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據佛經記載,公元前540年,釋伽牟尼佛來到緬甸瓦城說法,見當地獨立白玉瑞氣騰騰、祥光環繞、靈性浮現;其體現出來的美感、高貴和靈氣,會給人帶來難以言傳的瑞興祥和。即定該玉專雕佛像,因此緬甸汗白玉又被冠以“佛玉”之稱。被選為佛像雕刻最上乘的材料。產地
緬甸漢白玉產自緬甸中部古城——瓦城山區一種特殊礦石。形成於兩億多年前,是硬玉的一種,色澤淨白,晶瑩剔透,溫潤如玉,地質又名“冰種”;礦物組織成魚鱗狀排列,光澤度高。細密度在8千目左右,硬度可達摩氏7度。與中國漢白玉的比重為(3.8T/立方:1.8T/立方)。
屬性
緬甸漢白玉屬輝石類,單斜晶系、完全解理。主要組成物為矽酸鋁鈉(NaAlSi2O6,寶石礦中含有超過50%以上的矽酸鋁鈉才被視為翡翠),出產於高溫低壓下生成的變質岩層中。往往伴生在藍閃石、白雲母、硬柱石(二水鈣長石)、霰石和石英。莫氏硬度在6.5—7之間,比重在3.25—3.35之間。翡翠的顏色因含有的鉻元素質量分數不同而顯白或綠色。一般以白色泛綠種類最為常見,以翠綠色為貴。因而在硬玉傳入中國後,被冠以“翡翠”(翡為紅色羽毛,翠為綠色羽毛)之名。翡翠的流行史沒有軟玉長,其出產地也主要集中於緬甸(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翡翠出產國)、日本新潟縣以及北陸沿海。瓜地馬拉、美國、俄羅斯也有少量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