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鯗

白鯗

鯗”,即剖開洗淨,然後略加鹽晾乾的魚,白鯗是大黃魚的乾製品。

báixiǎng
“白鯗”,即用大黃魚加工製成的鹹乾品,味鮮美、肉結實,為名貴海產品,中醫認為其味甘、性平,可開胃、消食、健脾、補虛。
【別名】石首魚鯗、鯗魚
【來源】藥材基源:為石首魚科動物大黃魚或小黃魚的乾製品。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 2.Pseudosciaena polyactis Bleeker 採收和儲藏:在魚汛期捕撈,捕後,除去內臟,洗淨,曬乾。
【原形態】 1.大黃魚,體側扁,一般體長為40-50cm,大者長達75cm。頭較大,具發達粘液腔。吻鈍尖,有4個吻孔。眼中大,側上位,眼間隔圓凸。口前位,寬闊而斜,下頜稍突出牙細尖,上凳牙多行,外行牙稍擴大;下頜牙2行,內行牙較大。頦部具4個不明顯小孔。前鰓蓋骨邊緣有細鋸齒,鰓蓋骨後端有一扁棘,鰓孔大,鰓耙(8-9)+(16-18),細張。頭部和體的前部被圓鱗;後部被櫛鱗。側線鱗56-58(8-9/8)。背鰭鰭條部及臀鰭鰭膜上被小圓鱗。體側下部各鱗片均有一金黃色皮腺體。背鰭Ⅷ-Ⅸ,Ⅰ-31-34,連續,起點在胸鰭基部上方。臀鰭Ⅱ-8,第2鰭棘較長。胸鰭15-17。尾鰭楔形。鰾大,前端圓形,兩側具側枝31-33對,每一側枝最後分出的前後兩小支等長,且互相平行。耳石梨形。體背面和上側面黃褐色,唇橘紅色。各鰭黃色或灰黃色。腹面金黃色。 2.小黃色,體側扁,一般體長23-26cm,大者可長達50cm。外形與大黃魚近似。主要差別如:鰓耙10+(8-20)。側線鱗50-62(5-6/8),背鰭Ⅸ-Ⅹ,Ⅰ-31-36。臀鰭II-9-10。鰾大,前部圓,兩側具側枝26-32對,每一側枝最後分出的前、後兩小支不等長;後小支短,前小枝細長。耳石梨形,較小。體黃褐色,唇橘色,各鰭灰黃色,腹面金黃色。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1.為暖溫性回遊魚類。棲息於60m以內近海的中下層。喜集群,食性廣,主要攝食小型魚類、節肢類等動物。能發聲,生殖期更盛。一生能多次產卵,產卵場均在河口附近或島嶼、內灣近岸淺清潔工我。產卵期分春秋二季。懷卵量一般為20萬-50萬粒,卵浮性,球形,很1.19-1.55mm,有無色油球1個。秋冬隨水溫下降。魚群向南回遊越冬。 2.為溫水性底層魚類。喜棲息於軟泥或泥沙質海底。食性廣。能發聲,在生殖期常發出“咯咯”、“沙沙”聲。生殖期在北方海區於4-5月間產卵,懷卵量平均為7萬-15萬粒,卵浮性,球形,直徑1-1.45mm,有油球1個。秋末冬初,魚群南下作適溫回遊。
【宜食】適宜脾胃氣虛,食積腹脹,泄瀉下痢,食欲不振,病後產後體質虛弱之人食用。
【忌食】白鯗補虛,諸無所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