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由來
一、范陽遷入
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河南等地號稱“中原”,是各種姓氏人才薈萃之地。古代盧姓宗族聲名十分顯赫,為王為相者有,名將鴻儒者眾。其中許多人祖籍在發祥地范陽,功成名就之後即定居於河南,至今許多村鎮還保留盧姓聚族而居的原生狀態和同姓群居的習俗。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四《盧攜傳》記載,唐代宰相盧攜,“字子升,其先本范陽,世居鄭(今河南新鄭)。”《新唐書》卷一百九十六《盧鴻傳》記載,唐代畫家盧鴻,“字顥然,其先幽州范陽人,徙洛陽。博學,善書籀,廬嵩山。”1997年新密《盧氏重修宗祠碑記》說,“唐高宗時期,詩文聞名朝野的盧照鄰,終官尚書使,宋代騎尉常侍盧損,原籍涿郡,晚年隱居密縣具茨山下。”此外,姓氏專家稱祖籍范陽的唐代著名詩人盧仝的父輩由范陽遷出,落籍於玉川(河南省濟源縣的舊名)。北宋宰相盧多遜曾祖得一從范陽徙居懷州河內(今沁陽市)。其後裔現散居於河南省沁陽、南陽、海南省三亞等地。
二、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改鮮卑舊姓為盧姓,這支來自鮮卑族的盧氏毫無疑問是以後河南盧姓的重要來源之一。
據《魏書·官氏志》記載:“有莫廬氏,虜姓也。後改為廬氏,復去草,改為盧氏。吐伏盧氏,改為盧氏。”有的學者以為,由莫廬氏所改“這支盧氏應是北魏遷都洛陽後所改,所以是源於河南的盧氏。”(盧美松:《中華盧氏源流》,廈門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25頁)清人張澍另載,“魏太和初,詔豆盧去豆為盧氏。……魏太和中,例稱單姓,至是改寬為盧姓。”(張澍編纂《姓氏尋源》,嶽麓書社,1992年,第93頁)《魏書·氏族志》記載,“孝文帝改鮮卑複姓吐伏盧氏、伏盧氏、盧浦氏、莫盧氏為盧姓。是為河南洛陽盧姓。”
三、唐代范陽雷氏音訛改為盧氏後遷居河南的一支盧氏,是河南盧氏的另一源頭。
《元和姓纂一》卷三記載:范陽雷氏與盧氏同在一地域,以盧氏為著姓,又“以盧、雷聲近,故亦改為盧焉。”該支盧氏,有的於唐代已遷至河南。《新唐書·盧祖尚傳》說:“祖尚自雲,本姓雷氏,後音相訛,改姓盧氏,望弋陽(治今河南潢川)光山(今河南光山縣)。”
四、明初自洪洞縣徙居河南
明初洪洞移民不僅廣泛流傳於河南民間,而且屢見於古代文獻記載。)河南扶溝縣江村鎮的“周塢盧氏”,是始祖盧成於明初由山西洪洞遷民而來。該地盧氏現有一萬多口人,分布於扶溝、開封、通許、鄢陵、太康等縣60多個村莊。盧東超先生提供鄢陵《盧氏宗譜》(1986年續修)稱“太祖諱成胞弟奉詔令自山西洪洞移居河南,一居扶溝,一居許昌,一居河北。居扶溝即諱成族,是扶溝盧氏之鼻祖也。”盧化南先生提供高姓族譜中有關於濟源盧氏入居的線索:“盧伯元,又玄子,從洪桐縣遷濟源思禮後遷關陽村”。此記載正可與鄢陵《盧氏宗譜》記載,相互佐證。值得注意的,由於明初洪洞移民的傳說在河南流傳已久,少數假託明初山西移民的河南盧氏,可能另有其源。如1997年新密《盧氏重修宗祠碑記》說:“密盧何來,相傳在永樂年間洪洞遷密。《明實錄》記載,永樂二年,山西萬戶遷往北京,未及河南。《明史》無記,縣誌未載。”新密盧氏以口耳相傳“盧氏先祖均是洪洞遷密”為據,1997年四續族譜時《序》中“肯定”地說:“吾門先祖由普遷密,迄今六百餘載。”專家指出,“(明代)河南地區接納的移民成分是相當簡單的,大部分的民籍移民來自山西,只有少部分的移民來自江西、山東和其他地區……即使有假託山西移民的其他籍移民,其人口必定不會很多。”(葛劍雄主編,曹樹基著:《中國移民史》第五卷《明時期》,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64——265頁)
五、明末清初自江西、江蘇北遷河南
明末清初,江西南昌塔田村盧氏,次第北遷,共50多支,大部分失去聯繫,唯有虞城縣張集鎮盧廟村盧氏,世系不紊,延續至今。河南商丘一帶盧氏,亦有於明初從江蘇一帶北遷的。民國13年(1924年)《商丘盧氏家譜》記載,“祖上盧青、盧晴兄弟從武為明洪武丁酉年十月渡江止應天府。曾任左右侍郎,祖籍揚州府江都縣慶鄉人。故而盧集村是由揚州府遷居而來。
發展現狀
盧集村全村五千多畝良田土地,主要種植小麥,大 豆,,玉米。全村在滿足自己自足的基礎上,每年對外出口大量的農作物,全村水清木秀。
村里單位
盧集村黨支部、、盧集村馬院長衛生室
經濟發展
活力盧集村,商機無限,是一個開放、開明、開拓的投資樂園。近年來,勤勞、樸素、善良的人民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追趕型、跨越式、集約化”的發展理念。
在這片熱土上,我們承諾:一切招商為發展,一切發展為招商。我們以優越的投資政策、優美的投資環境、優秀的投資服務,誠摯歡迎有識之士前來考察洽談、投資興業,共創盧集村輝煌的明天!
地理氣候
盧集村位於北緯33.9°,東經118.2°。地處河南東部,屬暖溫帶亞溫暖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季風盛行,秋冬季盛行東北風,春夏季盛行東南風;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雨水充沛,雨熱同期,無霜期較長,冬冷夏熱,春溫多變,秋高氣爽。
年平均日照2200小時,年平均氣溫14.3℃左右,平均無霜期200天,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上下,但分布不均,6-8月雨量占年降水量近六成,易形成春旱、夏澇、秋冬乾燥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