承和發揚這一古老的東方藝術,使其長盛不衰,後繼有人,就必須培養出大批的接班人。書法教育,是培養學習者審美素質的重要途徑,有其它藝術學科不能替代的作用。
臨帖是練習書法的一個重要手段,是學習書法的必由之路。通過臨帖,可以體會前人的書寫法則,漢字筆畫,學習他們的運筆方法、結構規律,從中可以體會到中華五千年古老文化的優良傳統。臨帖作為國小書法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習者書法水平的提高。臨帖的成敗與否,也直接影響學習者學習書法的興趣和自信。學會正確的臨帖方法,將對學習者的書法水平會有很大的提高。
一、臨帖中常見的問題。
1.筆畫寫不到位,塗描結合。
臨帖是為了寫字像帖,合乎規範。但學習者一開始臨帖時,常常筆畫寫不到位而後又加以描補,時間一長就會形成靠塗描將筆畫寫到位的壞習慣。
2.動手不動腦,似臨實抄。
學習者在臨帖時,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景:拿出字帖,一眼帶過,提筆就寫。看似不錯,實則不然,他根本沒有看清字帖中範字的點畫特徵,動手卻不動腦,這樣看似臨帖,實際上是在抄帖。
3.看一筆寫一筆,光臨不背。
學習者開始臨帖時,由於對字帖中的字不熟悉,常常是看一筆寫一筆,寫出的字往往結構鬆散,筆畫孤立,缺乏筆畫間的呼應和氣韻的上下貫通。
二、原因及對策。
1.要教會學習者邊臨帖邊體會,第一個字哪裡寫得不像,哪個部位臨得不準,第二遍加以改進。在寫字的過程中。要不斷加以分析、改進,力求字如法帖。久而久之,就能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就能一筆到位,不再塗描。
2.抄帖並沒有把字帖上字的筆畫、結構學到手。要克服這個毛病,也並非難事。只要讓學習者先將字帖中要寫的字仔細地看一看,並記住筆畫和結構的主要特徵,做到“形在心中,意在筆先”,下筆臨寫時,才能心中有數,做到心手合一,達到理想的臨寫效果,也就是背臨。每寫一遍。都要與字帖對照,找出筆畫、結構好的方面和差距,下一遍臨寫時注意縮小差距。長此以往,進步會更大,抄帖的問題也會得到解決。
3.學習者多習楷書,楷書筆畫雖各自獨立,但筆畫之間,還是有聯繫的。比如,一筆寫完再寫下一筆時,筆在空中有個走動的線路,同時形成下一筆逆勢,這個逆勢就是下一筆的藏鋒動作,也叫借勢落筆,可省藏鋒動作,能使筆畫自然協調。因此對字帖中較熟悉的字,可先看兩筆或三筆,連續寫兩筆或三筆,直到過渡到一次就能寫出一個完整的字來。
4.不妨教給學習者六種臨摹方法。
摹帖筆隨影走,古人怎樣寫,我們就怎樣寫,大小、長短、寬窄、粗細、方圓、斜正等都必須按帖字的要求去寫,有一定的規範和約束。要教學習者讀帖。所謂讀帖,這是書法的專門用語,即書法家在臨摹碑帖之前,或在平常工作的間隙,翻閱碑帖和泛覽墨跡,也就是仔細分析、研究、琢磨碑帖中每一個字的筆畫、結構和整幅作品的章法、氣勢及韻味,邊看邊記,時常會情不自禁地用手指畫起來,心追手摹,激動不已。
(1)實臨法。這是最常用的臨帖法。此法就是將範本放於眼前,用毛筆(硬筆)對照著寫,通過觀察與理解法帖來摹擬範字。開始時可看一筆寫一筆,看一字寫一字;待臨熟了,便可看幾字或幾行而寫之,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對臨。待對範本中每一個字、每一行都有了精熟的記憶與理解。便可憑印象將全帖寫出來,這就是背臨。臨帖要臨到背臨的程度。
(2)指臨法。這種方法可用於不具備紙、筆的情況。如在休息時.在路途中,便可運用手指在空中或桌凳等物體上,憑對範字的記憶進行“臨習”或“創作”。就在這種獨特的書法學習中,往往能加深對執筆手感與運筆疾緩的理解與把握。這種方法不僅在當代被人採納;晉人王羲之有磨破衣服的佳話,就是在清朝時,便有鄭板橋睡覺時用妻體習字的趣史為例,廣為傳頌。
(3)心臨法。在腦海里設一張紙、一支筆來臨習範字,也是一種有趣而有效的方法。其實這種方法被每一位學書者於無形中運用。當臨習法帖時,先觀範字,加深理解,而臨習落筆之時便在腦海里有對範字“演習”或“放影”的過程,即便是瞬息即逝。這與“意在筆先”的書論不謀而合。其實,在眾多的休息、閒暇之餘,我們若能有效利用“心臨”之法-進步往往會在下一次實臨中顯露出來。
(4)意臨法。這是臨習法帖氣韻、意境的方法.被眾多書家廣為運用。臨習法書時不求一字一畫肖合形畢,但求整體氣韻生動自然。這是一種帶有創造性的臨習方法,不適於初習者運用,等學習者有一定臨寫基本功後可試用。
(5)創作臨習法。有的書本稱之為“集古字”。選取法帖中的字進行“移植創作”,或對聯,或條幅,或扇面.能“箭”臨帖與創作之“雙鵰”。王羲之行書名帖《聖教序》便是由僧懷仁集王字而成。這種臨習法能有效消除臨帖乏味的,心理弊病,提高對碑帖的興趣與感知能力.是一種於習書者深為喜愛的方法。
(6)臨摹互補法。傳統的“臨摹互補法”為用毛筆(硬筆)先摹後臨的方法。現在還有一種新的“臨摹互補法”——先用硬筆勾摹出範字的“骨架”。然後再用毛筆在“骨架”上“加肉”。
如何臨帖
選帖以後,即開始臨帖。如何臨帖,應有步驟,特別是沒有教師指導而靠自學的人和中國小生,應循序漸進,即從鉤摹或影格開始,再進入對臨、背臨。
1.鉤摹。即用透明或半透明的紙,如有光紙、硫酸紙等,蒙在選好的帖上,用毛筆或用鉛筆沿著範本的字,用極細的淺色的線條沿著字形的輪廓線(內外各占一半)鉤出字的輪廓,稱“雙鉤”。然後在鉤好的輪廓線內,按字畫用毛筆寫出來(如範本是黑跡本,則要按墨跡的墨色濃淡來寫),稱為“填廓”。
鉤摹是因為初學者對范帖的字沒有認識,用筆也不熟悉,用這種經過雙鉤後再按筆畫來臨寫,以熟悉范帖的字形和筆法特點。所以在“雙鉤”以後“填廓”時,應按筆畫一筆一筆地寫,不能亂塗,摹寫時應按筆順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來寫,並要注意筆法,如逆入回鋒,頓筆收筆等等,按學到的筆法知識以範本的字為榜樣進行。不論鉤摹和填廓,都要態度認真,不可草率。到了已初步掌握范帖的字的結體、筆法以後,即可進入對臨。
2.影格。用比較透明的紙蒙在範本上,為了不讓範本受墨跡污染,在兩層中間可以放一張完全透明的薄角膜片,然後照字的筆畫,用“描紅”的辦法,一筆一畫地臨寫,這就是影格。怕蒙在下面的範本字看得不特別清晰,可以多買一本范帖,放在旁邊作為參考和對照檢查。這樣可以省去鉤摹時間。這種方法的目的和鉤摹的目的是一樣的。
康有為曾經這樣說過:“學書必先摹仿,不得古人形質,無以得其性情也。故欲臨帖,必先使之摹仿數百反過,使轉運立筆盡有,然後可以臨帖。”意思是學習書法必須先摹仿,不掌握古人的間架骨力,就無法得到古人書法的神情氣韻,故必須先摹仿幾百次,掌握了古人起筆、轉筆和收筆等筆法,然後才可臨帖。不論是鉤摹填廓、影格描紅,都是為了熟悉和掌握範本的筆法和結體特點以及形態、神韻。為了較快地掌握一部分字的運筆和結體,較快見效果,鞏固記憶,對范帖可以一部分一部分練,如先臨習三四頁,反覆數十百遍,已基本掌握范帖的筆法、結體,再往後繼續臨寫,這樣一部分一部分地進行,易見效果,也可提高練習的信心,增加興趣。
(1)對臨。即對著範本的字臨寫。第一步是先用格臨。具體步驟是:先用角膜片或較厚的紙畫出九宮格、米字格(圖44)。九宮格的作用是為臨摹時便於掌握結體和字畫的位置,因為有上下、左右八條線作為依據,它和漢字的結構相一致。如左右、上下結構、上中下、左中右等並列結構,九宮格也分上中下、左中右九格,這樣臨寫時,就比較容易掌握各部分的比例、筆畫的長短位置和傾斜的角度大小,做到心中有數,也便於檢查。米字格的作用相同於九宮格。由於字的撇、捺等筆畫的斜度很難掌握,不容易看準,而米字格恰好兩條對角斜線可作依據,橫豎筆畫則有兩條中心線作標準,也便於掌握橫豎畫和各部分的位置。兩者都是臨摹時的有利工具(見圖)。
臨寫時將透明的畫有九宮格或米字格的角膜覆蓋在範本上,在臨寫的紙下邊也放一張畫有九宮格或米字格的襯紙,就可以臨寫了。這種格臨比鉤摹、描紅又進了一步。雖然有九宮格或米字格來確定筆畫的位置,但是怎樣起筆、運筆、迴轉、收筆及筆畫的粗細、長短、斜度等,就靠臨習者在前段摹寫掌握筆法的基礎上,憑觀察範本字型來進行。這樣,經過反覆格臨,在九宮格和米字格輔助下,能夠較準確地掌握字的間架結構和筆法以後,第二步即可對臨,即取掉蓋在範本上的九宮格或米字格,臨寫時可以在臨寫紙下襯一張畫有方格的紙,完全靠觀察範本上的字在方格中臨寫。格臨和對臨,首先要注意不要只看一畫寫一筆,要觀察和記住字的全體筆畫和長短等比例,掌握住整個字的間架結構和形狀神態。如果只看一畫寫一筆,只注意局部,缺少整體概念,就掌握不住字的整體,更不可能體現出範本字的神韻。所以一定要觀察到每一筆畫在整個字當中的位置和比例,從整體中看點畫。臨寫到比較熟練以後,就可以進入背臨階段。
(2)背臨。是指把範本收起來,默寫範本的字,是臨寫的最後階段。它是在鉤摹或影格和格臨、對臨的基礎上,對范帖的書體的結構特點和筆法都純熟了,閉起眼睛均可歷歷在目,才能默寫得出範本的書體。背臨,著重在對範本書體的形神掌握,並不要求筆畫的絕對相似。但從形神來說,應和範本基本一致,甚至是和範本完全一樣。所以背臨著重意臨。當然,初時背臨,不論結構、筆法和神韻都會和範本有較大距離,這就靠對照範本檢查找出差距,在進行第二遍背臨時改正。只要反覆進行背臨,就能越來越準確地寫出範本的神韻來。能做到這一步,就可以進入書寫了,說明已掌握了一家書體了。
掌握了一家的書體風格,再學另一家是否還需要再經過這些過程?這就不必了。因為,此時控制運筆及掌握結體特點的能力都已大大提高了,只要直接進入對臨即可,而且學會另一種書體的時間和過程都會大大縮短,實際上已經可以進入書法藝術創作。為了追求和創造自己獨特的風格,一輩子要臨寫和研究多種多樣書體流派,進行比較分析,吸取特點長處,為我所用。
臨帖境界
可分為三個層次:“眼到”、“手到”、“心到”。其中後兩個層次是當前認識比較模糊的地方;如果對此沒有清醒的認識,勢必影響到以後的創作水平。
先來談談
“眼到”
這一層次即是唐代孫過庭所謂的“察之者尚精”。對法帖中字的用筆、結構、章法要詳察細審,既要在靜態上把握筆畫形態,又要在動態上理解點畫間的呼應關係。南宋姜夔在《續書譜》中說:“字有藏鋒出鋒,粲然盈楮,顧其首尾相應,上下相接為佳。後學之士,隨所記憶,圖寫其形,未能涵容,皆支離而不相貫穿。”在結構上既要看到線條本身在空間中的安排,又要對空白的分布予以重視。清笪重光《書筏》說:“黑之量度為分,白之虛淨為布。”即是指出要懂得空間分布之理。而在整體章法上,要注意原法帖的字間行距,欹正關係,潤燥疏密等因素。古人講求章法要“變而貫”,“如織錦之法,花地相間須要得宜。”在這一階段主要解決的是觀察能力的提高,要能看出法帖的微妙之處。許多臨習者只得粗枝大葉,整體看去,似乎與原帖相去不遠,但在細微處則失之甚多,這和抄書並無區別。前人妙處往往就在一筆一畫,甚至一個小動作之中,就如同美人之美亦常在一顰一嗔之間一樣。所以王僧虔說:“纖微向背,毫髮死生。”姜夔說:“夫臨摹之際,毫髮失真則神情頓異,所貴詳謹。”這時的眼睛要像放大鏡,能夠將常人注意不到的細節放大。能否做到“眼到”決定了能否“手到”,因此臨習者不能盲目機械地照臨,應多讀帖,多觀察。
“手到”
這一境界是在臨帖過程中最具基礎性的環節。孫過庭說:“心不厭精,手不厭熟”,所謂“手到”不僅是指臨得形似,而且要神似,要做到形勢相似,下筆自然要緩慢但要寫出神氣來,則非熟練迅速(相對而言)不可。而二者又是一對矛盾。務必精熟,才能遲速有度。所以古人說:“遲以取妍,速以取勁。先必能速,然空能遲。若素不能速而專事,則無神氣;若專事速,又多失勢。”在拳學中,“手到”是極關鍵的,在雙方對搏時,一旦得機,須身快手到,才能中敵,不然戰機即失。這說明了技術準確性的重要性。事實上,“手到”的境界對於一個學書法的人來說,可謂是難途了。在眾多臨習者中,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並不太多。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在臨習之初,未能做到“眼到”的境界;二是心態浮躁,臨摹功夫尚未下到。這和習太極拳技擊一樣,如果連拳架都不能達以精熟準確,何談實戰?當前許多臨習者對於“擬之者貴似”這一句格言的認識相當模糊,一個“似”字其中所包含的意義遠非想像的那樣簡單。
關於
“心到”
的境界,理應算達到了臨帖的最終要求。但反觀當代不少書法創作者在提及他們的臨帖經歷時都說臨過多少多少帖目,某帖目臨過多少遍,甚至過百遍。但其所創作的作品中,都難以看到他們從中吸收了多少精髓。最常見的兩種情況,一種是有的書寫者提到自己曾臨《蘭亭序》等“二王”帖多年,但在其作品中並無半點“二王”的神韻。如果從創造動機上根本就不想吸收“二王”的營養,那當然另當別論;但既然花了時間去臨“二王”,為何連捕風捉影的意思都沒有呢?另一種情況是雖然在創作中體現了所學的某些形式因素,但流於程式化,缺乏變通,更無論神韻二字。以上疑問使得筆者開始想到關於臨帖的“心到”問題。“手到”雖然標誌著臨帖已到精熟準確之境,但事實上,仍然處於技術層面,未能真正捕捉到原帖作者心靈深處的生命律動。所謂“形神兼似”也還不過是在筆墨外在形式上的深刻理解,雖然做到這一步已經很難得,但要想對創作起到精神層面的深刻影響,則必須“心到”——去觸動前人在揮毫時撩撥性靈的心弦。就像六祖惠能之於達摩,直通心性,而後可言悟道。王僧虔在《筆意贊》中說:“書之妙道,神採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必使心忘於筆,手忘於書,心乎達情,書不妄想,是謂求之不得,考之即彰。”創作的最高境界是“心忘於筆,手忘於書,心手達情”,那么臨摹的最高境界也當如此。要想達到這一點,則須要更多地在精神層次上去體會探求。具體到《蘭亭序》則不能僅僅追求其形式上的逼肖,而應在充分了解魏晉社會文化大背景及王羲之本人思想個性的基礎上,熟讀《蘭亭》內容,把此文中的思想感情移植到自己的心靈深處,深味那魏晉時代士人獨有的心靈“藥酒”,試圖讓這酒的餘味滲入你的歷史悠思當中去。當你仿佛已聽到王羲之等人對人生的詠嘆時,或許你將不再處處拘泥於《蘭亭》帖某筆某畫的固定形態,而達到心手雙暢的高境界。唐張懷瓘在《書斷》序中說:“若乃思賢哲於千載,覽陳跡於縑簡,謀猷在覿,作事粲然,言察深衷,使百代無隱,斯可尚也。及夫身處一方,會情萬里,標拔志氣,黼藻性靈,披封睹跡,欣如會面,又可樂也。“這裡雖然是論述書法的功用,但完全可以把它作為臨帖達到最高境界的具體要求。同時這也足以說明書法絕不僅僅是一種技巧形式而已,它的文化內涵是博大精深的。這自然就要求我們在學習前人傳統時,必須超越技術層面,而進入文化精神的境界去理解它。所謂“心到”,即是要在臨帖中突顯這一文化意義。
選貼
碑帖
是我國歷代書跡保存和流傳的重要形式。碑是指碑版刻石。或者說是經過加工而豎起來的石版,俗稱"立碑",從我國最古的石碑上看,都沒有刻上文字,豎石僅是作為某種標記,或者說作為某種記號而已。從秦始皇時開始就在石碑上刻上了文字,以紀其功績。到了漢代時,碑的套用就很普遍了,作為上層的官吏要刻石立碑紀其政績,作為民間百姓為了紀念賢哲或亡故的先人而在廟堂、道旁或墓前豎碑,這時才稱為碑。藏碑最多的地方,稱為"碑“。西安市的碑林就算是較大而聞名於世。帖是把前人的手跡摹刻在石版或木板上,再拓印成帖,即叫做字帖。帖起源於唐代,從李世民開始了廣泛套用。
碑帖的用途
,在於臨習和欣賞。我國的碑帖極其豐富,不可能遍臨千帖,所以要有目的、有重點的選擇範本作為學習楷模。要求:
應當選用古代優秀的碑帖和字型。一般應先學楷書,它點畫規範,筆法豐富,結構端正,法度規矩,集中體現了書法藝術用筆、結構的法則,最便於初學者打基礎。應該選擇古代流傳下來的、經得起歷史考驗的、高水平的第一流碑帖來學習。這對學到正確的用筆法度和結體原則等書法的基本功及探索書法藝術的規律都有很大的幫助。
風格上,由於我國書法流派眾多風格各異,要選取有代表性的、難易適度的、適合自己、自己也喜歡的。
下面介紹一些碑帖供選擇:
楷書類:
1、北魏:《北魏元懷墓誌》、《爨龍顏碑》、《爨寶子碑》、《魏張猛龍碑》、《北魏鄭文公碑》、《魏崔敬邕墓誌》
2、褚遂良《大字陰符經》《雁塔聖教序》
3、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4、虞世南《孔子廟堂碑》
5、顏真卿《勤禮碑》、《自書告自帖》、《麻姑仙壇記》、《顏家廟碑》、《李玄靖碑》
6、柳公權《玄秘塔碑》《神策軍碑》
7、趙孟頫《三門記》《膽巴碑》
隸書類:
1、《乙瑛碑》
2、《禮器碑》
3、《張遷碑》
4、《石門頌》
5、《曹全碑》
6、《史晨碑》
行書類:
1、王羲之《蘭亭序》《聖教序》
2、李邕《李思訓碑》
3、顏真卿《祭侄稿》
4、蘇軾《寒食詩帖》
5、黃庭堅《松風閣詩》
6、米芾《蜀素帖》《苕溪詩》
草書類:
1、 皇象《急就章》
2、 王羲之《十七帖》
3、 孫過庭《書譜》
4、 張旭《古詩四帖》
5、 懷素《自敘帖》《聖母帖》《大、小千字文》
6、 黃庭堅《李白憶舊遊詩》《諸上座帖》
7、 王鐸的草書
篆書類:
1、《散氏盤》
2、《石鼓文》
3、《嶧山碑》
4、李陽冰《三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