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44.91畝(其中:田277.16畝,地167.75畝),人均耕地0.81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751.6畝,草地面積434畝;水面面積37畝;荒山荒地面積27.6畝;其他面積1945.5畝。
經濟與產業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24.4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56.7萬元,占總收入的37%;畜牧業收入13萬元,占總收入的30.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10頭,肉牛12頭);林業收入12.5萬元,占總收入的2.9%;第二、三產業收入125萬元,占總收入的29.4%;工資性收入1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打工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0人(占勞動力的13.6%),在省內務工80人,到省外務工0人。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產品主要銷售往縣內,無完善的銷售渠道。 2010年種植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7%。該村目前正在發展刺繡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白寺村算是一個比較封閉的小山村,保留了傳統村落的原汁原味,沒有重工業和大型養殖業,環境優美。三面環山是白寺村的真實寫照,整個村子遍是鬱鬱蔥蔥的各種樹木和竹林,十分祥和的畫面。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通電視,無路燈。全村有120戶通自來水,有120戶通電,有12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2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1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1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89%和89%)。
該村到鄉道路為7米水泥硬化路面,交通方便;進村道路為5米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水泥硬化的路面。
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15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00畝,有效灌溉率為72%,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80畝,人均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1畝。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2010年止,政策住房改造1戶。
文化教育
白寺村先前有白寺國小,後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位於福壽山鎮區的益海學校,中學生就讀到與益海學校一牆之隔的思村中學 。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20戶,共鄉村人口595人,其中男性273人,女性322人。農業人口584人,勞動力250人,從事第一產業19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570人;少數民族8人,其中傣族4人,景頗族4人。全村人口按教育程度,研究生3人,本科10人,中學270人、國小215人。
到2010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540人,參合率92.5%;享受低保120人,五保戶3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5公里,距離鄉衛生院3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100戶,占農戶總數的83.3%。
村務與發展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訂農業承包契約13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28.39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5.2萬元,有固定資產6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村務。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20人,黨員中男黨員13人,女黨員7人。設有團支部1個,團員60人。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①人民素質偏低;②道路問題;③各方面資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加強人民素質。重 點發展第三產業,種植面積300畝;產值達到50萬元;發展養殖業,發展豬400頭、牛100頭、羊500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30人。到 "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0年的3500元增加到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