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病

痱病一詞,見於中醫經典《內經》。《靈樞·熱病》:“痱之為病也,身無痛者,四肢不收,智亂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則不能言,不可治。”

痱,音fei肥,《說文·疒部》:“風病也。”《爾雅·釋詁》:“痱,病也。”《漢語大字典》:“痱,中風病。”因(中)風而痱,後世醫家有“中風痱”、“痱風”、“風痱”等名稱。《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中風痱,身體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處,或拘急不得轉側。”《太素·熱病說》:“痱風之狀,凡有四別。”《千金要方·卷八·論雜風狀第一》:“風痱者,身無痛,四肢不收,智亂不甚,言微可知,則可治;甚則不能言,不可治。”《風痱第五》:“夫風痱者,卒不能語,口噤,手足不遂而僵直者是也。”《諸風第二》:“中風痱(一作入髒),身體不知自收,口不能言語,冒昧不識人,拘急背痛不得轉側方。”痱即痱病,亦名風痱、中風痱、痱風等,乃中風病之古稱。

臨床表現為神志障礙(神志昏糊、迷濛或昏不識人),言語障礙(口不能言或失語)及肢體運動、感覺障礙(偏癱或全癱而不知痛癢),系中臟腑之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