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奧爾特曼[導演]

羅伯特·奧爾特曼[導演]
羅伯特·奧爾特曼[導演]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羅伯特·奧特曼,1925年2月20日出生於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城,美國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密蘇里大學。 1957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罪犯》 。1970年,執導戰爭劇情片《陸軍野戰醫院》,該片獲得第2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 。1975年,執導劇情片《納什維爾》獲得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1976年,執導西部片《西塞英雄譜》,該片獲得第2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1992年,執導犯罪片《幕後玩家》獲得第4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1993年,執導劇情片《人生交叉點》,該片獲得第5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 2002年,執導懸疑劇情片《高斯福莊園》獲得第59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導演獎 、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同年,獲得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2006年,執導劇情片《牧場之家好作伴》,該片獲得第5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提名 ;同年,獲得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 2006年11月20日,羅伯特·奧特曼因癌症在洛杉磯去世,享年81歲 。

基本信息

演藝經歷

1970年,執導由埃利奧特·古爾德、唐納德·薩瑟蘭、薩莉·凱勒曼領銜主演的戰爭劇情片《陸軍野戰醫院》   ,該片描述了在韓戰期間,美國軍方戰地醫院裡軍醫們試圖忘卻戰爭,在崗位上搞怪的故事   ,該片獲得第2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   ,他憑藉此片獲得第4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第28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第24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

1975年,執導由尼德·巴蒂、羅尼·布萊克利、凱倫·布萊克領銜主演的劇情片《納什維爾》   ,他憑藉該片獲得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第33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

1976年,執導由保羅·紐曼、喬爾·格雷、哈威·凱特爾合作主演的西部片《西塞英雄譜》   ,該片獲得第2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

1977年,執導由謝莉·杜瓦爾、茜茜·斯派塞克、簡妮絲·魯爾合作主演的劇情片《三女性》   ,該片獲得第3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   。1978年,執導由小德思·阿納茲、卡羅爾·博內特、傑拉丁·卓別林合作主演的劇情片《婚禮》   ,他憑藉該片獲得第32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

1979年,執導由保羅·杜利、蒂托斯·萬迪、貝莉塔·莫里諾合作主演的愛情片《天生一對》   ;同年,執導由保羅·紐曼、維托里奧·加斯曼、費爾南多·雷依聯合主演的科幻懸疑片《五重奏》   。

1992年,執導由蒂姆·羅賓斯、格列塔·斯卡奇、弗萊德·沃德合作主演的犯罪片《幕後玩家》   ,講述了格里芬·米爾不擇手段,終於成為了公司的總裁併且騙取了女友歡心的故事   ,他憑藉該片獲得第4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第46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獎   、第6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

1993年,執導根據雷蒙德·卡弗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片《人生交叉點》   ,該片由蒂姆·羅賓斯、安迪·麥克道威爾、朱麗安·摩爾聯袂主演   ,該片獲得第5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他憑藉此片獲得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第51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編劇獎提名   。

1999年,執導由格倫·克洛斯、朱麗安·摩爾、麗芙·泰勒合作主演的劇情片《秘密遺產》   ,講述的是一個密西西比小鎮居民的生活的故事   ,該片獲得第4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提名   。

2000年,執導由理查·基爾、海倫·亨特、費拉·福賽特聯合主演的劇情片《浪漫醫生》   ,講述的是一個達拉斯婦科醫生被他生活中的女人們征服的故事   ,該片入圍第5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

2001年,執導由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馬斯,瑪吉·史密斯,麥可·甘本聯袂主演的懸疑劇情片《高斯福莊園》   ,講述了高斯福莊園的主人威廉爵士在他組織的狩獵會後突然意外死亡的故事   ,他憑藉該片獲得第59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導演獎   、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2002年,獲得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

2003年,執導由內芙·坎貝爾、馬爾科姆·麥克道威爾、詹姆斯·弗蘭科合作主演的劇情片《浮生若舞》   ,講述了被人們稱為舞蹈天才的女孩蕾進入了芝加哥芭蕾舞團後的追夢故事   。

2006年,執導根據美國同名流行電台節目改編的劇情片《牧場之家好作伴》   ,該片由湯米·李·瓊斯、約翰·C·賴利、梅麗爾·斯特里普合作主演的劇情片   ,講述了幾位歌手在節目的直播現場向聽眾做最後一次告別演出的故事   ,該片獲得第5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提名   ;同年,獲得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合作演員
2003影響電影界的七十年代泰德·戴米, 理察·拉·格拉文斯沃倫·比蒂, 艾倫·伯斯汀,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1997弗蘭克·卡普拉的美國夢Kenneth Bowser朗·霍華德, 理察·德萊弗斯, 麥可·基頓
1981無盡的愛佛朗哥·澤菲雷里波姬·小絲, 馬丁·休伊特
1947夢裡乾坤諾曼·L·麥克勞德丹尼·凱耶, 維吉尼亞·梅奧, 波利斯·卡洛夫

導演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06年《牧場之家好作伴》電影
2003年《浮生若舞》電影
2001年《高斯福莊園》電影
2000年《浪漫醫生》電影
1999年《秘密遺產》電影
1998年《迷色布局》電影
1996年《堪薩斯情仇》電影
1994年《雲裳風暴》電影
1993年《人生交叉點》電影
1992年《幕後玩家》電影
1990年《梵谷與提奧》電影
1988年《肯恩航叛變》電影
《唐納1988》
1987年《華麗的詠嘆》電影
《治療之外》
1985年《愛情傻子》電影
1984年《秘密的榮譽》電影
1983年《長條旗》電影
1982年《詹姆斯狄恩併發症》電影
1980年《大力水手》電影
《選舉風波》
1979年《五重奏》電影
《天生一對》
1978年《婚禮》電影
1977年《三女性》電影
1976年《西塞英雄譜》電影
1975年《納什維爾》電影
1974年《像我們一樣的強盜》電影
1974年《加州決裂》電影
1973年《漫長的告別》電影
1972年《幻象》電影
1971年《花村》電影
1970年《陸軍野戰醫院》電影
《空中怪客》
1969年《待嫁女兒心》電影
1968年《太空登月記》電影
1964年《芝加哥魔鬼》短片
1963年《克拉夫特的懸念》電視系列劇
1962年《戰役》電視系列劇
1959年《波納扎》電視系列劇
1957年《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專欄》電視系列劇
《詹姆斯·迪恩的故事》紀錄片
《罪犯》電影

編劇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01年《高斯福莊園》電影
1996年《堪薩斯情仇》電影
1994年《雲裳風暴》電影
1993年《人生交叉點》電影
1987年《華麗的詠嘆》電影
《治療之外》
1980年《選舉風波》電影
1979年《五重奏》電影
《天生一對》
1978年《婚禮》電影
1977年《三女性》電影
1976年《西塞英雄譜》電影
1974年《像我們一樣的強盜》電影
1974年《加州決裂》電影
1972年《幻象》電影
1971年《花村》電影
1957年《罪犯》電影
1956年《爆米花爆》電影
1948年《保鏢警察》電影
1947年《聖誕前夜》電影

製片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06年《牧場之家好作伴》電影
2003年《浮生若舞》電影
2001年《高斯福莊園》電影
2000年《浪漫醫生》電影
1996年《堪薩斯情仇》電影
1994年《雲裳風暴》電影
1990年《梵谷與提奧》電影
1988年《肯恩航叛變》電影
《唐納1988》
1987年《地下室》電視電影
1985年《OC和斯蒂格斯》電影
1984年《秘密的榮譽》電影
1983年《長條旗》電影
1982年《詹姆斯狄恩併發症》電影
1980年《選舉風波》電影
1979年《五重奏》電影
《天生一對》
1978年《婚禮》電影
1977年《三女性》電影
1976年《西塞英雄譜》電影
1975年《納什維爾》電影
1974年《像我們一樣的強盜》電影
1974年《加州決裂》電影
1964年《芝加哥魔鬼》短片
1962年《戰役》電視系列劇
1957年《詹姆斯·迪恩的故事》紀錄片
《罪犯》電影

剪輯作品

時間明星類型
1987年《華麗的詠嘆》電影
1957年《詹姆斯·迪恩的故事》紀錄片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 ▪ 2006    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榮譽獎    (獲獎)    
  • ▪ 2002    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高斯福莊園    (提名)    
  • ▪ 2002    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高斯福莊園    (提名)    
  • ▪ 1994    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人生交叉點    (提名)    
  • ▪ 1993    第6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幕後玩家    (提名)    
  • ▪ 1976    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納什維爾    (提名)    
  • ▪ 1976    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納什維爾    (提名)    
  • ▪ 1971    第4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陸軍野戰醫院    (提名)    
坎城國際電影節
  • ▪ 1996    第4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堪薩斯情仇    (提名)    
  • ▪ 1992    第4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導演獎    幕後玩家    (獲獎)    
  • ▪ 1992    第4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幕後玩家    (提名)    
  • ▪ 1987    第4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華麗的詠嘆    (提名)    
  • ▪ 1986    第3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愛情傻子    (提名)    
  • ▪ 1977    第3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三女性    (提名)    
  • ▪ 1972    第2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    幻象    (提名)    
  • ▪ 1970    第2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陸軍野戰醫院    (獲獎)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 2000    第5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浪漫醫生    (提名)    
  • ▪ 1996    第5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獅獎    (獲獎)    
  • ▪ 1993    第5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人生交叉點    (獲獎)    
  • ▪ 1993    第5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競賽單元    人生交叉點    (獲獎)    
  • ▪ 1993    第5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帕西內蒂獎-最佳電影    人生交叉點    (獲獎)    
  • ▪ 1983    第4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北極光    (提名)    
柏林國際電影節
  • ▪ 2006    第5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柏林早報》讀者評審團獎    牧場之家好作伴    (獲獎)    
  • ▪ 2006    第5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牧場之家好作伴    (提名)    
  • ▪ 2002    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熊獎    (獲獎)    
  • ▪ 1999    第4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德國藝術院線協會獎    財富    (獲獎)    
  • ▪ 1999    第4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財富    (提名)    
  • ▪ 1985    第3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新電影論壇    秘密的榮譽    (獲獎)    
  • ▪ 1976    第2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水牛比爾和印第安人    (獲獎)    
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 ▪ 2002    第59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    高斯福莊園    (獲獎)    
  • ▪ 1994    第51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編劇    人生交叉點    (提名)    
  • ▪ 1993    第50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    幕後玩家    (提名)    
  • ▪ 1976    第33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    納什維爾    (提名)    
  • ▪ 1971    第28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    陸軍野戰醫院    (提名)    
英國電影學院獎
  • ▪ 2002    第55屆英國電影學院獎亞歷山大·柯達獎最佳英國電影    高斯福莊園    (獲獎)    
  • ▪ 2002    第55屆英國電影學院獎大衛·林恩導演獎    高斯福莊園    (提名)    
  • ▪ 1993    第46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導演    幕後玩家    (獲獎)    
  • ▪ 1993    第46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影片    幕後玩家    (提名)    
  • ▪ 1979    第32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編劇    婚禮    (提名)    
  • ▪ 1979    第32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導演    婚禮    (提名)    
  • ▪ 1971    第24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導演    陸軍野戰醫院    (提名)    
法國電影凱撒獎
  • ▪ 2003    第28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歐盟電影    高斯福莊園    (提名)    
  • ▪ 1995    第20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    人生交叉點    (提名)    
  • ▪ 1993    第18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    幕後玩家    (提名)    
  • ▪ 1979    第4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    婚禮    (提名)    
  • ▪ 1976    第1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    納什維爾    (提名)    
西班牙電影戈雅獎
  • ▪ 2003    第17屆西班牙電影戈雅獎最佳歐洲電影    高斯福莊園    (提名)    

人物評價

羅伯特·奧特曼影片中頻繁出現的光學變焦鏡頭是出於他在形式更新上的持久不懈。羅伯特·奧特曼的拍攝比其同行更具有歐洲模式的印記,與其說他醉心於製造某個類型的法則,不如說他更多地在創建一種自己的語言,是戲劇、現實主義與技巧相結合的語言   。 (《世界電影》評)

羅伯特·奧特曼是“鼓舞人心的偉大朋友”,他對製片獨特的洞察力與不凡的鑑賞力,將繼續鼓舞未來的電影製作者   ,羅伯特·奧特曼給了我無數啟發和靈感。他的頗具個人風格的遠見卓識、豪放不羈的獨立的精神和敏感度啟發了我這一代不計其數的電影人,並且還將繼續影響未來一代又一代的電影工作者。他為美國電影留下一筆可貴的遺產,並將永遠被大家深深懷念   。 (蒂姆·羅賓斯評)

羅伯特·奧特曼是美國一個真正獨立的導演,他堅持貫徹自己的理念,從不屈就於金主   。他在美國電影中的地位是非常高,在40年裡一直堅持自己的路線。他一直用自己的方式來製作電影,對有錢人不屑一顧。他要讓那些出錢讓他拍電影的人感到”幸運”   。 (美國電影歷史學家大衛·湯普森評)羅伯特·奧特曼是不斷重新定義藝術形式以及給予電影人和觀眾靈感的導演   。 (騰訊娛樂評)羅伯特·奧特曼是個描述群像的大師,電影結構特別隨性,處理多組故事、多組人物的能力很強,通過結構組合之間的說話能力,產生的含義很厲害,在切入時也不生硬   。 (賈樟柯評)羅伯特·奧特曼是一位真正的舉世無雙的導演,更是一位非凡的偉人   。 (凱文·史派西評)

在美國電影人的眼裡,羅伯特·奧特曼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導演,對世界影壇的影響主要在藝術探索和影像理解上   。 (新浪評)羅伯特·奧特曼是個魔術師、一個喜歡惡作劇的小男孩。他這樣的人,甚至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他是世上最通曉美國式的愚鈍和幽默的人,並且懂得如何以其獨一無二的方式詮釋出來。他是最深的海洋,同時也是最輕的鴻毛。我們都如此愛他   。 (理察·基爾評)

羅伯特·奧特曼是個很有智慧的人,很會開玩笑,他平時很可愛但是非常有原則,但他無論如何都會堅持,所以好萊塢都很尊敬他   。 (攝影師顧長衛評)羅伯特·奧特曼擅長用紀實手法和複式結構拍攝影片,作品以不拘一格、嘲諷社會與政治風格著稱,類型豐富多樣。他的電影很喜歡採用不連貫的手法,如劇中人交談的同時,鏡頭卻帶進帶出地不斷轉換,觀眾聽到的對話經常和他們看到的畫面沒有關係   。 (新聞午報評)羅伯特·奧特曼的電影幾乎囊括所有題材,西部片、浪漫片、政治片、科幻片、紀錄片,從異常嚴肅到異常搞笑   。 (外灘畫報評)

羅伯特·奧特曼是當代美國寥寥可數的藝術電影作者之一,同時也是好萊塢為數不多的喜好歐洲口味的導演   。 (人民網評)羅伯特·奧特曼是位傑出的人物,還能保持年輕反叛者的精力與活力,他對演員也真心、誠摯對待,許多導演說他們愛演員,都是違心之談,但他卻是真心愛演員   。 (英國編劇朱利安·費羅斯評)羅伯特·奧特曼和伍迪·艾倫一樣,是好萊塢電影的“異類”,他在好萊塢生存,又能拍出不同於好萊塢的影片。他既在成熟的電影工業體制下遊刃有餘,又能保持自己的風格,這對於中國導演來說是一個值得學習和思考的問題   。 (導演張一白評)

羅伯特·奧特曼多年來的創作一直保持著高度的個人風格,他對聲音的細緻處理和大膽實驗,已成為他影片的標誌性元素。而他最為著名的還是對立體交叉的複雜敘事技巧的迷戀,他十分擅長於調控眾多人物角色,以龐大的劇本結構,多線發展的情節和令人眼花繚亂的敘事方式,遊刃有餘地編織、理順各種線索,使整部影片呈現出條清縷陳的面貌和嚴謹有致的結構。這使他的影片更接近於歐洲藝術電影   。 (《天府早報》評)羅伯特·奧特曼成為無數影迷心目中永遠的經典   。 (網易評)

羅伯特·奧特曼是比較容易被影迷忽視的大師,原因並非他的作品中蘊涵深奧的哲學思想或者激進的電影語言實驗,而是他的敘事方式,開場就有大量角色紛至沓來,對白頻繁卻又被旁邊的聲響所淹沒,可能會造成不適應和不耐煩。羅伯特·奧特曼的多數作品,都在對美國社會、政治、歷史進行嘲諷式的批判。沒有人能將“群像戲”拍得如奧爾特曼那么迷人,他總是用豐富的細節展示給我們看某個行業、某個階層、某個團體的真相   。 (新民周刊評)羅伯特·奧特曼就是美國電影界的傑克遜·波拉克 (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畫家)   。 (《紐約時報》評)

羅伯特·奧特曼的藝術風格和處世作風的獨特性來自他獨特的背景。跟他同時代出生又同樣有著電視經驗的老導演們,大多比他早十幾年進入電影界,當他進入影壇 時,他就已經具有足夠的意識和實力擺脫好萊塢的控制。除了不受製片商歡迎,他也從來不是票房的寵兒和輿論的寵兒,在影壇幾起幾落,直到今年才以終身成就獎首次獲得奧斯卡的認可。他一直以對抗的姿態出現在影壇,對抗好萊塢的製作體系,對抗評論的偏見和短視,對抗的方式就是不停地創作,而且活到足夠老   。 (《新世紀》周刊評)

別人只看見一幅幅畫面時,羅伯特·奧特曼卻看見了無數立體交叉的層面,別人只看見戲劇性的簡單故事時,羅伯特·奧特曼卻看見了人性的複雜,他是一位目光遠大的導演,一個夢想家,他將電影變成了鏡子   。 (《衛報》評)羅伯特·奧特曼對電影聲音方面的重視遠遠超過別的導演,在他的影片中,聲音不僅僅是一個技術,更是一個造型元素。他的影片通常通過幽默的手段表現對社會的諷刺,比如說電影《陸軍野戰醫院》中對戰爭及人性喪失的刻劃,《大玩家》中展示的好萊塢風光背後的另一面等都讓人深受震撼   。 (台灣導演伍仕賢評)

羅伯特·奧特曼一直被認為是當代好萊塢最大膽的革新者和最刻薄的諷刺專家,他倡導了非傳統的拍攝方式——使用大量集體演員、疊加對話、推拉數分鐘不加剪輯的鏡頭,鏡頭從一個接一個人物上掠過。奧特曼的創新、對電影類型的再定義、利用電影媒介的新方法、復興舊電影流派等成就折服   。 (東方早報評)羅伯特·奧特曼始終堅持不懈地致力於改革藝術形式,激勵了廣大電影攝製者和觀眾   。 (搜狐娛樂評)羅伯特·奧特曼像斯坦利·庫布里克那樣,名義上是美國導演,但藝術嗅覺更偏歐洲。他藐視“一切以敘事為重心”的好萊塢傳統,而把精力放到大量的人物刻畫上,把“群像影片”發展到巔峰   。 (溫州網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