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一款名為Nerve 的真人大冒險直播遊戲正席捲紐約城,遊戲參與者有兩 個不同的選擇,要么當“觀看者”,要么當“玩家”,觀看者付費決定玩家去挑戰各種冒險遊戲。
高中女生 Vee ( 艾瑪·羅伯茨 飾)原本是個平凡無奇的乖乖女,平日最大的樂趣就是“窺視”學校里的男神 JP。而她的好友 Sydney ( 艾米麗·梅德 飾)正沉迷於這個直播遊戲裡,為了吸引觀看者而作出種種大膽行為。當她受到她最好的朋友的鼓動去參加比賽,成為了“玩家”之後,她的生活從此發生了一系列的巨變。她很快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驚險刺激的貓鼠遊戲中,而她的整個未來也將被徹底改變。
她的第一項冒險,就是親吻一個陌生人。挑戰成功後,她才發現這個陌生人 Ian ( 戴夫·弗蘭科 飾)也是遊戲玩家之一。他們倆的大冒險直播得到了萬千粉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艾瑪·羅伯茨 | Vee | 配音 張琦 |
戴夫·弗蘭科 | Ian | 配音 梁達偉 |
艾米莉·梅德 | Sydney | 配音 周帥 |
朱麗葉特·劉易斯 | Nancy | 配音 黃鶯 |
邁爾斯·赫爾澤 | Tommy | 配音 傅森 |
Machine Gun Kelly | Ty(as Colson Baker) | 配音 樊俊航 |
喬尼·波查普 | Gatekeeper | |
貴美子·格倫 | Liv | 配音 陶典 |
愛瑞兒·范登伯格 | Bergdorf Sales Lady | |
薩米拉·威利 | Hacker Kween | 配音 蔣靜菊 |
馬克·約翰·傑弗瑞 | Wes | 配音 胡藝 |
Christina Fuentes | Watcher | |
Brian Marc | J.P. | 配音 拜躍 |
職員表
製作人 | 愛麗森·希阿墨 |
導演 | 亨利·朱斯特、阿里爾·舒曼 |
副導演(助理) | Sandi Greenberg |
編劇 | 瓊·瑞安、傑西卡·沙澤爾 |
攝影 | Michael Simmonds |
剪輯 | Madeleine Gavin |
選角導演 | 約翰·帕帕席德拉 |
配音導演 | 黃鶯 |
藝術指導 | Chris Trujillo |
美術設計 | Marc Benacerraf |
造型設計 | Jameson Eaton |
服裝設計 | Melissa Vargas |
視覺特效 | Eran Dinour |
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 |
| |
| |
|
參考資料來源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故事源於一個紐約的24小時線上遊戲,大家可以選擇成為玩家或看客進入遊戲,如果成為了玩家,那么觀眾會在網上蒐集一切你的信息並制定一些你平時不敢完成的任務 。
拍攝過程
在拍攝艾瑪·羅伯茨自己穿內衣在商場飛奔的戲份時,為了能更加自然一些,她必須忘記周圍有很多人在觀看 。
製作發行
前期宣傳
2016年12月26日,《玩命直播》宣布正式定檔2017年1月6日,並曝光了影片預告片和定檔海報 。12月29日,《玩命直播》曝光了“王牌主播”版人物海報 。
製作公司
名稱 | 國家 |
Allison Shearmur Productions | -- |
獅門影業 | 美國 |
Keep Your Head | 美國 |
Paragon Studios | -- |
Supermarché | 法國 |
發行公司
名稱 | 時間 | 國家 |
獅門影業 | - | 美國 |
Eagle Films | 2016 | - |
Moments Entertainment | 2016 | 土耳其 |
上映日期
國家 | 時間 | 國家 | 時間 |
美國 | 2016年7月27日 | 菲律賓 | 2016年7月27日 |
立陶宛 | 2016年7月29日 | 愛沙尼亞 | 2016年7月29日 |
英國 | 2016年8月12日 | 芬蘭 | 2016年8月12日 |
瑞典 | 2016年8月19日 | 法國 | 2016年8月24日 |
丹麥 | 2016年8月25日 | 克羅地亞 | 2016年8月25日 |
希臘 | 2016年8月25日 | 智利 | 2016年9月1日 |
德國 | 2016年9月8日 | 荷蘭 | 2016年9月22日 |
阿根廷 | 2016年9月22日 | 中國 | 2017年1月6日 |
參考資料來源
影片評價
電影直擊網路直播現象的主題引發了觀眾的思考,這部電影是“粉 絲與網紅的最佳寫照”,電影用這種方式告訴觀眾,社交媒體所帶來的輿論暴力,這種傷害是帶有實質性的。影片是一部與時俱進有新意的佳作,對於娛樂至死的網路時代,針砭得相當使勁。 (騰訊娛樂評)
影片最後一幕尤為諷刺:黑客將所有“看客”的真實姓名都公之於眾,當面對“參與謀殺”的罪名時,“看客”紛紛選擇退出。讓觀眾看到了角色背後那一個個現實的影子——躲在匿名背後的一些人享受著網路世界裡發泄式的狂歡,這種精神高度壓抑後的逆反釋放展示的不僅是看客的惡趣味,更展現人在社會高速發展過程中引發的社會恐懼和道德恐慌 (《南方日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