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序[中科院院士、有機化學家]

王序[中科院院士、有機化學家]
王序[中科院院士、有機化學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序(1912.3.8-1984.2.10),出生於江蘇無錫,藥物化學家。 王序1935年畢業於滬江大學化學系。1940年獲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1951年加入九三學社,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歷任浙江大學教授,北平研究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醫學院藥學系教授,北京醫學院藥學系主任、核酸化學研究室主任等職。 王序畢生致力於藥學教育事業和藥物研究工作,培養了大批藥學科學技術人員。在學術上最突出的貢獻,是對生命科學有關的核酸的鹼基以及核苷、環核苷酸類化合物的研究,並在發掘中草藥寶庫方面做出了貢獻。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1912年3月8日,生於江蘇省無錫市。

1931年,無錫輔仁中學(今無錫市中學)高中畢業。

1935年,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化學系。

1936—1940年,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研究生院深造,1940年獲博士學位。

1940年,任浙江大學化學系(當時遷至貴州遵義)教授。

1941年,任北平研究院化學研究所(當時遷至昆明)研究員。

1950—1958年,任北京醫學院(現為北京醫科大學)藥學系教授、有機化學教研室主任。

1958—1978年,任北京醫學院藥學系代理系主任。

1978—1984年,任北京醫學院藥學系主任兼任藥物研究所所長(1984年為名譽系主任直至逝世)。

1984年2月10日上午,王序在實驗室因猝發性心肌梗塞,倒在實驗台旁,經搶救無效,於9時40分逝世。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王序主要從事雜環化合物、糖類化合物、核苷酸以及中藥活性成分的研究。

為了發掘中醫藥學寶庫,王序開展了對中草藥益母草、鴉膽子、玉米須、錫生藤、豬屎豆、吊群草等的研究工作。在研究中草藥的過程中,王序進一步提出了研究中藥必須與中醫的辨證施治原則結合起來。他認為幾千年來中醫治病所使用的中藥不過幾百種,如果能用現代基礎醫學的研究成果來系統地研究這幾百味中藥,一定能走出自己的路。王序不滿意經典藥理學篩選藥物的方法,他善於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為自己的科研構想服務。他敏感地發現近代生物學的一些方法,如酶和受體的試驗,可以快速地檢出很多有生物活性的微量物質,因此他在中國國內較早地提出用酶和受體的試驗,作為評價中藥有效成分的方法。他特彆強調應該重視水溶性成分和微量成分的研究。在他的領導下與國外合作,對約300餘種中藥提取物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用酶和受體的作用解釋了一些傳統的動物模型不能說明的中藥作用原理,取得了一些有意義的成果。

1958年,王序及時抓住了在生命科學中極有發展前途的核酸化學這一學科方向,開展了系統研究鹼基、核苷和核苷酸為基礎的有機化學研究,旨在尋找抗腫瘤新藥。為此,他曾與同事一起發現了含羥基雜環化合物的不正常對甲苯磺醯化反應。這一發現不僅豐富了雜環化合物的取代反應,而且為後來提出磺酸酯(基)為極好的離去基團的規律提供了有力的實驗依據。為此,他於1964年獲國家發明獎。此後,他又陸續發表了一系列有關1,2,4-三嗪類化合物的研究論文。

他看到癌症病人化療後所經受的痛苦,構想治療腫瘤不能單靠殺傷癌細胞。為此,他查閱了大量的文獻,包括他不大熟悉的生化、生物、組織等基礎醫學的文獻,認為cAMP系統在機體內對一系列生理、生化過程的調節控制作用,特別是對細胞的生長和分化的調控作用,是可以利用來發展抗腫瘤藥物的。從這一點出發來研究,有可能找到新類型的高效低毒的抗癌藥物。他於1975年在中國藥學會及中華醫學會聯合組織的會議上,做了《強化機體的功能用於治療癌症的可能性》的文獻綜述報告,起到了動員組織的作用。在王序倡導下,有關部門先後組織了臨床基礎醫學和藥學等學科,共同進行這方面的探索。王序提出,研究重點應該放在cAMP系統為什麼有特異性作用這一關鍵的問題上。他建議合成一些在cAMP磷酸部分進行修飾的模擬物。在這些合成的模擬物中,目前也已經發現有一些立體異構體,對不同來源的磷酸二酯酶、蛋白激酶和DNA聚合酶有不同的作用,並發現這些化合物可以抑制DNA和RNA的合成,但並不殺傷細胞。這些有意義的結果,為今後進一步探索cAMP系統的作用,提供了實驗依據。

在進行大量基礎研究的同時,王序主張基礎研究應該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服務。1965年,他親自率領自己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和他的研究生到天津中津製藥廠,研究維生素B1生產中的問題;1976年,又領導全室人員去華北製藥廠研究核酸降解產物的利用問題。他還指導了先鋒黴素的重要中間體——噻嗪酸酯的工藝研究。他指導完成了SMZ生產工藝的改革及阿糖胞苷合成新路線。這些成果有些被廣泛推廣使用,有些已總結成論文發表,給藥物化學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主要論著

王序先後發表論文35篇,與人合著《有機化學》、《有機化學命名原則》兩本書。

Wang Xu,Anger,Spot Test for Phosgene,Mikrochim Acta,1938,3:24。

Wang Xu,Bessely F,An Occurrence of Adonitol,Monatsh,1938,72:16 8。

Wang Xu,Bessly F,A Novel Natural Quinone Dye of a Phenanthrafuran Class,Ber,1940,73:19。

王序、胡美,4,7-二羥基香豆素的合成[M].中國化學會志,1943,10:7。

胡美、王序,角甲基的合成[M].中國化學會志,1943,10:1。

Hu Mei,Wang Xu,Constitution of Belamcangenin and Belamcandin,J Chem Soc,1944,307。

王序、胡美、紀紉容,土大黃成分的研究[M].中國化學會志,1947,15:21。

王序等,有機化學[M].人民衛生出版社,1960。

何端僧、余成方、王序,益母草的研究[J].中國科學,1962,11(10):1341。

李鈞、張禮和、王序,1,2,4-三嗪類化合物的研究Ⅰ[J].化學學報,1962,28( 3):167。

李鈞、張禮和、王序,1,2,4,三嗪類化合物的研究Ⅱ[J].化學學報,1963,29 (5):336。

王序、蔡孟深等,1,2,4-三嗪類化合物的研究Ⅲ[J].化學學報,1964,30(2): 183。

李鈞、王序,1,2,4-三嗪類化合物的研究Ⅳ[J].化學學報,1966,32(2):174 。

李鈞、張禮和、王序,1,2,4-三嗪類化合物的研究Ⅴ[J].化學學報,1966,32( 2):186。

李鈞、李雲貴、王序,1,2,4-三嗪類化合物的研究Ⅵ[J].化學學報,1980,38( 6):581。

王序、張禮和,環狀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J].藥學學報,1980,15(7):396 。

王序、邢其毅、汪猷等,中國化學會《有機化學命名原則》[M].科 學出版社,1980。

韓桂秋、徐世明、王序等,野百合屬生物鹼的研究Ⅰ[J].北京醫學院學報,1981 ,13(1):15。

王序、韓桂秋、李長令,雙稠環吡咯啶類生物鹼結構與抗腫瘤作用及其毒性關 系的研究[J].北京醫學院學報,1981,13(4):310。

李雲貴、馬靈台、王序,5-甲基異唑-3-甲醯胺的Hofmann反應[J].藥學 學報,1981,16(3):230。

王序、李榮芷、韓桂秋,研究常用中藥活性成分途徑的探討[J].北京醫學 院學報,1982,14(4):372。

王序、王澤民、練汝豐,全合成先鋒黴素的重要中間體——噻嗪酸酯的研究[J].化 學學報,1982,40(5):459。

王序、程鐵明,腈氧化物的研究Ⅰ,腈氧化物與ASN的加成反應[J].北京醫學院學 報,1982,14(4):376。

Wang Cong-hai,Zhang Li-He,Wang Xu,et al,Field Desorption Mass Spe ctrometry 1 Cyclic Nucleotides Acta Chimica Sinica,1983,1:37。

王序、董領嬌、徐成等,阿糖胞苷合成新方法[J].北京醫科大學學報,1984,16( 4):169。

張禮和、馬靈台、王序等,環狀核苷酸衍生物的合成[J].高等學校化學學報,198 5,6(10):903。

Zhang Li He,Ma Ling Tai,Wang Xu,et al Studies on the Synthese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Nucleoside 3',5'-Cyclic Phosphotriesters and Phosp horamidates,Kexue Tongbao,1985,30(2):264。

Shen T Y,Wang Xu,Han Gui Qiu,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a Platelet -activation Factor Receptor Antagonist Lsolated from Haifenteng (Piper Futokadsu ra):Specific Inhibition of in Vitro and in Vivo 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lnduced Effects,Proc Natl Acad,USA,1985,82:672。

王序、韓桂秋、李長令,現代生物分析法對常用中藥篩選的研究[J].北京醫科大 學學報,1986,18(1):31。

董領嬌、劉思明、王序等,脒類化合物與α-鹵代-α,β-不飽和腈類反應的研 究[J].高等學校化學學報,1987,8(10):885。

1.

Wang Xu,Anger,Spot Test for Phosgene,Mikrochim Acta,1938,3:24。

2.

Wang Xu,Bessely F,An Occurrence of Adonitol,Monatsh,1938,72:16 8。

3.

Wang Xu,Bessly F,A Novel Natural Quinone Dye of a Phenanthrafuran Class,Ber,1940,73:19。

4.

王序、胡美,4,7-二羥基香豆素的合成[M].中國化學會志,1943,10:7。

5.

胡美、王序,角甲基的合成[M].中國化學會志,1943,10:1。

6.

Hu Mei,Wang Xu,Constitution of Belamcangenin and Belamcandin,J Chem Soc,1944,307。

7.

王序、胡美、紀紉容,土大黃成分的研究[M].中國化學會志,1947,15:21。

8.

王序等,有機化學[M].人民衛生出版社,1960。

9.

何端僧、余成方、王序,益母草的研究[J].中國科學,1962,11(10):1341。

10.

李鈞、張禮和、王序,1,2,4-三嗪類化合物的研究Ⅰ[J].化學學報,1962,28( 3):167。

11.

李鈞、張禮和、王序,1,2,4,三嗪類化合物的研究Ⅱ[J].化學學報,1963,29 (5):336。

12.

王序、蔡孟深等,1,2,4-三嗪類化合物的研究Ⅲ[J].化學學報,1964,30(2): 183。

13.

李鈞、王序,1,2,4-三嗪類化合物的研究Ⅳ[J].化學學報,1966,32(2):174 。

14.

李鈞、張禮和、王序,1,2,4-三嗪類化合物的研究Ⅴ[J].化學學報,1966,32( 2):186。

15.

李鈞、李雲貴、王序,1,2,4-三嗪類化合物的研究Ⅵ[J].化學學報,1980,38( 6):581。

16.

王序、張禮和,環狀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J].藥學學報,1980,15(7):396 。

17.

王序、邢其毅、汪猷等,中國化學會《有機化學命名原則》[M].科 學出版社,1980。

18.

韓桂秋、徐世明、王序等,野百合屬生物鹼的研究Ⅰ[J].北京醫學院學報,1981 ,13(1):15。

19.

王序、韓桂秋、李長令,雙稠環吡咯啶類生物鹼結構與抗腫瘤作用及其毒性關 系的研究[J].北京醫學院學報,1981,13(4):310。

20.

李雲貴、馬靈台、王序,5-甲基異唑-3-甲醯胺的Hofmann反應[J].藥學 學報,1981,16(3):230。

21.

王序、李榮芷、韓桂秋,研究常用中藥活性成分途徑的探討[J].北京醫學 院學報,1982,14(4):372。

22.

王序、王澤民、練汝豐,全合成先鋒黴素的重要中間體——噻嗪酸酯的研究[J].化 學學報,1982,40(5):459。

23.

王序、程鐵明,腈氧化物的研究Ⅰ,腈氧化物與ASN的加成反應[J].北京醫學院學 報,1982,14(4):376。

24.

Wang Cong-hai,Zhang Li-He,Wang Xu,et al,Field Desorption Mass Spe ctrometry 1 Cyclic Nucleotides Acta Chimica Sinica,1983,1:37。

25.

王序、董領嬌、徐成等,阿糖胞苷合成新方法[J].北京醫科大學學報,1984,16( 4):169。

26.

張禮和、馬靈台、王序等,環狀核苷酸衍生物的合成[J].高等學校化學學報,198 5,6(10):903。

27.

Zhang Li He,Ma Ling Tai,Wang Xu,et al Studies on the Synthese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Nucleoside 3',5'-Cyclic Phosphotriesters and Phosp horamidates,Kexue Tongbao,1985,30(2):264。

28.

Shen T Y,Wang Xu,Han Gui Qiu,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a Platelet -activation Factor Receptor Antagonist Lsolated from Haifenteng (Piper Futokadsu ra):Specific Inhibition of in Vitro and in Vivo 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lnduced Effects,Proc Natl Acad,USA,1985,82:672。

29.

王序、韓桂秋、李長令,現代生物分析法對常用中藥篩選的研究[J].北京醫科大 學學報,1986,18(1):31。

30.

董領嬌、劉思明、王序等,脒類化合物與α-鹵代-α,β-不飽和腈類反應的研 究[J].高等學校化學學報,1987,8(10):885。

科研獲獎

1978年,環核苷酸類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獲北京市技術成果三等獎。

人才培養

王序大部分時間是在高等院校任教,講授過有機化學、有機分析、有機合成、單元作業、理論有機等課。他在古稀之年,仍不辭辛勞,親自上第一線,選用國外最好的教材,為藥學系學生講授有機化學。他的教學方法,不是讓學生死記,而是講重點、難點,尤其是著重介紹事物發展的過去與現在,構想將來,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自學與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很多學生反映:“聽王先生的課,日後回憶,越回憶越有味……”他還主張要重視實驗,正確掌握實驗技巧,仔細觀察反應現象,錄取數據。他經常到學生實驗室看學生做實驗,這是他一貫的作風。他常說:“搞有機化學的人,如果手不行(即實驗技能不行),就等於廢物。”他在60多歲時,還親自在實驗室里做研究工作,為大家示範如何做微量物質重結晶的方法。

王序重視師資培養工作,認為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在於師資質量的提高。早在60年代初期,他就提出:“青年助教帶學生實驗,必須做學生3倍量的實驗(最低限),並結合實驗閱讀有關理論及參考文獻,這樣才能保證實驗的質量。”由於“文化大革命”中斷教學,使得中青年教師基礎不夠,知識老化,王序提出青年師資必須從頭培養,加強數理基礎及實驗基本功訓練。他親自帶研究生多名,指導中年教師做深入的科研工作,對培養有機化學、植物化學的專門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王序注意思想教育。他與研究生、科研助手們討論業務問題的同時,總是勉勵他們要刻苦學習,為提高中國在國際學術界的地位去攻克一個個難關,攀登科學的高峰。他認為這是愛國知識分子的民族感、責任感。針對當前青年學生做實驗大手大腳、浪費試劑等情況,王序經常以自己在抗日戰爭期間,在昆明那種簡陋的條件下做實驗的事例去教育學生、啟發學生厲行節約。他常說:“做工作是要有條件的,但更重要的是主觀上的努力。”由於他教書育人工作做得出色深入,院系有關部門的領導,在畢業生統一分配工作時,常請他出來做動員報告,效果極好。1983年,王序對研究生入學教育的錄音報告,學校里至今保存並在必要時拿來教育學生

王序十分重視言傳身教的作用。他認為大學畢業生,應該到艱苦地方去工作幾年,才能磨練意志。他自己從未休過寒暑假,組織上安排他去外地療養,他也從來不去。他的言傳身教,對學生和子女都起了極大的作用。1964年,他的第一個女兒大學畢業後,主動要求分配去大慶油田工作。這個女兒一直堅持在艱苦的環境中工作,已成為當地石油工業的技術骨幹。

榮譽表彰

王序曾被評為全國文教先進工作者。

1956年當選為全國群英會代表。

1964年獲國家發明獎。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社會任職

1962年任中國藥學會第19屆副理事長,1978年任中國化學會第19屆副理事長。1962年起任北京化學會理事長。1978年任北京醫藥總公司顧問以及中國化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並歷任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六屆常務委員、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七屆北京市人大代表。

1961—1966年,王應睞擔任上海生化學會理事會主席。1984年,擔任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名譽所長。1979-1987年任中國生化學會理事長,1987年後任名譽理事長。

1964年,他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同年,擔任北京化學會理事長、中國化學會副秘書長。

1983年,當選為第六屆政協常委。他還曾任中國化學會副理事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藥學組副組長,北京藥學會理事長。

人物評價

“披肝照膽誠誠懇懇為了祖國未來;嘔心瀝血點點滴滴付予革命事業。”這是藥學系全體師生送給王序的一副輓聯,如實地反映了王序為了藥學事業和祖國的未來鞠躬盡瘁的一生。 (九三學社)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