纜風繩錨

纜風繩錨

纜風繩錨又稱拖拉繩或纜繩。連線桅桿頂部支承件與拖拉坑間的拉索,用以保持桅桿的直立和穩定。 在桅桿起重和各種高聳結構中,纜風繩錨是重要的穩定系統,起著穩定桅桿並承受桅桿起重吊裝中部分載荷的作用,它的存在直接關係到桅桿式起重機的安全工作。

作用

纜風繩和地錨共同組成桅桿式起重機的穩定系統,它的存在直接關係到桅桿式起重機的安全工作。

纜風繩是桅桿式起重機的穩定系統,關係到起重機的安全,影響著桅桿的軸力。纜風繩的拉力分為工作拉力和初拉力。

設定纜風繩的一般原則

設定纜風繩時應遵守以下一般原則,但由於諸多吊裝條件的千差萬別,也應視情況的差異,作具體處置。可是,無論採取何種方法都必須使其起到纜風繩應起的作用。

(1)纜風繩必須保證桅桿在無載和有載狀態下的穩定。

(2)纜風繩的根數,應視桅桿的種類、高度、起重量和受力狀態而定。原則上桅桿均勻受力纜風繩可少些,偏向受力多些;桅桿高度低、起重量小纜風繩可少些,反之,桅桿高,起重量大則多些,一般在4~13根中選擇。

(3)一般情況單桅桿纜風繩不少於5根,迴轉式桅桿不少於6根,人字桅桿和門式桅桿不少於4根。

(4)迴轉桅桿(包括系纜式桅桿)、直立單桅桿雙側吊裝等纜風繩應均勻分布,門式桅桿的纜風繩常對稱分布,其餘情況可不均勻分布。

(5)如吊裝場地開闊平坦,多個纜風繩的地錨點應在距桅桿同一半徑的圓周上。

(6)利用廠房車間柱子或吊裝現場其他設施為錨點時,其纜風繩的分布可視具體情況而定,但要合理得當。

(7)纜風繩的長度一般是桅桿的2-2.5倍。纜風繩與地平面間的夾角規定為30箱,因具體條件的不同,可適當加大些,但不得大於45°。

(8)在全部纜風繩中有主要受力的主纜風繩和次要受力的輔纜風繩以及偶而受力的平衡纜風繩。因此,在布置纜風繩時,應儘量增加受力纜風繩占總纜風繩的比例。

(9)在桅桿立起後,應對全部纜風繩施以預緊力,並達到適當的數值。可用測力計進行定量計量。也可以手捺壓纜風繩,憑經驗用手感估計其緊度。

(10)纜風繩和串於其間的索具螺旋扣、手拉葫蘆、滑車組等均應有足夠的安全裕度,必須達到規定的安全係數。

(11)選取纜風繩的直徑,可按計算法得出的最大總拉力,用力學分解法分配到各纜風繩上,取其中受力最大者為決定纜風繩直徑大小的依據。

纜風繩的數量及分布方式

纜風繩的數量和其分布方式應按桅桿的種類、高度、起重量和受力狀態而定。一般數量為4~13根,而分布方式有時應均勻分布,有時又必須非均勻分布。由於諸多吊裝情況的不同,纜風繩的數量差別較大,其分布方案也有許多種。

均勻分布纜風繩

在迴轉桅桿、單直立桅桿雙側吊裝中,纜風繩應均勻分布。其根數可按桅桿的高度和起重量大小在4-12根中選用。其中推薦優先選用4根(兩相鄰纜風繩隔90°)、6根(60°)、8根(45°)和12根(30°)等幾種。

非均勻分布纜風繩

在單直立桅桿奪吊、斜立桅桿吊裝中,因只有l側纜風繩受力,另一側纜風繩起平衡和穩定作用,所以纜風繩必須非均勻分布,其分布方案有多種,如圖所示的幾種,有兩根受力纜風繩相隔60°的4根方式;4根受力相隔30°的6根方式;5根受力的7根方式和7根受力的11根方式。

在人字桅桿傾斜吊裝中,纜風繩也應非均勻分布,其數量可相對少些,有兩根受力纜風繩相隔30°或60°的4根式,4根受力的6根式和5根受力的9根方式。

對稱分布纜風繩

門式桅桿因其橫向穩定性較好,其纜風繩多採取對稱分布方式,6根和10根分布方式較常用。其中4根主要受力的纜風繩與門式桅桿縱向中心成5°~10°的角度。

纜風繩的設定要求

1、直立單桅桿頂部纜風繩的設定宜為6-8根,對傾斜吊裝的桅桿應加設後背主纜風繩,後背主纜風繩的設定數量不應少於2根。

2、纜風繩與地面的夾角宜為30°,最大不宜超過45°。

3、直立桅桿各相鄰纜風繩之間的水平夾角不得大於60°。

4、纜風繩應設定防止滑車受力後產生扭轉的設施。

5、需要移動的桅桿應設定備用纜風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