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
祥林嫂,魯迅的小說《祝福》中的主人公。第一個丈夫死了之後,到魯四爺家打工,後被婆婆哄騙回去綁架著賣與賀老六。賀老六死了之後與唯一的兒子毛毛相依為命。當兒子被狼叼走之後,就被婆家趕出了家門。她只得第二次來到了魯四爺家打工。可是當聽了劉媽的話“死後要被兩個死鬼男人爭奪而被閻王爺鋸開”之後,就精神就一蹶不振,最終在人們的祝福聲中死掉了。
故事背景
清朝末期,封建專制制度走到盡頭,一切都處於死氣沉沉的暮氣之中。
角色分析
《祝福》里的祥林嫂被整個社會遺棄之後,便在人們“祝福”的爆竹聲中突然死掉了!她死時沒有什麼遺囑要留給什麼人,因為那個社會已經沒有讓她牽掛和牽掛她的人了,但是遺願我想還是應該有的。
“祥林嫂,你實在不合算。”柳媽詭秘的說。“再一強,或者索性撞一個死,就好了。現在呢,你和你的第二個男人過活不到兩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將來到陰司去,那兩個死鬼的男人還要爭,你給了誰好呢?閻羅大王只好把你鋸開來,分給他們。我想,這真是……”
此語一出,如五雷轟頂,祥林嫂臉色霎時變作灰黑。人罵人最毒的話就是“不得好死!”讓祥林嫂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柳媽也竟然這樣說她!但她仍要頑強地抗爭下去,因為她還不完全相信柳媽的話。
當遇見“我”這個“見識得多”的人,“她那沒有精彩的眼睛忽然發光了。”她想“我”一定能明白的告訴她“一個人死了之後,究竟有沒有魂靈的?”很明顯她“希望其無”,因為有靈魂自己就要被閻王“鋸開來”。但是“我”的一句“也許有罷”的肯定,如同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判決,讓祥林嫂徹底絕望了,轟然崩潰了,那噼噼啪啪祝福的爆竹聲竟成了槍殺她的槍聲。
祥林嫂本來很強壯,很堅強,甚至也很明智。她死了第一個丈夫後,雖在魯四爺家做苦工,但她很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當第二個丈夫死了之後,她毅然獨自撐起整個家庭,因為還有兒子是未來的希望。可是誰知道,唯一的兒子也被狼叼去了;這給一般人,此時只有發瘋或者一死之念了,但祥林嫂仍然頑強地活了下來。可自從聽了柳媽的話,她就如“在白天出穴遊行的小鼠”,整日戰戰兢兢,處於極度的恐懼之中。
從心理學上講,恐懼症是人生一種最大的心理病,它往往產生於對未知後果的無法駕權和預測。患者明知其反應是過分、不應該、不合理的,但這種認識仍難以控制恐懼發作,嚴重時思維和行為失去控制,甚至會導致休克而死亡。恐懼症任何時代,任何人都有;像祥林嫂這樣被嚇死的人,不單是封建社會時期有,可能每個時代都會有。
“哀莫大於心死”,試想,一個人如果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或者判了死刑,生命還能堅持多久?現在很多人,包括許多明星大官,當知道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或者是犯了不可饒恕之罪時,不是立馬奄奄一息,就是畏罪潛逃或畏罪自殺。可憐的祥林嫂被“閻羅大王只好把你鋸開來”的話活活嚇死時,就只有這樣想了:“要是沒有地獄,該多好啊!”
地獄到底有沒有,活著的人沒有必要去追究死後的事兒。但是監獄是存在的,癌症是存在的,死刑是存在的。讓人恐懼的事情任何時間都會有,任何人都會有;因此我們一定要學會堅強,在任何時候都要有活下去的信心,在任何時候都要給人活下去的信心。
生理上有病了,可以藉助醫學來修復;而心理上的病,大多要靠自己來拯救!“Knowyourself”,認識你自己,這是一條鐫刻在德爾斐的智慧神廟上的箴言。在生命的旅途上,我們如何去破解生活中永存的難題,如何“認識你自己”?“我思故我在”,只要我們還能想什麼、感受什麼,就如同我們擁有什麼。“心若在,夢就在,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文學評價
祥林嫂的悲劇,是社會制度的悲劇,是人類文化的悲劇,也是人類精神世界的悲劇。
作者簡介
盧廣成,男,漢族,甘肅省慶陽市環縣職專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