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圈在中國的研究近十年來剛剛興起,研究主要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開展,理論研究從日本的相關研究出發,提出針對我國實際情況的概念政策、形成生活圈系統模型,以中山大學為代表;套用實踐研究通過GIS等技術手段探索具體操作方法,以北京大學為代表。
定義
生活圈,指根據居民實際生活所涉及的區域,中心地區和周邊區域之間根據自我發展意志、締結協定形成的圈域。生活圈內各項建設活動,特別是基於生活需求的公共服務的建設運營,是以地區合作為基礎、以多方共贏為目標進行的。生活圈內部公共資源及公共服務的獲得,除了自助方式以外,還包括互助、共助、公助,從政府、社會層面對市場的服務功能進行補充。
生活圈基本理念
1.自助
指的是公共服務獲取機制里最基礎、最廣泛的方式,指通過自己工作或養老金來支撐自己的生活。自助內容的選擇較多受個人經濟能力和服務需求迫切性的共同影響,是市場經濟下選擇最優性價比的結果。
2.互助
指的是非正式的相互扶助,是東方傳統生活方式下形成的一種特殊的服務獲取方式,其實現基礎是強烈的社區歸屬感和鄰里認同,如中國俗語中“遠親不如近鄰”折射的就是通過互助獲得服務的方式。
3.共助
指的是制度化的相互扶助,由政府主導開展,針對公共服務提出的制度性服務內容及要求,以實現對社會群體迫切需要、但無力負擔的服務的保障。
4.公助
指的是自助、互助、共助無法涉及的,經濟收入、生活水平、家庭狀況等貧困程度低於設定標準的情況下,給予一定生活保障、技能培訓的社會福利制度。
套用
目前生活圈理念主要進行兩個層次的套用,一是巨觀層面的生活圈規劃建設,如珠三角優質生活圈 、京張生活圈等;二是規劃實踐層面如何開展,如廣東省鶴山市生活圈系統建設 、北京城市生活圈規劃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