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亦飛[魯迅美術學院教授]

王亦飛[魯迅美術學院教授]
王亦飛[魯迅美術學院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亦飛,魯迅美術學院傳媒動畫學院院長 ,魯迅美術學院傳媒動畫學院黨總支書記,魯迅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1963年5月出生於河北省滄州市。1988年進入魯迅美術學院裝潢設計系學習,1989年聯合創建國內首個高校動畫工作室,創作完成了中央電視台動畫城欄目首播卡通片《天地傳說》。1994年考入魯迅美術學院攻讀影視動畫方向碩士研究生,1997年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是我國首位影視動畫領域的碩士。先後赴德國、美國、法國、捷克和韓國等國家研修訪學和學術交流。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藝術剪影 藝術剪影

王亦飛,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 動漫藝委會委員,教育部戲劇影視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動畫學術聯盟發起人,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評審,全國大學生原創動畫大賽評審,中國(常州)國際動漫周評審,中國(廈門)國際動漫周評審,人民美術出版社藝術教育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遼寧省美術家協會理事,遼寧美協綜合畫種藝委會常務副主任,遼寧省數字藝術設計專家委員會主任,遼寧省戲劇影視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遼寧省動畫專業研究生創新與交流中心主任。

獲獎及創作

卡通片《音樂先生》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展,獲遼寧省美展金獎;

大型多媒體數字出版物《大耳娃智趣學習寶典》獲第四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電子出版物獎;

論文、科研及教材出版等若干。

社會價值與影響

2000年起先後參與創建多媒體專業和動畫專業;

2007年在魯迅美術學院大連校區籌建傳媒動畫學院,2010年正式成立;

2010年策劃並組織年度活動“魯迅美術學院動畫與媒體學院獎活動月系列活動及頒獎盛典,以及年度學術活動“金石峰會主題活動‘金石論壇’”,迄今已成功舉辦了七屆;

2015年成功申辦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

2016年策劃“泛式的螃蟹”魯迅美術學院傳媒動畫學院教學匯報展;

2016年策劃首屆“塑膠不酷”攝影影像綜合藝術展(巡展),反響熱烈;

2017年策劃“躬行·仰望”魯迅美術學院傳媒動畫學院師生創作匯報展;

2017年策劃新西塘越里“再造-李象群雕塑藝術邀請展”;研究生藝術體驗工坊社會實踐活動,贏得國內外主流媒體關注。

2018年策劃“包容與衝突”——魯迅美術學院傳媒動畫學院當代繪畫之綜合材料語言實驗創作展;

2018年策劃並成功舉辦“膺·未來”嘉善國際藝術峰會,“T20+當代藝術名家作品邀請展”、知名美術學院院長論壇等活動,探索和思考了藝術的公共性和社會性的意義。

2018年策劃並成功舉辦“嘉善國際大地藝術節”,梵谷主題文創市集等活動將新西塘越里再次推向公眾的文化視野中心。

治學觀點一:(教學體會)

自1997年至今,二十多年的一線藝術教學經歷,讓我體會頗深:在傳統的藝術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角色依然是傳道,授業,解惑;當今新時期新人才培養目標下,教師的角色是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教師最明顯最直接最富時代性的角色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激發者,是學生各種能力形成和積極張揚個性的輔導者培養者。做為魯迅美術學院傳媒動畫學院課程體系的開發者和建設者,我必須從一個知識、技能、觀念的傳授者中解脫出來,在這20年的藝術教學實踐和管理工作中,歷經了這兩種教育觀念的激烈碰撞,這無疑是一種挑戰。也只有積極轉變角色,才能處理好教學與教學管理活動中的各種關係。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沒有邁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對他來說,這是一堂無益的課。無效的勞動是每個教師和學生都面臨的最大的潛在危險"。現在,完善傳媒動畫學院的立體交叉的教學培養模式,實現“泛動畫”理念與藝術創作實踐統一、知識與技能融合,這將是我做為一個教育的實踐者在藝術教育教學管理上不懈追求的目標。

做為教師我尊重學生的差異,並一直保持開放的心態,及時的反饋、鞭策、鼓舞、感召。在教與學的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平等的心靈溝通,憑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社會閱歷感染和影響著學生,力爭讓學生成為一個個具有獨立完整的精神的個體展示於社會生活。對於青年學生,勇於創新,樂於探究,勤于思考,善於動手,這是我對他們的殷切期待。做為研究生導師,這也是我對學生提出的要求。

治學觀點二:(傳統與當下)

我理解的所謂傳統,應該是指先人積澱下的思想、制度、文化、藝術、道德、風俗、以及行為方式等等,對現代社會人們的言行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傳統是歷史發展繼承性的表現,傳統有精華也並存糟粕,好的傳統對社會發展和藝術創作會起促進作用,不好的傳統反之。對待藝術創作我們應該尊重傳統但不能是照搬,如果只重複前人的行為,則完全體現不了創造性。提到傳統,就不能不說到創新,事實上,創新本身就是傳統的有機部分,沒有創新就沒有傳統,不能將傳統與創新對立起來。如果沒有王羲之的創新書體恐怕就沒有我們目前的傳統書法。西方的繪畫創作有很悠久的傳統,但絕少聽到有哪個西方畫家在打著保護傳統的旗號,且幾乎沒有人再象達文西那樣畫畫了,相反他們則將目光轉移到全球範圍內學習,並創造出了推陳出新的藝術形式。

歷史發展到今天,科學技術的發展不但創造了新的生產力,而且也為藝術表現能力開闢更加廣闊的天地。隨之而來的也應該是與現代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藝術創作形式誕生。隨著新媒體,軟硬體,移動終端的發展,我所從事的動畫藝術創作,動漫視聽語言還要繼續深入變革。對於傳播中國文化藝術的精神和審美取向具有極大的影響。就語言上,有它獨特的語法或者說敘事語言,雖然動畫的創作歷史短暫,也有自身的文化延續性與歷史參照系統。當代動畫藝術的創作過於傾向商業話,缺少獨立表達的批判性東西,趨於一種封閉化的趣味,或糾纏於語言與概念的呈現,而丟失了動畫作為一種藝術表達,其本身應該具有的可能性。運用傳統技藝,結合現代科技,勇於創新,突破範式限制,去完成創造性表達,是動畫藝術創作繼承、創新、發展、傳續的必經之路。

治學觀點三:(目前關注)

現在我最關注的應該還和我本身所從事的專業分不開,那就是藝術前沿和最新的科技信息。當代社會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對社會、生活乃至包括藝術在內的上層建築的滲透、影響日益強大,科學技術在發展自身的同時改變著社會,改變著一切,藝術也不例外;學科之間的交叉整合在當代已是必然的趨勢了。學術一點的說,這是以“去專業”的方式來打破專業壁壘,流行一點的說法叫“跨界”。在這樣的情勢下,藝術原有的自下而上狀態發生了重大的變革,與科學技術的互為也在從表層走向深層,如多媒體藝術、信息藝術的發展就是一例;而藝術研究也同樣面臨著變革;傳統的方法、視角、手段、甚至目的,都需要重視檢視,並需要建構新的方法、新的視角,研究新的問題。在更深一層上,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包括藝術在內的人文學科提出了新問題和新挑戰,如何解決兩者關係的失衡問題,從藝術著手是重要的有代表性的一面。動畫創作作為一種視聽敘事語言的呈現,是與科學技術和新媒介的發展分不開的,每一次科學技術的進步都觸發了動漫表達手段和語言的豐富。從藝術與科學互為關係的角度開展研究,無疑是一個新的思路。我們國家正在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這必將促成科技與藝術的深入融合,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教學及學術研究

承擔的本科教學:卡通設計、動畫劇本、分鏡頭設計、動畫美術設計、原動畫設計、動畫運動規律、偶動畫設計、綜合媒介設計、短片設計、動畫專業畢業設計、多媒體專業畢業設計。

承擔的實踐性教學:逐格動畫(偶動畫設計)材料研究;系列卡通片《東東與麥克》的實驗性創作;東軟集團套用課件設計項目研究;遼寧電視台科教頻道形象包裝。

承擔的教學科研:綜合媒介設計研究;遼寧省科研項目“材料動畫研究”;影像動畫設計;遼寧省精品課“動畫短片設計”;瀋陽市重點科研項目“大型歷史題材動漫創作平台”。

發表的學術論文:“網路時代設計學科教學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漢字演變多媒體教學系統”;“現代設計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數位化時代設計學科的教學定位與專業取向”;“立場與靈動的搏弈——讀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的斷想”等。

主要創作

中央電視台卡通片《天地傳說》的創作(合作),該片被選為中央電視台動畫城欄目的首播影片。

作品 作品

創作動畫MV《小貓種魚》,該片獲多項獎勵。遼寧電視台小星星亮晶晶欄目包裝。

遼寧電視台春節宣傳片(動畫)《七猴鬧春》、動畫廣告片《正大鋁材》、《三鹿奶粉》、《昌盛飼料》、《馨源水餃》、《龍王純淨水》、《奇諾冰淇淋》等。

設計完成《瀋陽解放五十周年暨改革開放二十年》大型展覽,該設計項目榮獲市政府頒發的四項大獎(最佳效果、最佳設計、最佳組織、最佳貢獻);瀋陽市體育節的形象設計、瀋陽市大學生文化藝術節形象設計、 遼寧省大中專學生文化藝術節;《瀋陽市投資指南》大型多媒體光碟(中英兩套版本)設計;瀋陽冰雪旅遊節形象設計;瀋陽金德足球俱樂部形象設計;遼寧開原酒業集團形象設計;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VI體系建立;瀋陽市香格里來食品有限公司視覺識別系統的建立;遼寧萬道龍企業集團的企業形象建立;瀋陽電視台《開心一小時》欄目吉祥物設計;瀋陽正大世紀建設集團企業形象設計;團中央發起組織全國創建青年文明社區活動的系列識別系統設計;瀋陽市商標事務所標誌設計;遼寧廣電大廈標識系統;瀋陽棋盤山旅遊風景區標識;三隆企業集團形象設計;遼寧省農村信用合作社形象設計;瀋陽渾南新區郵票設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