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四月五日,中華蘇維埃政府主席毛澤東、人民抗日紅軍總司令朱德敬遣代表林祖涵,以鮮花時果之儀致祭於中華民族之始祖軒轅黃帝之陵,而致詞曰:
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綿,岳峨河浩。
聰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
世變滄桑,中更蹉跌。越數千年,強鄰蔑德。
琉台不守,三韓為墟。遼海燕冀,漢奸何多!
以地事敵,敵欲豈足?人執笞繩,我為奴辱。
懿維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奮戰,區宇以寧。
豈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國,讓其淪胥?
東等不才,劍屨俱奮。萬里崎嶇,為國效命。
頻年苦鬥,備歷險夷。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各黨各界,團結堅固。不論軍民,不分貧富。
民族陣線,救國良方。四萬萬眾,堅決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內政。億兆一心,戰則必勝。
還我河山,衛我國權。此物此志,永矢勿諼。
經武整軍,昭告列祖。實鑒臨之,皇天后土。
尚饗!
1937年3月清明節,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派代表共祭黃帝,當時中共代表林伯渠誦讀此文。
解釋
我們顯赫功高的始祖,
你最先建立了華夏民族。
你的子孫繁衍生息香火綿綿,
山嶽巍峨黃河浩蕩向前。
你聰明睿智的光芒,
朗照著祖國萬里疆土。
你建立了豐功偉業,
你讓中華民族屹立於東方。
世事變遷滄海桑田,
其間也經歷了磨難與挫折。
幾千年就這么過去了,
強悍的鄰國卻無視道德。
琉球檯灣失守韓國被宰割。
東北與華北之地,
漢奸為何層出不窮!
以土地敬奉敵人,
敵人的欲望豈能滿足?
敵人手持皮鞭和繩索,
我們淪為奴隸受其凌辱。
我們光榮的祖先啊,
曾是聞名世界的英雄。
黃帝激戰蚩尤於涿鹿,
而天下得以和平與安寧。
我們是黃帝的後裔,
豈能不具有他傳下來的勇武?
我中華堂堂大國,
難道任她淪亡不成?
我毛澤東等人雖不才,
但已渾身武裝就要奮起。
我們行萬里坷坎征途,
去為祖國效勞盡忠。
我輩年年苦苦奮鬥,
歷盡了艱險與曲折。
若不消滅日寇,
那個人的小家又有什麼用?
如今各黨各界,
都眾志成城團結一心。
無論軍人與百姓,
無論窮人與富人。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實為拯救祖國的一劑良藥。
我四萬萬同胞,
將同心協力堅決抵抗。
中華行民主共和制,
並進行內政改革。
億萬民眾一條心,
出戰就必獲全勝。
收復淪陷的祖國山河,
捍衛我國家主權。
這就是我們的壯志,
我們宣誓永不忘記。
從此整頓軍事武裝,
並告之各位祖先。
你們可以督察我們的行為,
因偉大祖先的天地可以作證。
請祖先享用供品!
毛主席1937年3月寫了這篇韻文體的祭文,以祭祀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祖先軒轅黃帝。並以此明志:誓死保衛祖國河山,與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直到“還我河山,衛我國權”,取得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毛主席這篇祭文寫得古樸厚實,語言莊重有力,中華歷史功底深厚,僅開篇前八句就寫出了軒轅始祖建立華夏民族的豐功偉績,同時也寫出了黃帝的子孫後代繁衍生息,延綿不絕的浩大經過。
接下來的十句,詩人著眼於當今之變。描繪了我中華民族成長過程中的艱辛與磨難。上千年就這么過去了,強悍的日本帝國主義虎視我肥沃的中華大地,起兵侵台灣,又占韓國;最可恨的是華東、華北地區,親日漢奸多多,如此這般以土地效勞侵略者。侵略者慾壑難填呀,而結局是淪為奴隸,任人宰割。作者已清楚地洞察了這一點。
接著作者又追憶了我先祖黃帝勇戰蚩尤於涿鹿的故事,借古喻今,號召我們向英勇的祖先學習,要不愧為黃帝的後裔,要繼承祖先的勇武精神與侵略者血戰到底,決不能當亡國奴。
作者緊接著又從光榮歷史的回憶中進入當下的現實,謙虛地自稱自己及他的戰友才幹不夠,但仍然要為處於危急中的祖國而戰。接下來一氣呵成,說明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工農武裝,經年曆月,風風雨雨,行二萬五千里長征,為的就是救國救民,雖有萬般艱難險阻也當在所不辭,奮勇向前。
然後,作者為抗戰出謀劃策,指出只要全民族及各黨派團結一心,組成堅實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內進行政治改革及實行民主共和制,那么就不可能打不敗敵人。
最後,作者回到祭文立誓明志的主旨,昭告列祖列宗,全國人民整頓軍備,收復失地,保衛主權,皇天浩蕩,以此為鑑。
整篇祭文的層次結構極為分明,讀來令人肅穆奮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