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留得枯荷聽雨聲:唐詩中的人生喟嘆》重溫三百年最美唐詩。
作者簡介
洪丕漠(1940—2005),著名書法家、文化名人、教授。祖籍浙江慈谿,出生於上海。曾任華東政法大學文學與法研究所所長、華東政法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上海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兼職教授、香港中醫專業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一屆學術委員、上海市大學書法教育協會會長、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他還是一位勤奮的多產作家,一生創作百餘部、2000萬字的各類著作,被學術界譽為“奇人”、“江南才子”。
圖書目錄
自序
一 哀樂人生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莫愁前路無知己
西出陽關無故人
長風破浪會有時
唯有春風不世情
禍福茫茫不可期
荷衣垂釣且安命
霜葉紅於二月花
少小離家老大回
霜鬢明朝又一年
病樹前頭萬木春
死是等閒生也得
夕陽無限好
城外土饅頭
二 生活風景
每逢佳節倍思親
豈得安居不擇鄰
竟日淹留佳客坐
相逢意氣為君飲
一生好入名山游
莫為輕陰便擬歸
黃四娘家花滿蹊
別業居幽處
月照獨眠房
楚腰纖細掌中輕
地僻門深少送迎
留得枯荷聽雨聲
枕上片時春夢中
相看兩不厭
家書抵萬金
三 自我修養
水能性澹為吾友
衣食才足甘長終
讀書聲里是吾家
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春蠶到死絲方盡
……
四 世道人心
五 愛情婚姻
六 女性話題
七 養生健康
八 文藝禪悅
九 其他
序言
寫作是苦差使,值此新世紀曙光初照之際,恰值我行將退休之年。本來嘛,當此人生交替、世紀交替的階段,我已悄然準備,暗下決心,把人生的主攻方向,由文字的寫作轉移到書法的創作中來。宋朝盧梅坡《雪梅》詩說:“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平章。”梅之與雪,各擅勝場,這就難為了我們的詩人盧梅坡先生,要花費一番孰優孰劣的評論了。然而我卻有自知之明,書法優於為文,縱使是改革開放二十年來,幾乎平均每個季度完成一種著作,或古籍整理,或散文隨筆,以每天平均兩三千字計,則一年完成的文字量,大概在八十到一百萬之間。回想我們的鄭逸梅老先生,八九十歲高齡時,依舊是神明不衰,筆耕不輟,曾聽他親口對我說,他每天伏案的文字工作量,基本在一到二千字之間,由此可見,我正當年富力強的中年,每天花半天時間,作二千字上下的耕耘,其實也算不了什麼。平時我的寫作風格是不拚命,不停止,有人認為我出筆快,二十年來出版了這么多的書,好比龜兔賽跑中的兔子,可我卻更加自認為是慢吞吞的烏龜,問題在於慢而不停,積少成多,並非如兔子的猛奔一陣,就睡大覺去了。
然而講歸這樣講,搞文字要嘔心瀝血,從某種程度上看,說是自我戕害,也不為過。可世界上就是有那么一批以自我戕害為樂的人,你又有什麼辦法呢?書法創作是樂,文字寫作是苦;書法創作是輕鬆,文字寫作是沉重。在這世紀伊始輕鬆與沉重的過渡中,出於友情與慣性的雙重作用,我還是舉起了這管為文的禿筆,孜孜不倦地以獅子搏兔、全力以赴的精神,繼《論語現代版》之後,及時完成了《唐詩與人生》的寫作。
講寫作是自戕,是苦境,這也僅僅是從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眾多視角中的一個視角來看問題。其實換個角度看,“吟穩一個字,拈斷數莖須”是苦,“語不驚人死不休”是苦,然而“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呢?且不說整個寫作過程當中時時進發出來的奇思異想之樂,單就作品完成後那苦中生出來的樂趣,就大有“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慨嘆。
書成自視,唐詩之與人生的關係,從“每逢佳節倍思親”、“相逢意氣為君飲”、“一生好入名山游”、“地僻門深少送迎”,到“莫愁前路無知己”、“天津橋上無人識”、“禍福茫茫不可期”、“少小離家老大回”,既是生活中一道道無盡的風景,又是人生中艱難苦恨、甜酸苦辣的種種體味。要是講,艱難困苦是人生的大學,那么同樣可以認為,體味感受是人生的樂園。我們現代人不是講感覺、講過把癮就死嗎?那種從唐詩中讀出來的感覺,那種從唐詩中體味、體認、體驗出來的無窮樂趣,真值得你過把癮而不死,而更加快樂,更加健康,更加積極向上。
不僅如此,唐詩中還有好多涉及世道人心、愛情婚姻、自我修養,以及文學藝術、養生健康,乃至禪悅感悟等話題。可以認為,大凡今人能夠碰得到的方方面面的困惑或者感悟,都可以在唐詩中找到相對應的或多或少的反映。由此,筆者在撰寫此書時,便在按照出版社的總體要求的同時,多由古及今,由今及古,由中及西,由西及中,往往抓住一個如“水能性澹為吾友”,或者是“為他人作嫁衣裳”等詩句作為話題,然後由點及面,盪將開去。海闊天空,作思想之漫遊;抽絲剝繭,繹生命之真諦。非敢雲盡善盡美,聊以作我言抒我心。
記得還在年輕學醫時。父親曾經對我講過:“一本《唐詩三百首》,足以陪伴人的一生,尤其是在艱難困苦當中。”回想父親晚年處境,是一個舊知識分子在“思想改造”中所經歷的痛苦的心路歷程。由於當時年紀太輕,經歷簡單,對於父親的話未能作深一步的理會,時至現今,細細體味他老人家對我所講杜甫詩如“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方知正是他晚年生活艱難、心情孤寂的映照,以及藉以作清心滌煩、自我排遣的解脫。
由此我想,當我把此書奉獻給世人的同時,是不是也同時敬獻給我父親的在天之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