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熏草、燕草、蕙草、西王母菜、蘭香、零陵香、香草、香菜、鈴鈴香、鈴子香、翳子草、矮糠、千層塔、九層塔、香花子、家佩蘭、蘇薄荷、紫蘇薄荷、魚香、薄荷樹、省頭草、香佩蘭。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辛、甘,性溫。
歸經
歸肺、脾、胃、大腸經。
功效
疏風解表,化濕和中,行氣活血,解毒消腫。
主治
感冒頭痛,發熱咳嗽,中暑,食積不化,不思飲食,脘腹脹滿疼痛,嘔吐瀉痢,風濕痹痛,遺精,月經不調,牙痛口臭,胬肉遮睛,皮膚濕瘡,癮疹瘙癢,跌打損傷,蛇蟲咬傷。
相關配伍
1、治感冒風寒,頭痛胸悶:羅勒、生薑。煎水,紅糖為引。(江西《中草藥學》)
2、治胃痛傷暑:香佩蘭9g,滑石18g,甘草3g。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3、治胃腸脹氣:香佩蘭、元胡、香附各9g,生薑6g。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5g,大劑量可用至30g;或搗汁;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或燒存性研末調敷;亦可煎湯洗或含漱。
使用注意
氣虛血燥者慎服。
炮製
一、採集加工
開花後割取地上部分,鮮用或陰乾。
二、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揀去雜質,稍潤後切段,曬乾。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20-80cm。全株芳香。莖直立,四棱形,上部被倒向微柔毛,常帶紅或紫色。葉對生;葉柄長0.7-1.5cm,被微柔毛;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5-6cm,寬1-3.5cm,全緣或具疏鋸齒,兩面近無毛,下面具腺點。輪傘花序有6,組成有間斷的頂生總狀花序,通常長10-20cm,各部均被微柔毛;苞片細小,倒披針形,長5-8mm,邊緣有緣毛,早落;花萼鐘形,長4mm,外面被短柔毛,萼齒5,上唇3齒,中齒最大,近圓形,具短尖頭,側齒卵圓形,先端銳尖,下唇2齒,三角形具刺尖,萼齒邊緣具緣毛,果時花萼增大、宿存;花冠淡紫色或白色,長約6mm,伸出花萼,唇片外面被微柔毛,上唇寬大,4裂,裂片近圓形,下唇長圓形,下傾;雄蕊4,二強,均伸出花冠外,後對雄蕊花絲基部具齒狀附屬物並且被微柔毛;子房4裂,花柱與雄蕊近等長,柱頭2裂;花盤具4淺齒。小堅果長圓狀卵形,褐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長環境
全國各地多有栽培。在長江以南地區有逸為野生。
性狀鑑別
一、藥材性狀
莖呈方柱形,長短不等,直徑1-4mm,表面紫色或黃紫色,有縱溝紋,具柔毛;質堅硬,折斷面纖維性,黃白色,中央有白色的髓。葉多脫落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後呈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5-5cm,寬1-2.5cm,先端鈍或尖,基部漸狹,邊緣有不規則牙齒或近全緣,兩面近無毛,下面有腺點;葉柄長約1.5cm,被微柔毛。假總狀花序微被毛,花冠脫落;苞片倒針形,宿萼鍾狀,黃棕色,膜質,有網紋,外被柔毛,內面喉部被柔毛。宿萼內含小堅果。搓碎後有強烈香氣,味辛,有清涼感。
以莖細、無根者為佳。
二、飲片性狀
參見“藥材性狀”項。
藥理作用
1、對胃黏膜的作用:抗潰瘍活性。
2、對補體的作用:有抗補體活性。
現代套用
治療女性排卵功能障礙性不孕症。
相關論述
論羅勒芳香辛散、去惡氣之功:李時珍:“熏草芳馨,其氣辛散上達,故心腹惡氣、齒痛、鼻寒皆用之。脾胃喜芳香,芳香可以養鼻是也。”“按羅天益云:蘭香味辛氣溫,能和血潤燥,而掌禹錫言多食澀營衛,血脈不行,何耶?又東垣李氏治牙疼口臭,神功丸中用蘭香雲,無則以藿香代之,此但取其去惡氣而已,故《飲膳正要》雲與諸菜同食,味辛香,能辟腥氣,皆此意也。”
附註
《嘉祐本草》:“零陵香生零陵山谷,葉如羅勒,《南越志》名燕草,又名熏草,即香草也。《山海經》雲薰草麻葉方莖,氣如蘼蕪,可以止癘,即零陵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