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海(岱山縣)

簡介

祭海,是浙江岱山乃至中國沿海漁民崇拜和信仰海龍王及海上諸神的一種祭祀方式,其民眾的參與性之廣、影響之大、延續歷史之長,不僅在岱山所處的舟山群島諸多漁家習俗中獨樹一幟,也是我國東海五千年海洋文化史上最具海洋漁文化個性的民俗之一。此習俗千百年來,代代相傳。至目前,岱山部分偏僻漁村仍沿襲著這一傳統的民間習俗,保留了祭海的粗獷、純樸的原生態文化風貌,展示著東海海域漁民龍信仰的獨特傳統文化與深厚的民俗內涵。

歷史淵源

島上先民,早在史前就有祭海活動,那是只從原始思維出發,認為萬物都有神,相信大海自然有海神,所以把自己的命運寄托在龍和海龍王身上,於是形成了“出海祭龍王、豐收謝龍王、求雨靠龍王”,處處充滿著濃郁的龍崇拜、龍信仰的氛圍。而歷代封建王朝統治者,出於各種需要和目的,也多次進行盛大的祭海典禮。

隋朝驃騎將軍陳棱,奉命伐流求國(今台灣),海上遇霧漂泊至岱山東北,殺白馬祭海,留下了“刑馬欖”古蹟(見元《大德昌國州圖志》卷四(敘山)413頁,清《康熙定海縣誌》卷六(輿地),民國《定海縣誌》冊一(古蹟),《岱山鎮志》卷二十(古蹟)頭條)。

據《唐書·禮樂志》記載,唐時已制定了祭四海龍王制度。宋元仍沿唐制,以四立日祭四海龍王。宋建炎三年(1129)十二月二十七日,南宋皇帝宋高宗,搭乘御舟赴岱避難,當他抵達蓬萊後沙洋,覓見泥螺山上的古祭台,遂立即祭告天地、大海,祈求社稷安寧,是日又去蓬島最早、最大的名寺­——白峰寺(超果寺)駐蹕,建炎四年正月初五離開昌國(今定海),此間尾隨宋高宗而未能如願會面的李清照以《漁家傲》詞一首以記述(清《定海廳志》、舟山市政協《舟山文史天地》第33頁至36頁、台灣台北市舟山同鄉會《舟山鄉音》115頁)。

據舟山古志書記載,早在南宋時期,就有官方公祭龍王廟的活動。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宋孝帝下詔在舟山公祭東海龍王。嗣後,地方官每年六月初一為公祭龍王日。據清光緒《定海廳志.冊十.第八頁》記述:“龍王祠,在城南天后宮東,每年六月初一日致祭,春秋兩仲又合祭灌門、桃花、岑港龍神於祠內”。並記有欽頒祭文:“維神德洋寰海,澤潤蒼生。允寰水土之平,經流順軌。廣濟泉源之用,膏雨及時。績奏安瀾,占大川之利。涉功資育物,欣庶類之蕃昌。仰藉神庥,宜隆報享。謹遵祀典,式協良辰。敬布几筵,肅陳牲幣”。清康熙、雍正兩帝先後在舟山海域祭“灌門”龍王(見《舟山民俗與民間文學研究》第79頁)。康熙、雍正年間祭典東海龍王日趨頻繁,海龍王信仰迭起高峰。據志書記載,僅康熙祭龍王的祭文就多達8篇,並以“萬里波澄”匾賜舟山的東海龍王宮。1725年,雍正詔封東海龍王為“東海顯仁龍王之神”,過了二年又下旨祭龍,旨文曰:“龍王散布霖雨,福國佑民,復造各省龍神大小二像命守土大臣迎奉,禮儀與祭南海廟同”。從上述合祭說明,清雍正年間對灌門龍王的祭典要比康熙時隆重得多,成為官方合祭龍神的代表。

在官方祭海同時,民間也盛行祭海之風。在皇帝詔令影響下,民眾一方面廣泛捐資建造起龍王宮(廟、殿)、天后宮(媽祖廟)、羊府宮等海神廟,更有甚者把其他廟宇改建龍王廟,於是出現清光緒《定海縣誌》中所記載的一區一宮、或一區五個龍王宮的興旺局面。據有關資料顯示,自明、清至今,岱山境內有龍王廟、龍王殿、龍宮8處,龍潭5處,以龍為名的山、礁等地名10餘處,可見岱山漁民對龍崇拜之風尤盛,傳承未斷。另一方面漁民在每艘漁船上設定了船官老爺神龕,每逢新船下水、漁船開洋、攏洋、漁汛結束謝洋等重大節日,通常在農曆立夏大黃魚汛、烏賊汛、鰳魚汛、鯧魚汛,漁船第一水出洋或農曆六月初漁汛結束轉汛攏洋,舉行祭海儀式並相沿成俗,村村岙岙,相傳相承。

岱山民間祭海歷史已無從考證,但可從與漁業密切相關的角度予以輔證。岱山漁業則可追溯至公元3世紀。據《岱山縣誌》記載,“公元3世紀,已用竹籪、布網等工具,圍捕、攔截魚蝦,單人不能進行時,一般以父子兄弟等家庭成員組成作業單位,形成家庭漁業。在沿岸捕撈及近海生產中,2-3人小木船作業,長期沿襲”。“唐代中期,沿海捕撈發展,船網增大……”(《岱山縣誌》第183頁)。宋時已有長約10米漁船,載重量3—4噸”(《岱山縣誌》143頁)。“查大德《昌國洲志》已有漁鹽之名,知元時已漸發達”(《岱山鎮志》卷五.志漁第一頁)。“至清康熙年間,岱衢漁場形成,每年四五月黃魚汛,江、浙、閩諸省數千漁船集於東沙角、島斗岙一帶捕撈大黃魚”(《岱山縣誌》第3頁)。據民國6年(1917年)統計,在岱漁船達1.26萬艘,漁民8.27萬人,岱、衢兩島上形成傳統漁業生產基地。岱山悠久的漁業史輔佐了岱山祭海史。據高亭一村年近80歲的老漁民鄭野彎等回憶,他們從小就看見大人在海邊和船上祭龍王的場面,此習俗直至解放前夕。建國後,漁區經歷了“漁改”(類同“土改”)、“文革”的嚴峻考驗,祭海作為封建迷信而遭受取締。但改革開放後,廣大漁民仍有暗中悄悄進行。目前在岱山偏僻漁村高亭、岱東龍頭、衢山鼠浪、東沙西沙等地,仍保留著古樸的祭海風俗。

基本內容

岱山縣是全國12個海島縣之一,因位於我國最大漁場——舟山漁場中部而成為我國東部沿海重點祭海地。岱山世代居民多以漁為業。境內有岱衢洋、黃大洋、黃澤洋、灰鱉洋等漁場,歷史上以盛產大黃魚、小黃魚、帶魚、墨魚四大經濟魚類而聞名遐邇。

一、祭龍王(俗稱“謝龍水酒”)

目的:禱求海龍王保護漁船及漁民在海上平安、一帆風順、滿載而歸。

對象:東海龍王或四海龍王。

地點:先在龍王宮(殿),後移至海邊臨時選定的祭壇(或漁船甲板)。

時間:農曆立夏,傳統的大黃魚汛、烏賊汛、鰳魚汛、鯧魚汛漁船第一水出洋;或農曆六月初,漁汛結束轉汛攏洋;供祭時辰為當日初漲潮時。

步驟:出洋先在龍王宮(殿)供奉龍王,供畢後將龍王神位請至海邊臨時祭壇上(或漁船上)再祭;攏洋即在海邊祭壇供奉,供畢將龍王神位請回龍王宮,再供奉。

流程及操作要點:

1、圖騰:漁民簡易地將“圖騰”以龍王神位(一長方形黃宣紙,俗稱“碼”,上書“東海龍王”或“四海龍王”)代替,放置於上位。

2、旗類:一般為五種類型——“龍旗”:紅綢或黃綢製作的繪有龍形的旗幟。“令旗”:從普陀山寺院請來的黃色三角“令旗”,寫有“令”字樣。“船旗”:紅色黃字,上書船東或船老大姓氏。“五色旗”,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組成,表示多個自然岙同盟。彩旗:各色,上書“一帆風順”、“滿載而歸”等字樣。

3、供品:三杯茶,六杯酒,五牲(全豬或豬頭、全羊、全鴨、豬肝、豬肚,俗稱“五牲”)、六葷六素(意為“六六大順”)或十葷十素(意為“十全十美”)。葷菜魚肉鯗蛋等,忌雞,雞”字諧音“欠”不吉利;素菜要用金針或木耳封頂。六盤水果(時令水果);六冷盆必用生鹽、水豆腐、黃糖;六盆各色糕點(連糕、雪片糕、雙層糕、白節、油棗等)、六盆乾果品(桂園、紅棗、荔枝、大核桃等)。酒類必用黃酒:漁民戲稱海中捕魚是與龍王賭博,黃酒顏色混沌,龍王爺喝了眼睛看不清而推倒莊。

4、祭器:供桌為元寶桌、八仙桌、畫桌(含桌屏)。盛器用大小祭盤,紅、藍花碗,紅、藍盆子;另備蠟燭台(備蠟燭)、香爐(備高香或黃香)、拜伏凳、金箔等。搬運供品工具:儀式移至海邊時,小祭用籃,大型祭海用扎有紅藍綢布的木質扛箱。

5、漁具:“樣桅”,溜網在海中作業時的標誌桿。作業時插於漁網邊的棕繩上,周邊紮上多彩的菜花,然後讓桿子根部伸入磉子間固定,上部隨網漂浮在海面上,以便漁民識別位置。

6、祭文:“維神德洋寰海,澤潤蒼生。允寰水土之平,經流順軌。廣濟泉源之用,膏雨及時。績奏安瀾,占大川之利。涉功資育物,欣庶類之蕃昌。仰藉神庥,宜隆報享。謹遵祀典,式協良辰。敬布几筵,肅陳牲幣。”

7、響器:對鑼兩面,每次連敲數響。鑼聲(1)供品進宮時;(2)供畢;(3)移祭地沿途;(4)進入祭壇或船甲板連響;(5)擺上供品燃燭連響;(6)三巡置酒每巡連響;(7)祭畢特響。鳴放鞭炮:出門、沿途、上祭台、三巡酒及祭畢。

8、樂舞:小唱班奏樂,樂器以民樂為主。民間藝人助興表演舞蹈,以舞龍、舞獅、調馬燈、調花船等為主。

9、祭者:主祭1人,系老大或船東;輔祭或陪祭若干人,繫船東親屬朋友,或有生意往來的老闆客人;輪祭:同船或同岙漁民。要求:(1)祭者祭前在家裡或漁船上沐浴淨身。(2)服裝穿著:主祭——對襟黑紅相間色漢服、淺藍龍(籠)褲、黑色圓口布鞋;輔祭或陪祭——與主祭同;輪祭——普通醬黃色拷布上衣、下著龍褲。

10、三獻禮:一獻香燭——主祭在輔祭、陪祭的陪同下來到祭壇(台)前,手執點燃的三枝高香,面向龍王神位(圖騰),跪中央拜伏凳上拜祭。輔祭(陪祭)跪至主祭兩側或後排。在司儀者三叩首的號令中逐一行禮。二獻菜餚:由祭者將酒菜從幫襯者手中接過,遞至頭頂端過後放置於供桌上(俗稱“獻菜”)。三獻黃酒——三巡,由主祭向龍王敬酒三巡(俗稱“墊酒”)。

11、祭畢:把祭桌上所有祭品每樣扯少許放於一大酒杯中,隨“碼”、殘香一起拋向高空灑入海中,意告龍王帶走酒菜,並奉敬海中遊魂。此時對鑼長鳴、鞭炮連響、樂舞大作。

12、祭禮忌諱:祭祀時女性勿拜,祭者均屬男性。虔誠肅靜。

13、休洋後,生意好的船東老闆請外地戲班唱廟戲,以答謝龍王爺及諸漁民夥計、父老鄉親,直至下一漁汛始。

二、祭船關老爺(船官老爺)

地點:船艙內聖堂艙(船關老爺神龕)

規模:小型。

禮儀:供奉程式與祭龍王相似。

特點:拜祭時祭者必須淨身光腚,前系一塊布兜。

三、樣桅祭海

地點:漁場網地。

禮儀:供祭與祭龍王相似,規模較小。

過程:將“樣桅”(二條頂尖及其周圍留有竹葉、綁棕櫚葉的竹桿,屬溜網在海中作業時的標誌桿,周邊紮上多彩的菜花)插於漁網邊的棕繩上,桿子根部伸入磉子間固定,出網時拋入海中。此時“樣桅”上部隨網漂浮在海面上。是時鼓樂陣陣,鞭炮聲聲。此舉意在祭祀海神,預祝保平安,奪豐收。

基本特徵

岱山祭海,作為一種海洋民間民俗形式,有著鮮明的特點:

1、代表性:岱山地處舟山漁場中部,自清後葉以來,每逢漁汛華東沿海三省一市(江、浙、閩、滬)漁民聚集境內岱衢洋等漁場捕魚。岱山民間祭海謝洋活動,在三省一市漁民中產生較大影響,祭海也隨之入鄉隨俗。故岱山的祭海民俗在我國沿海地區具有代表性。

2、開放性:岱山漁民祭海選取在船頭或岸上神殿而進行,屬於公開場合。每逢祭拜時,各方漁民都可以參與,沒有人會因為地區有別、作業有別而進行阻攔的,故具有較強的開放性。

3、民俗性:祭海是岱山諸島漁民長期信仰的習俗,而且有它的獨特方式,如請“船關老爺”的普遍祭祀,早己被《舟山民俗大觀》、浙江《風俗》雜誌所收錄。這不僅在吳越地區、在國內非常典型,而且在世界上也極為罕見,從而引起了國內外民俗學者的很大興趣。

4、普遍性:舟山島嶼眾多,漁民在生產和生活過程里,出海、返洋、休漁、謝洋,均要舉行形式多樣的祭海儀式---祭船關老爺­(又稱“船官老爺)、天后娘娘(媽祖林默娘)、羊府大帝­­­­­­­(羊府,生前名官,曾救助過遇難漁民,死後封為海神)、海神­、其他神明---以漁為業的村村岙岙,歷代相傳。

主要價值

發掘、提煉祭海這一古老的民俗,以祭海為載體,積極倡導讓大海修養生息,呼籲全人類關愛海洋、呵護海洋,表達岱山人民感恩海洋、善待海洋,也就抒發了人類對大海的感恩之情的理念,關愛海洋是全人類的心聲,提升了祭海活動的涵意。發掘祭海民俗文化,進一步認識祭海是中國沿海漁民重要的民間習俗,有利於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掘,重建我國沿海地區漁民習俗的重要文化載體;作為保護海洋、感恩海洋的一種載體,有利於提高人類保護海洋的共識,增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有利於凝聚民心,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有利於理順中華民族的民俗歸屬與文化認同,實現海洋民俗文化的時代價值。

保護措施

近年來,岱山縣政府匯同有關部門為傳承祭海習俗,成立了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及祭海工作小組,投入2300餘萬元資金在古祭壇遺址上建造了我國首個大型祭海壇,並於每年東海區伏季休漁期,舉行規模盛大的“休漁謝洋”大典。以祭海為載體,積極倡導讓大海修養生息,呼籲全人類關愛海洋、呵護海洋,抒發人類對大海的感恩之情的理念,提升了祭海活動的涵意。此活動經各大媒體傳播,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影響。

2005年、2006年,中國海洋報社、浙江海洋學院等部門在岱山連續舉辦了兩屆中國海洋文化節,2000餘名岱山漁民借鑑傳統祭海方式,在祭海壇舉行了大型的祭海謝洋活動。旨在讓大海休養生息,抒發對大海感恩之情,呼籲全人類保護海洋資源,呵護海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