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誠的教育家傅任敢紀念文集

真誠的教育家傅任敢紀念文集

《真誠的教育家傅任敢紀念文集》浸透著其家人、故舊、學友與弟子對傅先生的緬懷之深情,表達了他們對於傅先生無盡之追念。其中重慶清華中學傅先生門生的回憶占有相當的篇幅。在他們畢業六七十載後還以感動之情在耄耋之年述說著傅先生為師之高尚德性,展現著作為一校之長的傅任敢先生教育精神、思想、實踐之時代穿透力。他們稱傅先生“嚴師”、“慈父”,用各種感人至深的經歷,述說著深切的記憶。我們這些讀者無不為之動容。一起來翻閱《真誠的教育家傅任敢紀念文集》吧!

內容簡介

《真誠的教育家傅任敢紀念文集》由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序王長純
第一部分 評述傅任敢先生的文章
一個獻身教育事業的人——記傅任敢教授李銳
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教育家——傅任敢同志的主要教育實踐活動王介平
愛國、民主、進步的教育家傅任敢教授魏澤馨
傅任敢教授譯《大教學論》和《教育漫話》跋陳俠
懷念卓越的教育家傅任敢先生齊世榮
學習博任敢校長“君子貴有恆”的崇高品德周智佑
師德的豐碑——緬懷卓越的教育家傅任敢先生馬嘯風周發增
吸取中外教育遺產的精華曹國智
傅任敢先生的教育教學思想張裕康
緬懷傅任敢先生的教育思想皮明才姚先啟
傅任敢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的獨創性邱平濟
傅任敢以學為本的育人之道探析丁潤生
試論傅任敢前期教育思想的核心價值取向王曉華
執著的追求深刻的思想——傅任敢先生與北京師範學院周發增
他“五育並舉”而非“四育並重”丁潤生
弘揚傅任敢教育思想,為科教興國培養人才——重慶清華中學首屆“傅任敢
教育思想及實踐研討會”追記傅慧玲陳麗君趙海滄譚昌銘
“傅任敢教育思想與實踐之研究”開題論證會和結題會相繼在首部師大舉行張增田
重慶清華中學第二屆“傅任敢教育思想及實踐研討會”簡報蔣兆頻鄧朝陽
一位腳踏實地的教育家張琦
傅任敢校長教育思想的本質是教育救國趙海滄
傳承中國優秀文化教育思想的探索者劉先齊梁國政
傅任敢對高校辦學體制的遠見卓識丁潤生
試析傅任敢教育思想中的寶貴精神彭興
對傅任敢校長教育思想的切身體會劉先齊
傅任敢先生在“渝清”創建中的歷史功績皮明才
試議重慶清華精神皮明才
現代教育家成功辦學的範例——簡述傅任敢與重慶清華中學馬嘯風曹薇
對傅校長“關心時事、不參加實際政治活動”口號的初步研究馮世新
重慶清華中學的考試和淘汰制度是合理的梁國政
真誠辦學蜚聲遐邇課程改革獨樹一幟向啟林
傅任敢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與當今清華中學素質教育戴兆祥鄭家舜
傅任敢校長“學校家庭化”的辦學思想尹先國
早期重慶清華辦學的成效(論點輯錄二則)張輔樞胡甫庥
對開展“博任敢教育思想研究”的建議(論點輯錄二則)王展飛梁國政
第二部分 追思傅任敢先生的詩文
在重慶清華中學周年校慶會上的書面講話楊仁
懷念我的兄嫂傅舉晉
懷念長兄傅任敢傅舉孚
永遠的懷念傅樂生傅平生傅渝生
溫暖的家傅樂生傅平生傅渝生
回憶大伯伯——傅任敢先生傅梅
我的大伯父傅任敢和他的譯作(教育漫話)傅東
對任敢同學的片段回憶曾炳鈞
紀念人民教育家傅任敢逝世一周年尚傳道
教壇建樹聲名美學術流芳氣字昂熊仲暉
致平生函王介平
清華碎語王振華
傅任敢的教育理念與工作風格王振華
對傅任敢校長辦清華中學的回憶李儒明
師生們的衷心企盼(紀事輯要二則)邵正祥姚先啟等
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的傅任敢校長嚴偉年
老師的高風亮節值得學習張其炯
致傅平生的唁函汪國楨
深入挖掘傅校長教育理論的寶藏陳元嘉
回憶與思念李安瀾
緬懷傅任敢校長几件事秦文亮
沒有傅任敢校長的關懷,就沒有周光耀的成才秦文亮
詠傅任敢校長詩一首劉中一
傅任敢老師的人格風采張其錕
花溪三載受益終生張其錕
傅校長的恩德深厚奚震吉劉亞蘭
舊時月色奚震吉劉亞蘭
深切的懷念鮮繼根
懷念傅校長鍾德鈞
良師益友曾文元
花灘育桃李師表萬代傳楊禮俊(丁固)
感謝與致歉何世湘
緬懷敬愛的傅任敢校長昊祥林
花溪在我心中昊薔珠
永世難忘師生情胡甫庥(胡平)
他對莘莘學子的愛衛道治
永記清華師生情清華精神代代傳樊隆圖
清華中學瑣憶粟明華
紀念傅任敢校長百歲誕辰郭維鈞
悼傅任敢校長逝世二十周年劉澤夫肖茂華
弘揚傅校長的崇高教育精神趙世方
深切懷念我的恩師陳家驤
千秋功業待傳頌胡榮志
終生難忘肖煥雄
清華園內的一粒種子季懷民
民主與進步的校園尹棟樑
懷念萬世師表——傅任敢校長董映雪
回憶傅任敢校長二三事梁國政
一個難忘的印象周智佑
傅任敢的辦學精神和偉大愛心馮橋英
探望傅校長曾則鳴
懷念重慶清華,懷念傅任敢校長蔡方達
我們是傅校長的一群小房客廖幕僑
試說清華的清新空氣王永齡
循循善誘愛國育人魏樹勛
他是我永遠的懷念陳煒
自強不息勤儉節約鐘聲
我要讀書胡振紀
回首母校感念校長(紀事輯錄五則)
王報國莫景芳劉明遠嚴家騏王履飛
難忘的起步——長沙清華中學師生的追憶尹岳中
傅任敢同志在十一中的一些事跡雷通衢
何懼炎涼育英儒
屈惠英吳山梅鄧蘭如謝惠靈雷文嫻張特民高濱林玉芝
獨立人格·獨到見識·獨特建樹馬嘯風
第三部分 傅任敢先生生平資料
深切悼念傅任敢教授北京師範學院傅任敢教授治喪委員會
傅任敢先生編年事略楊仁傅平生傅渝生傅樂生
傅任敢先生教育言論選輯傅渝生丁潤生傅平生傅樂生
附錄(教育札記一篇)傅任敢
傅任敢先生主要著譯目錄揚仁傅渝生傅平生傅樂生
載有傅任敢先生相關資料的書刊文獻目錄傅平生傅渝生傅樂生
研究與紀念傅任敢的詩文目錄楊仁傅平生傅渝生傅樂生
第四部分 楊仁女士紀念文輯
楊仁女士編年事略傅渝生傅平生傅樂生
楊仁女士紀實性作品
東征憶語——中國第一支出國比賽的女子籃球隊東征紀實楊仁
想你,媽媽揚仁
追思楊仁女士的文章
名門·名校·名將成波文
清華情北京行陳文新
永遠的懷念——沉痛哀悼楊仁老師劉先齊
懷念傅媽媽何文仁
深切懷念楊老師王振蘭伍昌裕
懷念楊仁老師張顯義
跋一部弘揚清華精神的華彩交響樂丁潤生
後記馬嘯風

後記

歲月如流。到2012年,傅任敢先生離開我們已經30年了,傅先生夫人楊仁老師。也仙逝10年整了(這一年又恰值她誕辰100周年)。這就給他們的三位女兒積存多年的一樁宿願——為父母出一本紀念文集。提供r加速運作與實現的契機。編輯文集的倡議一經傳出,迅即得到傅先生夫婦的親朋故舊、門下弟子、杏壇同仁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文集定名為《真誠的教育家傅任敢紀念文集》(其中也包括紀念楊仁老師的內容)。
文集的編輯任務,是將家屬提供的,300多篇紀念文章及有關文稿、手跡、照片、題詞等,加以選取排比,提供給讀者閱讀,從而寄託人們對傅、楊的緬懷之情,而歸根結底,目的在於弘揚他們寶貴的教育理念和獻身教育事業的精神,對今天的教育發展和提高有所助益。
在編輯過程中,我們經過梳理,看到近30年來相關研究的發展脈絡。從參與研究的人員結構上看,大致形成了三個團隊。
第一個團隊,是以楊仁老師及三位女兒(傅平生、傅渝生、傅樂生)為中心組成的。傅先生剛剛辭世,全國各地即發來唁電唁函和紀念詩文數十件,她們的工作也就開始了。前後持續30年,走訪文化教育單位數十家,查閱書刊數百種,足跡涉及京、津、滬、漢、昆及川、湘等省市。她們不遺餘力地蒐集傅先生的學術遺產、生平資料和紀念文章,分類整理,加以製作。包括傅先生的著譯300餘萬字,手跡數百頁,評述與紀念性詩文300餘篇,載有相關傳記的書刊30冊,圖片數百幅,有關歷史文獻檔案資科數百頁;編寫《傅任敢年譜長編》等7種,編寫《傅任敢教育言論選輯》和《傅任敢著譯目錄》、《有關傅任敢文獻資料索引》、《紀念傅任敢詩文目錄》4種;抄寫複製相關材料數百份。這些成果匯聚成一個寶貴的資料庫,先後為《傅任敢教育譯著選集》、《傅任敢教育文選》、《傅任敢校長紀念文集》、《傅任敢教育文集》以及《中國近代教育人物像傳》等提供了著譯文稿和相關資料;請王長純教授幫助整理出版了《中國近代教育人物像傳》。
從基礎教育辦學方面看,傅先生最為成功的時期是20世紀40年代,辦學地點在國統區,而當時傅先生還是一個“教育救國論者”。人們拘於某種定論,長期以來不敢或不屑於肯定這樣的教育家。1982年傅先生病故。他的“右派”問題巳於3年前徹底改正,而全國又處於改革開放、思想解放的大背景下。傅先生的追悼會規格較高,北京師院(首都師大前身)黨委書記兼院長崔耀先所致《悼詞》將傅先生稱做“有影響的愛國、民主、進步的教育家”,在教育的各個領域“都成績卓著,多所建樹”,“在解放後他所參加的政治運動中經受住了考驗”。這就引起了各界的關注,啟動了紀念活動的序幕,繼而由重慶清華中學及其早期畢業生、其他校友為主組成的團隊逐步形成了。
1979年10月,在京的渝清校友數十人聚會,見到了闊別多年的傅先生,一致感謝渝清的培育之思。(張輔樞校友首次提出為傅先生豎立塑像的倡議。)1982年傅先生逝世訊息傳來,大家回顧自身成長過程,飲水思源,深切緬懷,寫了一批文章,同時,傅先生的清華大學學友、渝清同仁以及教育戰線的人士也紛紛著文。其中,王介平、曾炳鈞、尚傳道、陳俠、曹國智、魏澤馨、傅慧玲、陳麗君、譚昌銘、張裕康等所撰諸文,在評述傅先生方面具有開創性。而且魏澤馨編輯出版了《傅任敢教育譯著選集》。李銳(時任中央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則撰寫了長文《一個獻身教育事業的人——記傅任敢教授》,於1984年初發表。該文對傅先生作了全景式描繪。文末借用魯迅先生的話,稱傅先生是“一個埋頭苦幹、拚命硬幹的~中國的脊樑”式的人物。
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渝清為主的團隊對傅先生的相關研究漸次出現組織化、規模化的態勢。主要表現為:一是在出版的一批內部刊物登載了不少紀念或研究傅先生的詩文。二是召開了“傅任敢教育思想與實踐”首屆研討會,會上有的校友聲淚俱下地傾訴了對傅先生的追思,令人感嘆欷歔。三是匯集出版了兩本文集。其一是《傅任敢校長紀念文集》,其二是《水木清華 源遠流長——重慶清華中學育人歷史研究文集》。總之,這20年有數以百計的紀念與研究文章問世,嚴偉年、秦文亮、張其錕、胡平、劉先齊、趙世方、梁國政、周智佑、胡振紀等許多詩文受到讀者關注。有的著重敘述傅先生教育救國的情懷,剛毅堅卓的創業精神,嚴師與慈父相結合的育人風範。有的側重論述渝清、長清的辦學特色:育人全面化,學校家庭化,管理民主化,思想開放化,辦學自主化,等等。
進入新世紀的頭十年,渝清和校友們完成了兩項重大事項。其一,出版《傅任敢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文集》;其二,召開了第二屆“傅任敢教育思想與實踐”研討會。《文集》的文章和研討會的發言,與20多年前相比有所發展,從側重感性的回憶,進到偏於理性的論析和教育層面的探討。如皮明才、姚先啟、邱平濟、丁潤生諸文,著重評述傅先生創建渝清的歷史功績,他從所傳承的清華大學校訓出發而倡導的渝清精神,及其辦學實踐中的獨創性等,並指出:傅先生是現代教育家實施素質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教育思想植根於民主、自由和科學等理念,其教育理想和價值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位)。
對傅先生教育活動進行著力研究的,還有首都師範大學的研究團隊。
傅先生是首都師範大學建校元老之一,在此工作生活了28年。到職之後他就精心講授教育學公共課並潛心著述。而1958年被補劃為右派,被剝奪了講授教育學的權利,分配到歷史系任資料員。儘管如此,仍利用業餘時間完成了約80萬字的兩部教育著譯,可惜在“文革”之初即遭抄沒。他在歷史系完成了多種譯作,後來被譽為首都師大世界近現代史國家級重點學科的奠基人之一。只是教育界人士對此卻知之甚少。1979年以來,傅先生雖年邁病重,學術上依然多所創穫。總之,在首都師大的長時間工作中,傅先生的教育思想有令人矚目的新發展,對許多現實的教育問題做了深刻闡述,對今天仍不乏啟示。1990年,首都師大教科所編輯的《傅任敢教育文選》出版了,2005年《懷念卓越的教育家傅任敢先生》一文在本校《學報》發表,2006年《師德的豐碑——緬懷卓越的教育家傅任敢先生》一文刊出,一書兩文喚起了人們對傅先生的記憶。隨後,在各級領導的提議和支持下,首都師大“傅任敢教育思想與實踐之研究”課題組成立。2007年10月召開了開題報告會。於是由具有不同學科背景的成員組成的一支團隊,開始了有組織、有設計、以傅先生全部教育活動為對象的綜合性學術研究。
經過近四年的努力,20n年7月,該課題組的最終成果《傅任敢教育文集》由教育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其中包括課題組的專論,即《傅任敢的教育實踐、精神與思想》(代“前言”),傅任敢的論著和譯著,以及《傅任敢先生年譜》,全書約140萬字。
綜上所述,30年來的研究確實取得了很大進步,不但逐步引起了教育界和社會較廣泛的關注,而且產生了一批觸及根本性的研究成果。但毋庸諱言,目前的研究仍然有待深化,所獲成果還是初步的。今後對傅先生的研究任重道遠,需要努力提高。
近一年來,在吸納三個團隊為主的成果基礎上,《文集》編委會將精選的百餘篇詩文和史料奉獻給公眾。
在這裡還需對本書的內容組成做一項說明,即本書除了紀念傅先生的內容之外,也用了六分之一的篇幅用於紀念楊仁老師。之所以這樣安排,並非僅因楊老師是傅先生的夫人,而是因為傅、楊1934年成婚後,楊老師成了傅先生所從事的教育事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上個世紀40年代渝清創業的年代,她全力輔助傅先生,並且成為傅先生辦學理念的參與制定者和踐行者;到1958年以後,傅先生處於政治厄運期,她支撐著傅先生繼續頑強地為實現理想而奮鬥不止;在傅先生晚年重病纏身時,她協助起草或校訂教育論著;在傅先生辭世後,她孜孜不倦、鍥而不捨地搶救整理傅先生的學術遺產。所以要認識傅先生,決不能忘記站在他身旁的楊老師。更進一步說,楊老師自身的從教經歷和人格魅力,堪稱教育戰線的模範,足以供後輩崇敬、學習和緬懷。楊老師在學生時代是體壇名將,1931年作為中國第一支出國比賽的女子籃球隊主力隊員,遠征日本、朝鮮,洗刷了“東亞病夫”的恥辱。此後,終生從教,作為一名教師和中學管理幹部,總是自覺地探索教書育人的規律,而平時不懼困難的堅韌,與人相處的親和,贏得了廣大師生的愛戴。本《文集》載有楊老師的《編年事略》,師友弟子及女兒的紀念文章,以及楊老師撰寫的兩種紀實性自傳作品。《東征憶語》記述赴日本比賽的經歷。是一部愛國主義的教材。《想你,媽媽》,記述了既是中學教師也曾任周南女中校董的母親勤勉、博愛、自強、追求進步的不平凡的一生,同時展現了楊老師從幼年到少年直至成長的歷程,是一部親職教育的好教材。
本書是傅平生、傅渝生、傅樂生姐妹策劃並出資資助出版的,又共同參與編輯工作。本書設有編委會,編委會成員是(按姓氏筆畫為序):顧問為張輔樞、秦文亮;主編為丁潤生、馬嘯風、傅平生;常務編委為向啟林、傅渝生;編委有劉先齊、陳麗君、張其錕、周仁祿、周智佑、趙海滄、袁芳、梁國政、傅樂生等。本書第一、二部分由丁潤生、馬嘯風負責遴選並審改文稿,第三、四部分由傅平生負責文稿:資料的編寫、審改及圖片、題詞的收集編制。在討論確定編輯原則並初步圈選文選後,三位主編分別主持相關工作,並交換閱稿,全書最後由馬嘯風總其成。編委中除個別成員外,都是七八十歲的人了,但都心甘情願、不遺餘力地投人這項工作當中。限於自身的學力水平,工作中肯定有很多疏漏和失當,面對傅先生、楊老師的在天之靈深感愧疚,也有負熱心讀者的期望,為此謹致歉意,歡迎批評指正。
我們首先感謝本書收錄的詩文的作者,沒有他們的辛苦勞作與無私奉獻,本書的編輯無從談起。遺憾的是,未能與數篇詩文的作者或其家屬進行聯繫,徵詢意見,敬希見諒。請見到此書後,與編委會聯繫為盼。
我們要衷心感謝李銳先生,李老以九十五歲的高齡,仍然持續地關切此書的問世,並且在幾年前就預為本書題寫了書名。
我們誠摯地感謝王長純教授為本書作序,感謝書法家趙普題寫墨寶。
我們對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胡越社長、策劃編輯馬岩深表謝意,他們的熱情鼓勵和具體指導,使這本書得以順利立項、優質製作,謝謝!
重慶清華中學鄧朝陽校長,袁芳主任,以及參與相關工作的李芳等老師們,多謝了!首都師大畢淑清老師承擔文字錄入和傳達信息工作,也令我們感激不盡。
參與本書製作的每個成員都懷著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用我們的工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提高添磚加瓦。編輯過程中,這種認識和責任感不斷加強。2011年,溫家寶總理曾看望獲得科技大獎的科學家,九十五歲的葉篤正先生提出認真總結南開校長張伯苓和西南聯大的教育思想和辦學經驗的建議,得到總理的首肯。溫總理又為《從中國小講壇成長起來的傑出人物》一書作序,呼喚造就大批優秀的教師和教育家。我們編輯的這本書,致力於認真總結傅任敢先生的教育思想和辦學經驗,也是意在提供一個教育家的個案,如果能與總理作序的那本書起到一點呼應的作用,則幸甚之至!
馬嘯風
2012.1.於首都師範大學

序言

《真誠的教育家傅任敢紀念文集》的編者要我為該書寫序,在此之前,傅任敢先生的三位女兒在籌劃文集時也曾提及此事。我十分感謝他們的信任。作為傅任敢先生教育實踐與思想的研習者,我對傅任敢先生懷有深深的敬意。
傅任敢先生自清華大學求學時期起就已投身於中國教育現代化大業之中,他以“民族復生”為教育發展之價值取向,以“完人”為教育培養之目標。為此方向與此目標,傅任敢先生積極傳播現代教育理念,保守中華民族優秀教育思想,勇於實踐,積極思索,批判舊教育,力行新教育。傅先生由衷地擁護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將生命最後之光投射在中國教育現代化的新征程之上。
《文集》浸透著其家人、故舊、學友與弟子對傅先生的緬懷之深情,表達了他們對於傅先生無盡之追念。其中重慶清華中學傅先生門生的回憶占有相當的篇幅。在他們畢業六七十載後還以感動之情在耄耋之年述說著傅先生為師之高尚德性,展現著作為一校之長的傅任敢先生教育精神、思想、實踐之時代穿透力。他們稱傅先生“嚴師”、“慈父”,用各種感人至深的經歷,述說著深切的記憶。我們這些讀者無不為之動容。
時下倡導教育家辦學,但是“教育家辦學”講的不可能是時間邏輯,一般而言,不可能先成為教育家,然後到學校主持工作,更不可能做“校長都是教育家”的全稱判斷,那不符合實際情況。教育家辦學,我以為首先講的是意義邏輯,也就是辦學者應當熱愛教育,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有大德大道;懂得教育規律,按教育規律辦事,精心育人;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辦學思想;銳意進取,百折不撓。
傅先生可以說是這方面的楷模。所謂教育家辦學,首先是指辦學者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與對年青一代的熱愛去辦學。1939年,傅任敢就任重慶清華中學校長,在艱難困苦條件下創辦重慶清華中學。這一時期正值抗日救亡的歷史關頭,為抗日,為民族復生,他投身於培育新人的大業之中,勵精圖治,正氣凜然,在極其複雜和艱難的環境中探索學校發展之路,識卓志堅,辦學成績斐然,是中國現代教育史上教育家辦學的範例。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傅先生曾主政重慶清華中學、長沙清華中學,以抗戰救國為己任;新中國成立後他主持北京市第十一中學工作,則以建設新中國為學校教育的出發點。不論哪一時期,傅先生辦學都是以祖國和人民的利益為根本,並為此不惜自己的一切。傅先生門生對老師的追憶也是呼喚教育者的社會責任感,校長的一切要以社會進步的需要、兒童成長的需要作為辦學的準繩,精心育人,切不可將祖國的前途、大眾的利益扔到腦後,只圖自己個人的榮譽與升遷。
教育家辦學的第二層意思是校長要尊重教育規律,按教育規律辦事,傅先生在任校長期間竭力根據兒童的特點和教學規律,根據內外環境,設定學校的發展路徑和辦學的具體策略。正因為如此,傅先生在抗日戰爭期間,把重慶清華中學辦得奮發向上,碩果纍纍,為民族抗戰和爾後的建設,移風易俗,作育人才。其辦學實踐收一道同風之效,負笈而至者,絡繹不絕,望風而趨,蔚然稱盛。反觀今日之學校,一些校長急功近利,忙於做表面文章,追求轟動效應,並沒有把按教育規律辦事放在辦學的重要議程,以致學校出現很多違背教育規律、漠視兒童發展特點的事件,其結果是表面上熱熱鬧鬧,而實際上教育質量在滑坡,在學生道德成長上、知識掌握和能力形成上、在學生個性發展上都有很多值得檢討的問題。
教育家辦學的第三層含義是校長不僅要按教育規律辦事,更應是一個教育研究者,特別是校本教育研究者。世上沒有完全一樣的學校,每一個學校的成功要靠校長成功地解決自己學校的問題。校長應當直面自己學校面臨的問題,從理論與實際結合的角度,不斷地解決教育教學中不斷湧現的問題,並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辦學思想。只有這樣,校長才會高屋建瓴,破解難題,而不是就事論事,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傅先生就是在辦學實踐中努力探索,認真吸納現代教育理念,知行合一,形成自己的辦學理念並實踐之。在重慶清華中學的辦學實踐中傅先生著力於教師隊伍的建設,用現代教育觀念不斷改革課程和教學內容,倡導德智體美健康發展,注重勞動教育,艱苦創業,民主管理。經過十一年的艱苦努力,重慶清華中學成為西南一所著名的中學。其根本標誌是形成了培養抗戰救國、抗戰建國有用人才的辦學思想與經驗、機制與策略。傅先生以自己的教育思想統領學校的各項工作,以教育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探討推動學校的發展。他表現出極大的教育激情與教育創造力。而這正是我們今天深化基礎教育改革,提高辦學水平所需要的。校長的教育激情與教育創新精神是十分可貴的。舍此,不可能辦好一所學校。
教育家辦學的第四層意思是辦學要銳意進取,百折不撓。教育是困難的事業,辦學者要面臨來自校內外的諸多壓力,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挑戰。傅先生創辦清華中學時和師生一起奮鬥,從修建校舍到辦學的方方面面,莫不是頂著困難上,一步一步地開闢發展的路徑。重慶清華中學和長沙清華中學的成功,北京市第十一中學最初的發展可以說都是傅先生率領廣大師生艱苦奮鬥的碩果。
當然,教育家辦學還有歷史邏輯。歷史邏輯提示我們,過去不可重複,精神可以繼承光大。傅先生主政的重慶清華中學不町複製,但是,繼承先生的精神,辦學者則可在21世紀的中國腳踏實地有所作為,創造新的輝煌。同時,不同歷史時期教育家辦學就會具有不同的時代特點。今天談教育家辦學又有現今時代的內容,這就要求辦學者觀察教育具有全球視野,在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牢牢把握住公平與正義,堅決反對腐敗與浮誇,以人為本,育人為本,教師為本,實現學校的民主管理,遵循現代教育理念,辦好中國小校。
綜上,教育家辦學,不是給學校管理者戴上教育家的光環,不是浮躁輕率地給一些校長冠以教育家的頭銜,更不是以一己私利為考量去搞媒體炒作。教育家辦學是時代要求學校管理者負起社會的重任和人民的囑託,視野開闊,遵循教育規律,努力研究教育教學及學校管理面臨的問題與挑戰,不謀私利,志在遠大,不屈不撓,團結師生,沿著正確的方向引領學校發展。
傅先生之所以能成為傑出的辦學者,絕非偶然。他從青年求學時代便懷抱以教育促民族復興的熱望,不論是在清華大學讀書時,還是在長沙明德中學和而後做清華大學校長秘書時期,都表現出高度的社會良知,直面社會種種弊病,或批判之或找尋問題的答案。在民族危機的重大時刻,已經是一個知名青年學者的傅先生義無反顧地參加到全民抗戰大業中,作為清華大學校長秘書應梅貽琦之約,奔赴重慶,創辦重慶清華中學,其後兼為長沙清華中學校長,為抗擊日寇,為中華民族的復生嘔心瀝血培養人才。
從清華大學求學至畢業以後,傅先生對中國教育現代化的探索從未停止過,他筆耕不輟,撰寫下了《譯述》,著譯百餘文章,從不同角度,研討教育問題,並且翻譯出版了世界教育名著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洛克的《教育漫話》、安德婁的《生活的科學》、盧梭、福祿貝爾和色諾芬的《莉娜及其他》、裴斯泰洛奇的《賢伉儷》以及未完成的《福祿貝爾自傳》,推動現代教育理念在中國的傳播,並且在實際上,為他投身中學教育乃至而後從事高師教育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學術基礎。
應當說一說的是,傅先生作為一校之長主持全部校務的辦學實踐止於1954年調至原北京師院之時,但是他的教育活動與思索並未停止,而是開始了人生一個全新的時期,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作為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科的奠基人,在長達28年的時間裡,傅先生為首都師大教育學科的建設,為教育理論研究與繁榮,為高等師範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均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不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他都沒有離開過自己所鍾愛的教育和學術事業。先生一生淡泊名利,甘為人梯,無私奉獻。應當說,傅先生正是在其全部生命的歷程中把自己鍛造成為一位真正的人民教育家。
文集中一些文字談及傅先生的教育研究。不錯,如前所述,傅先生的確是一位不倦的教育思想探索者,生命不息,探索不止。先生之所著所譯之所以能永葆長盛不衰之學術生命,後人讀之,歷久彌新,睿智懾人,蓋源於此。
文集的出版,是一件值得欣慰的好事,這可告慰傅先生的在天之靈,這也可使積蓄於傅先生學生們心中對先生的真愛之情在此得以抒發;文集的出版,是一件令人感奮的好事,這可激勵廣大教育工作者以傅任敢為楷模,以實現教育現代化為己任,勤于思索,積極參與偉大的教育改革事業;這也可為今天的辦學者提供對教育家辦學的理解與可吸收的辦學經驗。
我們都知道,傅任敢親屬直接促成了這部紀念文集的編輯與出版。當然,不只是她們,還有傅任敢先生故舊友朋,重慶清華中學等傅先生曾主政中學的數屆學子,長期以來,為傅先生紀念文集編輯出版之鼓與呼,此起彼伏,並施以多方支持。他們之中很多已是耄耋老人,有的甚至已逾九旬。且體弱多病。儘管如此,為社稷民族計,為中國兒童健康發展計,他們長期以來在不倦地推動此事。傅先生逝世後這些人就一直關心傅先生教育思想與實踐經驗的闡揚,呼籲全社會重視傅先生的教育遺產,親自參與紀念文集的編輯與撰寫工作。清華中學的校友們利用同學集會等機會,熱情組織捐助,慷慨解囊。支持傅先生紀念文集的出版,傅任敢親屬婉謝了他們的好意,但是他們對傅任敢先生的愛戴永遠留在了傅家姐妹的心底。遠在海外的渝清校友也十分關注紀念傅任敢先生的文集出版事宜,經常詢問,表達他們的由衷支持。
以上種種,充分說明傅任敢紀念文集的出版“得道多助”,這些老先生代表了傅任敢先生故舊友朋和眾多門生的仁義與真誠。從這一角度看,我以為他們是這部文集編輯與出版的傑出推動者,功不可沒。對他們擺脫世俗羈絆的為人、為文、做事我深感欽佩,他們對本文集編輯與出版的貢獻理應為世人所景仰。
品讀文集裡那些魂牽夢繞、感人至深的回憶文字,傾聽那些年事已高的重慶清華校友深情的述說,我感動不已。能做傅先生學生者,幸哉!為人做事猶如傅任敢先生者,善哉,偉哉。文集還充分體現了各位作者對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之關注。我相信教育界同仁將勐志厥遠,並槳同心,將先生之真正教育家精神傳承光大。
能為此紀念文集,非為易矣。籌劃者、編者醞釀、設計、聯絡、輯稿,審稿,改稿,統稿,直至校對、印刷出版,箇中甘與苦非親事經過者不能知其一二矣。
歲月不居,如白駒過隙,恍惚間傅先生仙逝已有30年了。我作為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科的後來者懷著敬仰之意說了上面的話,以紀念這位真正的教育家。耿耿此心,載篤載誠,是為序。
2011.12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