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77年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大學化學系。現從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教學與科學研究工作,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動物生理學生物化學學會常務理事。曾任內蒙古農業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副院長,內蒙古農業大學食品工程學院副院長,內蒙古乳製品研究培訓中心常務主任。
1982.4~1984.7在內蒙古大學化學系進修;
1982.7~1984.11在內蒙古內師範大學外語系進修;
1991.7~1993.7在陝西師範大學國家教委主辦的高校教師碩士研究生課程班研修。
研究方向
動物腸道微生態基因工程。
主要貢獻
1. 教學
每年承擔著500多學時的教學工作,包括內蒙古農業大學生物工程學院、食品工程學院、農學院、動物科學與醫學學院、職業技術學院本科生研究生的生物化學、生物化學技術、高級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和生物工程學院應屆畢業生、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碩士研究生論文指導工作。
2. 項目性工作
主持完成了內蒙古乳製品研究培訓中心(日乳製品中研究技術合作項目)竣工後的5年跟蹤期工作;中日乳製品研究技術後援項目;教育部“乳品生物技術與工程”重點實驗室改擴建工作;正藍旗奶牛基地暨液體乳製品加工建設項目。
3. 科研
發表論文30多篇;獲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一項(2007)、三等獎一項(1994);成果鑑定三項。
主持完成了“轉半纖維素酶基因大腸桿菌在豬腸道中的高效表達”(國家基金)、“利用生化技術處理麥麩提高蛋雞飼料利用率”(內蒙基金)、草原興發雞骨素開發研究工作。
參加完成了“生物活性乳及其製品的研究”(國家基金)、“催乳素受體在內蒙古不同類型絨山羊毛囊中的定位及表達”(國家基金)、“內蒙古絨山羊生長分子調控機理的研究”(國家基金)、“免疫增強劑的研究”(國家基金)、“膽紅素酶工程的研究”(內蒙基金)、“多功能活菌生物調理劑的研究”(內蒙基金)、中法技術合作研究工作。
4. 2001年以後發表的相關論文
1.轉β-甘露聚糖酶基因大腸桿菌在豬腸道內的外泌型表達.內蒙古大學學報,2006,37(1):58~64。
2.β-甘露聚糖酶基因重組整合組成型表達載體的構建.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07,(12):20~24。
3.β-甘露聚糖酶基因在野生型酵母菌中的整合誘導型表達.生物技術,2007,17(2):6~10 。
4.豬腸道酵母定植菌的分離與鑑定.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06,(12):18~22。
5.類開菲爾粒發酵特性研究.乳業科學與技術,2004,26(4):153~155。
6.類開菲爾粒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分離鑑定及生物學特性.中國乳品工業,2004,3(12):3~6。
7.里氏木霉RUTC-30β-甘霉聚糖酶CDNA克隆.現代農業,2002,318:249~250。
8.乳酸處理麥麩過程的植酸酶活性變化以及對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02,23(4):75~80 。
9.重組FSH、LH/CG受體疫苗對絨山羊和沙能奶羊公羊成熟期前雄激素分泌的影響.全國動物生理生化第七次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彙編 , 2001。
10.化學發光自顯像免疫印跡法(Western Blotting) .科學技術工程., 2003,3(1):55~57 .
11.催乳素受體mRNA在內蒙古阿爾巴斯絨山羊皮膚毛囊組織中的定位.農業生物技術學報, 2002,10(3):151.
12.乳酸處理麥麩對蛋雞生產性能影響研究 . 科技與經濟, 2003,49(3):76~78。
13.抗甘露聚糖酶多克隆抗體的製備及其ELISA雙抗夾心法的建立.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03,24 (4): 89~93。
14.轉半纖維素酶基因E.coll在採集的豬腸內容物中的表達研究.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 ,2003,24(4): 94~98 。
15.乳酸處理麥麩的β-澱粉酸活性以及對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 2002,23(4):81~86。
16.里氏木霉Rut?C30 β-甘露聚糖酶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 2003,24(4):55~59。
17.用Sacpic染色法研究內蒙古阿爾巴斯絨山羊皮膚毛囊內根鞘的變化與絨毛生長的關係.中國學術期刊文摘, 2001,7(4):516~519。
18. 麩皮中β-澱粉酶的活化與提高麩皮生物利用率的研究.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 2002,(4):103~106。
19.乳酸處理麥麩的澱粉酶植酸酶活性以及對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現代農業,2002,318:251~255。
20.FSHR-LTR特異肽段重組疫苗對內蒙古絨山羊睪酮分泌水平的影響.發育與生殖生物學報,2002,11(3):192~198。
21.RT-PCR克隆里氏木霉甘露聚糖酶CDNA.發育與生殖生物學報,2002,11(4):276~2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