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青黃耆
植物形態莖平臥或上升,多數,長20-40厘米,密被白色開展的短柔毛,多分枝。 羽狀複葉具11-21片小葉,長2-4厘米;托葉三角狀披針形,長達4毫米,上面無毛;葉柄長4-6毫米;小葉近對生,橢圓狀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4-11毫米,寬2-4毫米,先端圓或截形,有短尖頭,基部圓或鈍形,上面有時有疏柔毛,下面被白色半開展柔毛,小葉柄短。 莢果近圓形或長圓形,長7-8毫米,直徑4-4.5毫米,具網脈,疏被白色短柔毛,假2室,含多顆種子,果頸不露出宿萼外;種子棕色,圓腎形,長約2毫米,橫寬約2.5毫米,平滑。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甘青黃耆
- 拉丁學名:Astragalus tanguticus
- 命名者及年代:Batalin
- 分布區域:甘肅,青海,四川,西藏,雲南
植物形態
莖平臥或上升,多數,長20-40厘米,密被白色開展的短柔毛,多分枝。羽狀複葉具11-21片小葉,長2-4厘米;托葉三角狀披針形,長達4毫米,上面無毛;葉柄長4-6毫米;小葉近對生,橢圓狀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4-11毫米,寬2-4毫米,先端圓或截形,有短尖頭,基部圓或鈍形,上面有時有疏柔毛,下面被白色半開展柔毛,小葉柄短。總狀花序呈傘形;生4-10花,長4-10厘米,疏被白色或混有黑色柔毛;總花梗長2-4厘米;苞片披針形,長約2.3毫米;花梗長1-1.2毫米;小苞片細小;花萼鍾狀,疏被白色及黑色柔毛,萼筒2-2.5毫米,萼齒線狀披針形,長2.5-3毫米;花冠青紫色;旗瓣長約10毫米,寬10-10.5毫米,瓣片近圓形,長8-9毫米,先端微缺,基部突然收狹,瓣柄長1.7-2毫米,翼瓣長約8毫米,瓣片近長圓形,長7-8毫米,寬2.5-2.8毫米,先端圓形,瓣柄長2.5-2.8毫米,龍骨瓣長9-10毫米,瓣片倒卵形,長7-8毫米,寬3.5-4毫米,瓣柄較短;子房有柄,密被白色柔毛,柄長約1毫米,柱頭被簇毛。莢果近圓形或長圓形,長7-8毫米,直徑4-4.5毫米,具網脈,疏被白色短柔毛,假2室,含多顆種子,果頸不露出宿萼外;種子棕色,圓腎形,長約2毫米,橫寬約2.5毫米,平滑。花期5-8月,果期8-10月。產地分布
產甘肅西南部(夏河、岷縣、瑪曲、肅南)、青海東部及南部、四川西北部(若爾蓋、馬爾康、道孚、爐霍、甘孜、德格)、西藏東部(江達、昌都、丁青、巴青)。生於海拔2500-4300 米的山谷、山坡、乾草地、草灘。模式標本采自川、甘、青三省交界處。醫用價值
根:補氣昇陽,益氣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腫。(來源:《中國中藥資源志要》,中國藥材公司,科學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