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具蘿蔔狀肉質根,小枝被糙硬長毛。葉形多樣,下部的葉卵形,中部以上的葉卵狀戟形、箭形至掌狀3-5淺裂或深裂,裂片闊卵形至闊披針形,長3-10厘米,先端鈍,基部心形或戟形,邊緣具鋸齒或缺刻,上面疏被刺毛,下面被長硬毛;葉柄長4-8厘米,疏被長硬毛。
花單生於葉腋,花梗纖細,長4-7厘米,密被糙硬毛;小苞片6-12,線形,寬1-1.7毫米,長約1.5厘米,疏被長硬毛;花萼佛焰苞狀,長約7毫米,先端具5齒,密被細絨毛;花紅色或黃色,直徑4-5厘米,花瓣倒卵狀長圓形,長3-4厘米;雄蕊柱長約2厘米,平滑無毛;花柱枝5,柱頭扁平。
蒴果橢圓形,4長約3厘米,直徑約2厘米,被刺毛,具短喙;種子腎形,具腺狀條紋。花期5-9月。
生長環境
喜溫暖,喜陽,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深厚和排水良好的黏質壤土或鈣質土。長江以北地區成宿根性,入冬地上部分枯萎,次春萌發新枝。
常見於海拔900-1600米的低丘、草坡、曠地、稀疏鬆林下或乾燥的瘠地。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廣東(包括海南島)、廣西、貴州、雲南等省區。越南、寮國、高棉、泰國、緬甸、印度、馬來西亞及澳大利亞等國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種子繁殖或分株繁殖。播種宜在早春進行,可行條播。出苗後經1-2次間苗,即可移植,株距20cm左右。幼苗需覆蓋越冬。翌春定植,株距50cm。
直播:4月上旬至6月上旬均可春夏直播,行距70厘米-80厘米,株距30厘米,播深3厘米左右,每畝留苗3000株。
栽培技術
整地作畦:施足基肥大田種植地塊要深耕細耙,畝施優質有機肥5000千克、磷肥50千克作基肥。深耕25厘米-30厘米,然後做成1.2米左右的畦。庭院宅旁種植,在挖坑時清除瓦礫灰渣等,亦應施足肥量。
育苗與定植:首先用25℃左右溫水浸種催芽,一天即可萌發,有短芽時播於苗床或營養杯中,穴距6厘米-9厘米,出苗後2片-4片真葉時即可定植,每畦栽3行,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40厘米,每畝留苗3000株-4000株。定植時間北方最好在農曆穀雨節後,一般應根據當地氣候適時早栽,以利早發快長多結果。
加強肥水管理:一般苗期追肥1次-2次,每次畝施尿素5千克-10千克,施後澆水,注意中耕除草。生長中期和結果期,要及時依據長勢滿足其對肥水的較大量需要。每畝可再追施尿素10千克-20千克,並適時葉面噴施0.3%的多元微肥。如果植株上發生的分枝太多,則要及時摘除,以保證主莖不斷結果。
適時採收:秋葵植株一般從7片-9片葉開始先後開花,花後3日-5日即可採收作菜,以果皮脆嫩、指甲易劃破為宜。若留種則要待蒴果果皮變黑、完全成熟後再收穫。
病蟲防治
秋葵病蟲害能力較強,整個生長期內很少有病蟲害發生,但也發現前期有少量紅蜘蛛為害,一旦發生應及時防治。
主要價值
觀賞
本種花大,有紅花株和黃花株兩型,植株葉形變化豐富,觀賞性強,育種價值高。宜盆栽觀賞或庭院花壇栽培。
藥用
根入藥,治胃痛、神經衰弱,外用作祛瘀消腫、跌打扭傷和接骨藥。越南北部以根作止痢和滋補劑。
【採集】冬季挖根,洗淨,切片,曬乾。
【性味】甘淡,微溫。
【功用主治】滋養強壯。治神經衰弱,頭暈,腰腿痛,胃痛,腹瀉。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
【白藥】撤拉果子:全草用於頭暈,神經衰弱《滇藥錄》。撒蠟果子,火炮草:全株治頭暈,神經衰弱《滇省志》。
本種根入藥,治胃痛、神經衰弱,外用作祛瘀消腫、跌打扭傷和接骨藥。越南北部以根作止痢和滋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