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衝效應

一是心理緩衝物具有緩衝作用,能保住一個人的面子,也就是人的自尊心受到了保護。 二是心理緩衝物具有分心作用,使衝突的目標不再是注意的對象,從而平息了雙方的心理衝突。 上述講的心理緩衝物具有緩和作用,分心作用,都是依賴於人們對這一緩衝物的效價,否則也是不可能的。

什麼是緩衝效應

在衝突心理學中,人們把為了緩和心理衝突和挫折尋找緩衝物(如目標替代、情境轉移等)從而發生意想不到的心理效應現象,稱之為緩衝效應。

這與物理學中講的緩衝效應有異曲同工之效,利用適當的障礙物(即緩衝物)使運動的物體衝力得到緩和或減弱。在雙方激烈衝突與爭執的情況下,首要的是要使雙方緩和矛盾再說,這是解決爭端的第一步,否則衝突只能演變下去,甚至發生劇烈的動武爭鬥。因此,為了避免爭鬥,首先要尋找緩衝物,使衝突得以緩和平靜。

緩衝效應產生原因

那么,緩和效應為什麼會發生呢?也就是說,緩和物為什麼會發生緩衝效應呢?主要原因如下所述。

一是心理緩衝物具有緩衝作用,能保住一個人的面子,也就是人的自尊心受到了保護。在雙方衝突中,有時並不是真的非要衝突下去不可,但礙於面子,人們仍然會做出錯誤的決定,堅持與雙方對著幹,事實上內心也許真不想對著幹,但又苦於無台階可下,怎么辦?此時尋找一個緩衝物可以幫助自己體面地下台。例如“現在人不想與你爭,如果你再這樣無理取鬧,我一定會與你拼到底的”或“我看在 XX 的面上,今天不與你再爭,請你回去後好好想想!”或者乾脆想想不衝突時的美好情境便迅速做出情境轉移,例如“今天打網球時間到了,我不想再這樣無效地爭下去。”或“今天我們別爭了,先吃飯再說。”等等。通過這種目標替代、情境轉移的緩衝方式,從而保住了面子,產生了緩衝效應。

二是心理緩衝物具有分心作用,使衝突的目標不再是注意的對象,從而平息了雙方的心理衝突。心理學家謝里夫的一個心理實驗證實了這一點。他召集 12 歲的男孩舉辦夏令營。開始,他把這些男孩分成相互獨立的兩個小組,彼此沒有交往。這些男孩盡情玩耍並形成了群體規範。後來,謝里夫故意挑起爭端,分別告訴兩個小組,對方擁有特殊裝備(如獨木舟),所以有些活動只能讓對方參加。結果兩個小組互相不滿起來。當雙方沖突明朗化後,謝里夫試圖使他們和睦起來。開始,謝里夫分別向每組說對方的好話,但結果失敗,因為對對方的成見使他們拒絕了這些信息。謝里夫又讓兩組的孩子一起吃飯、看電影,但仍然無效,當兩組孩子接近時,互相的敵意立即就顯露出來。謝里夫又讓兩組頭頭坐下來講和,但也不奏效。因為頭頭們不敢背叛自己的成員,以免被罷官。最後,謝里夫導讀了幾幕小品,其中給孩子們設定了衝突雙方必須通過合作才能完成任務的活動。謝里夫故意弄壞營地的食品運輸車,使得雙方孩子必須一起來推車才能把食品運到營地。就這樣雙方的矛盾衝突緩和下來了,最終得到了解決。這裡把運輸車弄壞使他們必須合作來完成推車的任務,這一活動就成了當時雙方的注意對象與活動中心任務了,因此,雙方衝突一事便成了注意的背景。因此,在日常雙方爭執不下時,可以設定一個新的目標把衝突雙方的注意力引開原有爭執的目標,從而起到緩衝作用。

三是與心理緩衝物的效價有關。上述講的心理緩衝物具有緩和作用,分心作用,都是依賴於人們對這一緩衝物的效價,否則也是不可能的。例如,謝里夫實驗中,他邀請大家一起吃飯、看電影,但均告無效。為什麼?就因為他們對此評價無意義、或比不上爭執更有意義。這說明,尋找緩衝物並非隨意的,而是要尋找那些具有緩衝意義或作用的緩衝物,否則,緩衝效應也不可能發生。

緩衝效應具有積極的作用,但是也非所有的衝突都需要緩衝物加以緩衝。例如適當的一些衝突可以促進人們尋找新的解決策略和方法,幫助克服停滯與自滿情緒。因此,衝突在適度的水平上是有益的,不是完全消除它,而是適當地控制在適宜的水平上。可見,緩衝效應也只是相對於劇烈的衝突而言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