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認知神經科學

euroscien Neuroscien Neuroscien

學科概念

社會認知神經科學(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SCN)是一門採用認知神經科學技術研究社會認知現象的交叉學科。通過整合認知神經科學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旨在從社會、認知和神經三個水平研究紛繁複雜的社會情緒現象。

發展歷史

認知神經科學已經發展了二十多年,日臻成熟。進入21世紀後,目前研究的熱點正往更加交叉的方向發展,加入了社會與文化的研究,發展出了社會認知神經科學的方向。社會認知神經科學成立的主要標誌是2001年在UCLA舉行的社會認知神經科學會議,已經發展了近十年,是最前沿的交叉學科之一。
國內也開始了大量的研究,各高校院所紛紛建立研究所或實驗室,如北京大學的文化與社會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Culture and 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Laboratory),北京師範大學的社會認知神經科學研究中心,中科院心理所也建立了社會與經濟行為研究室。

研究內容

社會認知現象包括情緒調控、態度改變、刻板印象、決策、道德、自我意識,以及情感障礙和各種社會認知障礙等[1]。 2006年初創刊了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雜誌;2007年10月在美國召開的心理生理學年會的17個專題研討中,就有10個是社會認知的內容。近年來社會認知神經科學進行了有關情緒、情緒障礙、自我意識、經濟決策、道德等方面的腦機制研究。例如在文化與自我方面,文化影響自我的心理學結構,導致兩種不同類型的自我建構,分為西方的獨立性自我和東亞的互依性自我[2]。通過fMRI成像,發現大腦有特定的腦區(右腦的內側前額葉)表征自我這一概念。而這種自我表征又顯示了文化差異,西方被試表示的是獨立性的自我,而東方被試在自我的概念中還包含了母親這一範疇[3]。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