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胡義德 男 醫學博士,復旦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臨床醫學博士後流動站博士後,現任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全軍腫瘤研究所(專科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重慶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研究方向
臨床工作方面,大學本科畢業後就從事腫瘤專科一線工作,並經過大內科各專科的系統培訓,內科工作基礎紮實,現從事腫瘤專科二線工作,擅長臨床常見腫瘤的診斷與化放療,負責腫瘤病人的查房、治療方案的制定,指導危急重症腫瘤病人的搶救,參加腫瘤專科門診與院內外會診。科研工作方面,自攻讀碩士學位起一直從事腫瘤病因學與治療學研究,科研方向一是“肺癌放化療抗性發生機制及防治措施研究”,二是“線粒體基因組與腫瘤發病、預後關係研究”。以第一作者已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3項、省部級課題2項,校級課題1項,獲科研經費57萬元。已發表科研論文50餘篇,參編專著3部。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第一完成人)。 教學工作方面,已招收碩士研究生9名,已指導20餘名進修生完成臨床進修學習工作,負責本科生腫瘤內科學大班課教學工作。學術任職:現任國際肺癌研究協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學協作中心委員,重慶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專業特長
肺癌的預防與高危人群早期篩查,可手術切除肺癌的術前新輔助化療和術後輔助化療,中晚期肺癌的姑息化療與生物治療,肺癌細胞化療藥物敏感性檢測與化學增敏治療,小細胞肺癌的根治性化療,難治性肺癌的綜合治療,肺癌患者的長期隨訪與健康諮詢服務,肺癌家族或其它癌症家族發病原因調查與基因分析,鼻咽癌的早期診斷、放療前後的新輔助化療與輔助化療,乳腺癌的早期診斷、手術前後的新輔助化療與輔助化療、單克隆抗體藥物治療和內分泌治療,淋巴瘤的診斷、根治性化療、單克隆抗體藥物治療和免疫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的診斷與止痛、抗骨溶解、促進骨增生治療。
學術成就
參編專著:3部,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0篇
胡義德 男,生於1930年,國中文化程度,中共黨員。1946年1月,淄城第三次解放,在村公所工作,繼而參加縣土改工作培訓班。 1947年7月,在縣學習結束回村,任泉龍鄉土改檢查委員、民兵聯防大隊指導員,兼任城張村公安員。是年8月,國民黨軍占領淄城後,隨區委幹部轉移淄西地區備戰。一次因事回村不幸被敵逮捕入獄,受盡苦刑,但他堅貞不屈,直至1948年3月12日,淄城解放救出。回村後,任副村長。1949年3月,帶頭報名參軍,編入淄川縣公安局公安大隊。是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1年3月,調濟南市公安局五處政治保衛隊工作。先後任保衛隊隊員、學保科辦事員、科員。 1958年2月,調離濟南市公安局,至1990年11月,先後任濟南市劉家橋國小校長、北園公社文教部部長、無影山公社黨委組宣委員、北園公社政工組長、教育組組長、新城管區黨總支書記、菜市管區黨總支書記、北園辦事處宣傳組長、司法辦公室主任、司法所所長等職。 1990年11月離休。他離休不退志,以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繼續對社會盡義務,發揮“餘熱”。他在公安戰線工作多年,懂法律,先後為6個鎮辦、村辦企業單位義務擔任法律顧問,多次為村居企業工作人員上法律知識課,北園地區有6處國小聘請他為法律知識課輔導員。至2005年,先後7次受到市、區及有關部門表彰。2005年6月,榮獲濟南市優秀離休黨員幹部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