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醒世恆言·一文錢小隙造奇冤》:“眾人一齊動手,乒桌球乓將遮堂亂打,那遮堂已是離了窠臼的,不消幾下,一扇扇都倒下去。”
2.比喻舊有的現成格式;老套子。
宋 朱熹 《答許順之書》:“此正是 順之 從來一箇窠臼,何故至今出脫不得,豈自以為是之過耶?”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結構》:“吾謂填詞之難,莫難於洗滌窠臼;而填詞之陋,亦莫陋於盜襲窠臼。”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十篇:“《鐵花仙史》較後出,似欲脫舊來窠臼,故設事力求其奇。”
3.喻指地獄;牢籠。
明 屠隆 《曇花記·祖師說法》:“萬人坑裡,打破疑團,才喜得離窠臼;千丈崖顛,踢翻筋斗,這遭永脫輪迴。”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顏淵篇七》:“所以釋氏自家,也把做石火電光相擬,稍為俄延,依舊入人慾窠臼。”
英文:cliché (老套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